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必修3.ppt
《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必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必修3.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3、4节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群落的结构种群全部微生物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_的集合。强调该区域中_生物,包括全部植物、动物、_。物种组成群落的演替2特征:_、种间关系、空间结构、_等。(1)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物种的丰富度,即群落中_的多少。常用统计法有记名计算法和_。物种组成物种数目目测估计法3种间关系(1)种间斗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和_等。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2)种间互助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_。资源空间体表
2、彼此有利4群落的空间结构分层镶嵌(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_现象。(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_分布。二、群落演替另一个群落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_代替的过程。2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速度和方向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进行。判断正误1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只有一种类型。()2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或垂直结构更有利于生物充分利用资源。()3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4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5底栖动物与浮游动
3、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1.2.3.4.5.考点一群落的主要特征考点梳理1群落的物种组成(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衡量指标是物种丰富度。(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反之则越少。丰富度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实例互利共生相互依赖,彼此有利,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或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地衣,大豆与根
4、瘤菌2种间关系的比较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实例寄生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如果分开,则寄生生物难以独立生存,而寄主会生活得更好蛔虫与人,菟丝子与大豆,噬菌体与被侵染的细菌(续表)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实例竞争一般生态需求越接近的不同物种间竞争越激烈;数量上呈现出“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不同,如图 a;生存能力相同,如图 b牛与羊,农作 物 与 杂草,大草履虫与小草履虫(续表)种间关系数量坐标图能量关系图特点实例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 增 加 者 后 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羊和草,狼与兔,青蛙与昆虫(续表)辨析生存
5、斗争、竞争与种内斗争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括竞争,而生存斗争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A 代表生存斗争、B 代表种内斗争,C 代表种间斗争、D 代表竞争。高考探究考向种间关系典例1(2014年新课标卷)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抑制该病毒的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 正确
6、;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 错误;病毒 V 与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 错误。答案A考向预测1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二者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A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 50 天以后B拟谷盗种群呈“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因素制约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D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捕食关系,因此拟谷盗必须依赖于锯谷盗种群解析:由图示可知,拟谷盗种群增长速率在第 50 天前达到最大值,第 50 天以后种群增长速率下降,A 错误。拟谷盗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制约,B
7、正确。拟谷盗和锯谷盗共同饲养,50 天后,锯谷盗种群数量明显下降,而拟谷盗种群数量急剧增加后趋于稳定,这说明两种害虫在食物、空间方面存在竞争,竞争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C、D 错误。答案:B2(2016 年河北邯郸摸底)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B图乙中 b 生物对 a 生物的进化有害无益C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D图丙中实验初期,竞争与种内互助并存,后期 X 的种内斗争加剧解析:据图分析,甲图是“同生共死”的互利共生关系,乙图表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8、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丙图表示“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甲图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图,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此关系;乙图是捕食关系图,两种生物能共同进化;丙初期种内互助与种间竞争都会存在,后期因与 X 竞争的种群消失,X 的种内斗争会加剧。答案:B3某生态系统中相互影响的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种群一定是生产者BM 点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生态系统正在衰退D甲、乙种群数量变化是反馈调节的结果解析:根据甲、乙两种群的曲线变化,可知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乙捕食甲,但是甲种群不一定是生产者;M 点时甲种群数量在逐渐减少,造成的原因
9、可能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两种群数量波动幅度减小,说明该生态系统趋于稳定,是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的结果。答案:D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 1 层 第 2 层 第 3 层 第 1 层第 2 层第 3 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4土壤动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人工绿地、林地、农田 3 种不同类型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第一层为距地表05 cm,第二层为距地表510 cm,第三层为距地表1015 cm。A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
10、查各样地土壤中动物类群数C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没有影响D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均为“S”型解析:据表中数据可知,各样地相同土层土壤动物丰富度差异较小,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土壤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应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人类活动对土壤动物的数量和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各土层中土壤动物种群数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由表格数据不能判断出其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S”型。答案:A5下表是某河流干涸后,群落经历草本、灌木、乔木的演替过程中,部分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的依据是_。从第 3 年起,艾蒿种群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时间艾蒿/株m2白杨/
11、株100 m2鼠/只100 m2第1年500第2年1011第3年622第4年344第5年188第6年1816(2)白杨林的出现既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又为动物创造了_,物种丰富度进一步提高。(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的种群密度时,由于鼠对捕鼠器有记忆,被重捕获的机会减少,则所得数据比实际结果_。几年后,鼠害日益猖獗,有效降低鼠种群密度的措施有_。灌木和答案:(1)在原有土壤条件保留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乔木繁殖遮挡了艾蒿的阳光(2)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3)大增加鼠的天敌考点二群落的空间结构及意义考点梳理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1)原因:群落结构与环境中的生态因素有关,群落结
12、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2)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2群落的空间结构:指群落中不同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包括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垂直结构a表现分层现象。b影响因素植物:光照强度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变化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种群。高考探究考向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典例2(2015 年浙江卷)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
13、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斗争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 解析 该种灌木空间结构的改变即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 正确;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B 错误;大灌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是个体所需的空间较大,相互之间种内斗争的结果,C 正确;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D 正确。答案B考向 2考查群落的垂直结构典例 3(2014 年海南卷)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
14、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据题意,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故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 正确;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B 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 正确;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分布,D 错误。答案D群落的垂直结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3、4节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必修3 生物 种群 群落 结构 演替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