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鲁科版必修1.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鲁科版必修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鲁科版必修1.ppt(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第2 2节牛顿第二定律节牛顿第二定律教师备课参考教师备课参考|核心素养养成目标核心素养养成目标|物理观念物理观念1.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的确切含义.2.2.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认识国际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3.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会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1.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体会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的科学方法,让
2、学生学会利用图象法及化曲为直的物理思想处理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利用图象法及化曲为直的物理思想处理实验数据.2.2.通过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掌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3.3.通过力学单位制的学习通过力学单位制的学习,掌握用国际单位制解题的技巧掌握用国际单位制解题的技巧.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态度与责任1.1.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通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2.2.渗透实验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渗透实验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1.通过实
3、验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2.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理解牛顿第二定律,掌握动力学问题的处理思路掌握动力学问题的处理思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感悟解题规律感悟解题规律探寻基本知识探寻基本知识测评学习效果测评学习效果探寻基本知识探寻基本知识树立物理观念树立物理观念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情境导学情境导学】在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时,我们研究两辆小车我们研究两辆小车,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使它
4、使它们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们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办法是测量小车加速度的办法是:(1)(1)让让A,BA,B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两辆小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然后用板擦使两辆小车同时停止然后用板擦使两辆小车同时停止运动运动,用刻度尺测出两车通过的位移为用刻度尺测出两车通过的位移为s sA A,s,sB B,则由则由s=ats=at2 2可推出可推出A,BA,B两车的两车的加速度之比加速度之比a aA A:a:aB B是多少是多少.(2)(2)若若A,BA,B两车质量相等两车质量相等,使使A A车受的拉力是车受的拉力是B B车所受拉力的车所受拉力的2 2倍、倍
5、、3 3倍、倍、nn倍倍,通过上述方法做实验可测得通过上述方法做实验可测得s sA A=2s=2sB B、s sA A=3s=3sB B、ssA A=ns=nsB B.由此可知由此可知,当小当小车质量一定时车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是什么关系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是什么关系?(2)(2)若若A,BA,B两车质量相等两车质量相等,使使A A车受的拉力是车受的拉力是B B车所受拉力的车所受拉力的2 2倍、倍、3 3倍、倍、n n倍时倍时s sA A=2s=2sB B,s,sA A=3s=3sB B,s sA A=ns=nsB B.则则a aA A=2a=2aB B,a,aA A=
6、3a=3aB B,a aA A=na=naB B,由此可知由此可知,当小车当小车质量一定时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成正比小车的加速度与小车受到的力成正比.【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1)探究方法是探究方法是 .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保持小车的总质量不变,改变细绳对小车的拉力改变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F,探究加速度探究加速度a a与拉力与拉力F F的关系的关系,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保持重物的总质量不变保持重物的总质量不变,即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即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 F不变不变,改变小车的总质量改变小车的总质量,探究小车的加速度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 a与其质量与其质量m
7、m的关系的关系.(2)(2)要测量的物理量要测量的物理量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小车受的拉力小车受的拉力(重物的总重力重物的总重力).).小车的加速度小车的加速度(由纸带算出由纸带算出).).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2.2.实验器材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重物、夹子、打点计时器、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重物、夹子、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刻度尺、天平、砝码细绳、低压交流电源、导线、刻度尺、天平、砝码.3.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1)(1)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用天平测出小车的质量m m和重物的质量和重物的质量m m0
8、0,把数据记录下来把数据记录下来.(2)(2)把实验器材安装好把实验器材安装好,注意不把悬挂重物的细绳系在小车上注意不把悬挂重物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加即不给小车加牵引力牵引力,但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但应调节定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使细绳与长木板平行.(3)(3)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板,反复移反复移动薄木板的位置动薄木板的位置,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至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时小这时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车
9、拖着纸带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恰好与小车所受的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平衡平衡.(4)(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重物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重物,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打点计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打完点后切断电源打完点后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取下纸带,在纸带上标上在纸带上标上纸带号码纸带号码.(5)(5)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变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变,改变重物的质量改变重物的质量,把重物的总质量记录下来把重物的总质量记录下来.重复步骤重复步骤(4),(4),共共3 3次次,得到三条纸带得到三条纸带.(6)(6)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
10、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在每条纸带上都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标明计数点标明计数点,测量计数点间的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距离,算出每条纸带上的加速度的值并做好实验记录算出每条纸带上的加速度的值并做好实验记录.(7)(7)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保持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砝码在小车上加砝码,并把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记录下并把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记录下来来,重复上述步骤重复上述步骤(4)(4)和和(6),(6),并做好实验记录并做好实验记录.【思考判断思考判断】1.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2.2.在物理学中在物理学中,
11、当出现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的变化有关时当出现一个物理量的变化与多个因素的变化有关时,通常采通常采取控制变量法取控制变量法.(.()3.3.实验时实验时,应先释放小车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后接通电源.(.()知识点二知识点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情境导学情境导学】小强自己拉车子时小强自己拉车子时,无论怎么用力也难以拉动无论怎么用力也难以拉动,最后在小红的帮助下最后在小红的帮助下,他他们才将车子拉着前进们才将车子拉着前进.(1)(1)小强用力拉车子不动小强用力拉车子不动,小强的拉力不产生加速度吗小强的拉力不产生加速度吗?(2)(2)他们一起用力的瞬间他们一起用力的瞬间,车子是否马上获
12、得加速度和速度车子是否马上获得加速度和速度?答案答案:(1)(1)小强的拉力产生加速度小强的拉力产生加速度,但车子不动但车子不动,则车子所受合力为零则车子所受合力为零,合合加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2)(2)立即有加速度立即有加速度,但速度为零但速度为零.【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1.内容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所受合外力的大小成 ,与物体的质量成与物体的质量成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 .2.2.公式公式:F=F=,式中各物理量都采用式中各物理量都采用 单位单位.【思考判断】【思考判断】1.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
13、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度成反比.(.()2.2.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和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决定,与物体的速与物体的速度大小无关度大小无关.(.()3.3.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物体加速度的方向只由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与速度方向无关与速度方向无关.(.()正比正比反比反比相同相同mama国际制国际制 知识点三知识点三力学单位制力学单位制 【情境导学情境导学】选哪些单位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单位选哪些单位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单位,是人为选定的是人为选定的
14、,选择的原则是这些选择的原则是这些物理量在本学科中具有最基本的单位物理量在本学科中具有最基本的单位.同时同时,用这些物理量的单位作基本用这些物理量的单位作基本单位后单位后,应使基本单位的数目最少应使基本单位的数目最少.问问:(1)(1)在国际单位制中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哪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力学的哪三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2)(2)这三个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这三个基本单位分别是什么?(3)(3)这三个基本单位符号分别是什么这三个基本单位符号分别是什么?答案答案:(1)(1)长度、质量和时间长度、质量和时间(2)(2)米、千克和秒米、千克和秒(3)m,kg(3)m,kg和和s s
15、【知识梳理知识梳理】1.1.导出单位导出单位:利用物理公式由利用物理公式由 单位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单位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2.2.国际单位制国际单位制:由由 和和 组成组成.3.3.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物理量名称物理量名称物理量符号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单位符号长长度度l l .m m千克千克 .t t秒秒 .基本基本基本单位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导出单位米米m mkgkgs s质量质量时间时间【思考判断思考判断】1.kg,m,N1.kg,m,N是基本单位是基本单位.(.()2.2.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只有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才是牛顿第二
16、定律的表达式才是F=ma.(F=ma.()3.3.单位单位N/kgN/kg和和m/sm/s2 2是等价的是等价的.(.()要点一要点一感悟解题规律感悟解题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思维实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1.数据处理数据处理(1)(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作出作出a a-F F关系图象关系图象,如图如图(甲甲)所示所示,由此得出结论由此得出结论.(2)(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作出作出a a-m m或或a a-关系图象关系图象,如图如图(乙乙)所示所示,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3)(3)实验结论实验结论:
17、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量成反比.2.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不管以后是改变重物的质量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重物的总质量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重物的总质量.(3)(3)释放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小车释放时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
18、通电源再放开小车.(4)(4)作图象时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可舍去不予考虑可舍去不予考虑.3.3.误差分析误差分析产生原因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减小方法系系统统误误差差将重物的重力代替小将重物的重力代替小车车受到受到的拉力的拉力小小车车的的质质量量远远远远大于重物的大于重物的质质量量偶然偶然误误差差(1)(1)质质量及量及纸带纸带数据的数据的测测量量误误差差;(2);(2)平衡摩擦力不准确平衡摩擦力不准确采用多次采用
19、多次测测量求平均量求平均值值的方的方法法,数据数据处处理可采用理可采用图图象法象法【典例典例1 1】在做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的实验时,计算出各纸带计算出各纸带的加速度后的加速度后,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 a和力和力F F的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的关系的有关资料记录在表1 1中中,将将测得的反映加速度测得的反映加速度a a和质量和质量m m的关系的资料列在表的关系的资料列在表2 2中中.答案答案:见解析见解析(2)(2)从图象可以判定从图象可以判定:当当m m一定时一定时,a,a与与F F的关系为的关系为;当当F F一定时一定时,a
20、,a与与m m的关系为的关系为;(3)(3)由由a a-F F图象可知图象可知m=m=;(4)(4)由由a a-图象可知图象可知F=F=.解析解析:(2)(2)从图象可以看出从图象可以看出,当当m m一定时一定时,a,a与与F F成正比例关系成正比例关系;当当F F一定时一定时,a,a与与m m成反比例关系成反比例关系.(3)(3)由由a a-F F图象可知图象可知,m,m为图线的斜率的倒数为图线的斜率的倒数,则则m=0.5 kg.m=0.5 kg.(4)(4)由由a a-图象可知图象可知,F,F为图线的斜率为图线的斜率,则则F=4 N.F=4 N.答案答案:见解析见解析(1)(1)可以直观地
21、看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也可以有效地减小实验误差,确定并排除实验中测得的一些错误数据确定并排除实验中测得的一些错误数据.(2)(2)在实验中如果发现一个量在实验中如果发现一个量x x与另一个量与另一个量y y成反比成反比,那么那么,x,x就应与就应与 成正成正比比.据此据此,可以将反比例函数的曲线转化为正比例函数的直线可以将反比例函数的曲线转化为正比例函数的直线.规律方法规律方法图象的应用图象的应用(教师备用教师备用)例例1 1-1:1:(20162016福州模拟福州模拟)在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
22、实验中的实验中,采用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如图所示的装置.(1)(1)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本实验应用的实验方法是.A.A.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B.B.假设法假设法C.C.理想实验法理想实验法解析解析:(1)(1)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即先保持物体质量不变即先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合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受力不变再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答案答案:(1)A(1)A(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应改变拉力的大小B.B
23、.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C.C.在探究加速度在探究加速度a a与质量与质量m m的关系时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两者间的关系为了直观判断两者间的关系,应作出应作出a-a-图图象象D.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解析解析:(2)(2)探究探究a a与与m m关系时关系时,保持保持F F不变不变,改变改变m m大小大小;探究探究a a与与F F关系时关系时,保持保持
24、m m不不变变,改变改变F F大小大小,故选项故选项A,BA,B错误错误;a;a-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关系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作出这个图作出这个图象容易证明象容易证明a a与与m m成反比成反比,选项选项C C正确正确;只有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与砝码的总只有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与砝码的总质量质量,托盘与砝码的总重力大小才约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托盘与砝码的总重力大小才约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选项选项D D正确正确.答案答案:(2)CD(2)CD(3)(3)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某同学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a和拉力和拉力F 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小车质量保持不变小车质量保持
25、不变)解析解析:(3)(3)作出的作出的a a-F F图象如图所示图象如图所示.由由a a-F F图象可知图象可知,当力当力F0.10 NF0.10 N时时,小车没有动小车没有动,说明此时没有平衡摩擦力说明此时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或平衡摩擦力不足.答案答案:(3)(3)图见解析图见解析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 F/NF/N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0.60a/(ma/(ms s-2-2)0.100.100.200.200.280.280.400.400.520.5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图上作出根据表中的数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第6章 力与运动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鲁科版必修1 运动 鲁科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