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docx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研究 摘要:起源于农耕文明并传承至今的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源泉,是对高校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化的珍贵资源和完善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的有效载体。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化功能,做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化功能的开发利用工作,对高校生的思想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生;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思想政治教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及现状 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 1.重亲情、尚伦理 起源于农耕文明的古代中国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
2、小农经济创建了特有的经济模式,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政治结构。在特有的社会环境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以孝为先的价值准则,崇尚忠孝意识,形成孝道至上、礼治为本的伦理道德观,重视亲情,崇尚伦理。“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传统节日蕴含了厚重的亲情伦理观,表达着人们对亲人、家乡的思念,形成了人们对家庭团聚华蜜的文化价值取向。春节是中国最隆重、最喧闹的传统佳节,身处异乡的游子,无论多远的距离都无法阻挡他们回家的脚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晚,聊家常,在欢声笑语中体会亲情的暖和。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达子孙后辈的“缅怀”之心和对亡亲的怀念之情,更是表达了国人“慎终追远”的哀思情怀。中秋节又
3、称“团聚节”,每年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也是亲人团聚之时,吃月饼,赏月,正是历代中国人對“人月两圆”的美妙追求。几乎每个传统节日都体现着人们对亲人团聚的美妙希望。 2.贵和谐、亲自然 中国是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在古代农耕社会形成了“天人和谐”的价值观念。“和”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秉承的重要价值理念,“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目标,也是当今社会着力建构的社会规范。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观念,“和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表现的尤为显著,并成为传统节日文化的内在精神。” 首先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视、推崇人际关系的和谐,特殊是亲族
4、之间的和谐,我国许多的传统节日都特别注意人际间的交往”。作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通过拜年、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节庆活动,凝合情感,消退隔阂,增进亲朋好友之间的人际交往,维持社会关系的和谐稳定;清明节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亲的传统,身在异地的人们在这天回乡祭祖,家族成员相聚在一起,缅怀祖先,“慎终追远”,在祭祀活动中凝合宗族情感,促进家庭内部、宗族之间的关系稳定;中秋节以家人团聚为主题,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圆满和谐的美妙希望。 其次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国传统节日植根于中国农耕文明,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特别注意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并且中国传统节日大部分都是依靠岁季节令而形成的节日
5、,与固定的节气,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规律有着密不行分的关系,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天人合一”的价值追求。例如在清明节草长莺飞、万物生长,通过春游、插柳等活动亲近自然。 3.爱家国、聚民族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特色标记,是一个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节日更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激励人心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造就了多数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成为中华民族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宝。”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有“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行吟汨罗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无争自敛退隐的风骨,有万众一心驱除鞑虏的民族气节,还有各
6、族人民战胜邪恶、追求华蜜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提到端午节,人们无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忠贞铁骨屈原,在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面前,屈子怀着他悲壮的爱国情怀投身汨罗江,化作汨罗江的灵魂,与他所挚爱的家国共存亡。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着一代代中国人民的士气,激励着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国家兴盛、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增加民族凝合力和文化认同感。 传统节日文化的现状 1.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境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变更了过去积贫积弱的局面,人们的生活水平
7、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对物质文化的追求越来越赛过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盛行,人们共同处于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难以免受影响,以至于人们在安逸的生活环境中沉迷物质享受而放弃自身的精神建构;此外,市场经济制度下,人们越来越注意追求个人利益,一切朝“钱”看,物质追求远胜精神追求,导致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处于边缘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胜利渗透中国社会,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冲击,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影响持续升温,尤其是以西方节日和中国传统节日的碰撞最为突出。“中国的传
8、统节日有慢慢被洋节喧宾夺主的趋势,与高校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一方面因为互联网时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化人心,某些西方节日习俗迎合了当代高校生的须要,也为生活、工作紧绷的人们供应了相聚狂欢的氛围,例如圣诞节前夜的狂欢,送苹果祝平安;情人节的浪漫约会,赠送玫瑰花、巧克力表达爱意等。另一方面是人们的“崇洋媚外”心理,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是好的,更何况在西方影视文化作品的影响下,人们对西方文化有一种仰视的看法,对影视文化上带来的视觉享受充溢新奇与赞许,为他们释放内心的压抑找到合理精神寄予,致使他们盲目的追随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优越感”。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化功能 价值渗透功能 1.
9、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劳节俭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劳节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节日扮演着弘扬中华美德的作用,在农业文明的逐步演进中,传统节日文化渗透着勤劳节俭的美妙品德。传统节日在物质贫乏的农耕年头产生并逐步流传至今,小农人民敬畏自然,感谢自然的赏赐,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人们坚守着勤劳节俭的价值观念进行自我约束,在以“吃文化”为本的传统节日中,更是教化子孙后代秉持克勤克俭的优良风气。“以勤俭节约为荣,以驕奢淫逸为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对高校生进行勤劳节俭的价值渗透,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贵和持中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中
10、庸思想,无论是古代君王先贤,还是现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贵和持中。论语有云:“礼之用,和为贵”。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见“以和为贵”,崇尚“中庸”。和谐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核心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春节、中秋节强调家人团聚,寄予了家人之间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家庭和谐美满的企盼。人们在宁静祥和的节庆氛围中庆祝佳节,享受生活的美妙,感受家人之间的温情,体现了人们对美妙和谐的生活状态的追求。通过春节走亲访友、拜年祝酒,重阳节年轻一辈会回家探望老人,赐予关切等活动,也表现出了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那份伦理和谐的观念。 文化整合功能 1.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1、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整合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的重要方面,显著增加文化软实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之情和民族精神的价值内涵。此外,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沟通整合,传统节日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传统节日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与社会主义现代文化不断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竞争力,打造了中国的独特文化品牌,使中华民族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
12、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联系日益紧密,沟通也越来越频繁。改革开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随着欧美影视文化的入侵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进入中国市场的,并且深为部分中国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高校生需求的高校生主体。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以“吃”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质层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深厚的宗教色调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实行优秀的西方文化,摒弃中西文化对立的观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日,促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当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补发展,形成以中为主的互补的中国特色文化体系,给予中国文化新的文化内涵,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旺盛。 力气凝合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凝合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 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 节日 文化 蕴含 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