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ppt
《历史 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 四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ppt(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专题学习总结知识导图 整体架构学会解题 体验高考线索归纳 思维整合内容索引知识导图整体架构线索归纳思维整合一、美苏冷战的形成及演变1.美苏冷战的形成美苏冷战的形成(1)缘起:二战后期,美苏根据自身战略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建立起雅尔塔体制,奠定了冷战的基础。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霸主,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为冷战提供了客观的条件。(2)形成:冷战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政治上对抗:冷战的全面开始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1947年9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对抗:马歇尔计划,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
2、。军事上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北约);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标志着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局面最终形成。2.冷战的发展:美苏争霸中三个阶段的较量冷战的发展:美苏争霸中三个阶段的较量(1)第一阶段的较量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重大事件:a.“和解”1959年的赫鲁晓夫访美与戴维营会谈;美国艾森豪威尔的两手政策。b.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最具代表性的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2)第二阶段的较量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尼克松主义的外交方针和勃列日涅夫的麻痹西方的缓
3、和战略70年代外交政策的首位),也有对抗。苏联力争军事优势的积极进攻战略。重大事件:a.“缓和”: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的高潮)和1975年欧安会的召开;b.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霸权政策的顶峰;美国提出武力遏苏的“卡特主义”和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关系紧张。(3)第三阶段的较量特点:美苏的第二次“缓和”时期,苏联开始转攻为守。重大事件:a.“缓和”:苏联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理论(收缩力量,不干涉东欧和与西方缓和);b.1987年与里根签署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双方进入“第二次缓和”期。3.冷战的结束:冷战的结束:1991年12月21日,苏联完全解体,标志着
4、冷战结束。二、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发展历程1.第第一一次次高高潮潮:二战之后的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二战之后的四五十年代,美国挑起冷战,以核武器进行恫吓,世界人民掀起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第一次高潮。2.第第二二次次高高潮潮: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使战争不断升级,美国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战和平运动,形成战后世界反战和平运动的第二次高潮。3.第第三三次次高高潮潮: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1979年,北约集团通过决议,针对苏联在东欧部署导弹的情况,决定从1983年起在西欧部署美国中程导弹。西欧人民反对在自己国土上部署新导弹,一场规模巨大的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学习总结 新人教版选修3 雅尔塔 体制 冷战 和平 学习 总结 新人 选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