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示例.docx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示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案示例一、引言1.1课文背景介绍1.1.1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收录于柳河东集。1.1.2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之一,与韩愈并称“韩柳”。1.1.3本文通过描绘西山之美,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高洁情操。1.2作者介绍1.2.1柳宗元(773-819),字东野,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人。1.2.2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1.2.3曾任监察御史、起居舍人、礼部员外郎等职。1.3课文特点1.3.1文笔优美,描绘细腻。1.3.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1.3.3寓意深刻,富含哲理。二、知识点讲解2.1词语解释2.1.1始得:初次得到。2.1.2西山:指
2、今山西省西部的一系列山脉。2.1.3宴游:欢宴游玩。2.2句式分析2.2.1判断句:“吾观自古以来,山川之胜,无出于是者。”2.2.2被动句:“西山之胜,胜于东南诸山。”2.2.3倒装句:“夫西山者,胜概也。”2.3修辞手法2.3.1比喻:“西山如蜿蜒之龙。”2.3.2拟人:“西山邀我以佳肴,招我以清泉。”2.3.3对偶:“山静如太古,水洁如琉璃。”三、教学内容3.1课文朗读与翻译3.1.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韵律。3.1.2教师讲解生僻字词,翻译难点句子。3.1.3学生跟读,巩固知识点。3.2景色描绘分析3.2.1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景色描绘,体会作者的心情。3.2.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描绘手法
3、,如比喻、拟人等。3.2.3学生动手描绘自己喜欢的景色,分享感受。3.3课文主旨探讨3.3.1学生思考课文传达的思想感情。3.3.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超然情怀。3.3.3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1.2学生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4.1.3学生能够描绘景色,运用课文中的表现手法。4.2过程与方法4.2.1学生通过朗读、翻译、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4.2.2学生通过动手描绘,提高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4.2.3学生通过探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4、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4.3.2学生体会作者的高洁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3.3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文学素养。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5.1.2课文描绘手法的分析和运用。5.1.3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和理解。5.2教学重点5.2.1课文内容的掌握和理解。5.2.2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的识别和运用。5.2.3描绘景色和探讨主旨的能力培养。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PPT6.1.1包含课文全文、生僻字词、重点句子、修辞手法等内容的PPT。6.1.2配合课文内容的相关图片和视频。6.1.3PPT中设置互动环节,如问题提问、知识点测试等。6.2参考
5、资料6.2.1包含课文注释、译文、相关论文等资料。6.2.2柳宗元其他作品的文集,供学生拓展阅读。6.2.3古典文学鉴赏手册,帮助学生了解古典文学的基本知识。6.3学具6.3.1笔记本和笔,供学生记录重点内容和课堂讨论。6.3.2画纸和画笔,供学生描绘景色。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7.1.2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语言韵律。7.1.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7.2知识点讲解7.2.1教师讲解生僻字词和重点句子,学生跟随讲解,记录重点内容。7.2.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句式特点,学生跟随分析,理解课文表达手法。7.2.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山 游记 教案 示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