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安全教案一、引言1.1设计缘由:为了提高幼儿园孩子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他们不跟陌生人走,保障他们的身心安全。1.2适用年龄:4-6岁幼儿园中班和小班的孩子1.3教学时长:40分钟二、知识点讲解2.1知识点一:什么是陌生人2.1.1陌生人是指孩子们不认识的人,不包括爸爸妈妈、老师和熟悉的亲朋好友。2.1.2陌生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外表和打扮,有的看起来和蔼可亲,有的看起来凶恶可怕。2.1.3陌生人可能会用各种方式诱导孩子们跟他们走,比如给孩子们糖果、玩具等。2.2知识点二:为什么不要跟陌生人走2.2.1跟陌生人走可能会让孩子们遇到危险,比如被拐卖、被伤害等。2.2.2跟陌
2、生人走可能会让孩子们的家人担心和着急。2.2.3跟陌生人走不符合幼儿园的安全规定和要求。2.3知识点三: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2.3.1孩子们应该牢记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和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2.3.2孩子们应该告诉陌生人自己不能跟他们走,并且寻求周围人的帮助。2.3.3孩子们应该学会拒绝陌生人的糖果、玩具等诱惑,保持距离。三、教学内容3.1教学活动一:认识陌生人3.1.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陌生人。3.1.2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陌生人诱导孩子们跟他们走的情景,让孩子们体验并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3.2教学活动二: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3.2.1教师通过故事、讨
3、论等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3.2.2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分享自己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原因。3.3教学活动三: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3.3.1教师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教授孩子们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3.3.2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模拟演练,让孩子们学会拒绝陌生人的诱惑,并寻求帮助。四、教学目标4.1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什么是陌生人。4.2让孩子们明白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4.3教授孩子们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让孩子们理解并认识到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5.2教学重点:教授孩子们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提高
4、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图片、视频、故事书、角色扮演道具等。6.1.1图片和视频:包括陌生人的各种形象,以及模拟陌生人诱导孩子们跟他们走的情景。6.1.2故事书:选择有关不跟陌生人走的故事,用来引导孩子们理解和思考。6.1.3角色扮演道具:比如警察、坏人等角色的服装和道具,用来模拟情景。七、教学过程7.1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引入主题,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陌生人。7.1.1展示陌生人的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7.1.2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和讨论,陌生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外表和打扮。7.2教学活动一:认识陌生人7.2.1教师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向孩子们
5、讲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7.2.2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陌生人诱导孩子们跟他们走的情景,让孩子们体验并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7.3教学活动二: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7.3.1教师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7.3.2教师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分享自己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原因。7.4教学活动三: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7.4.1教师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教授孩子们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7.4.2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模拟演练,让孩子们学会拒绝陌生人的诱惑,并寻求帮助。八、板书设计8.1板书主题:不跟陌生人走8.1.1设计包含陌生人的图片和文字,以及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
6、理由。8.1.2设计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的步骤和技巧。九、作业设计9.1作业一: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和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9.1.1家长可以询问孩子们对陌生人的认识,以及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原因。9.1.2家长可以与孩子们一起练习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的方法。9.2作业二:让孩子们回家后,画一画自己与陌生人相遇的情景,并写上原因。9.2.1孩子们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陌生人的认识和理解。9.2.2孩子们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原因。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教师应该反思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不跟陌生人走的原则和方法。10.1.1教师可
7、以通过观察孩子们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他们的理解程度。10.1.2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反馈和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10.2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比如邀请警察叔叔来讲解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或者组织孩子们进行安全演练。10.2.1这些活动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10.2.2这些活动也可以让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安全问题,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重点环节关注1.知识点讲解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需要理解和掌握什么是陌生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以及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这是整个教案的核心内容,需要教师通过多
8、种方式进行讲解和引导,让孩子们深入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点。2.教学过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组织孩子们进行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认识陌生人、讨论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练习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等。这些活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作业设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巩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并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些作业需要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孩子们能够在家长的帮助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二、重点环节补充和说明1.知识点讲解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各种陌生人的
9、图片和视频,让孩子们观察和描述,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陌生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向孩子们讲解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以及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教师还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陌生人诱导孩子们跟他们走的情景,让孩子们体验并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2.教学过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讨论等方式,引导孩子们认识陌生人;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拟陌生人诱导孩子们跟他们走的情景,让孩子们体验并认识到不能跟陌生人走;通过游戏、练习等方式,教授孩子们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通过模拟演练,让孩子们学会拒绝陌生人的诱惑,并寻求帮助。3.作业设计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完成。比如,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和分享今天学习的内容,家长可以询问孩子们对陌生人的认识,以及为什么不能跟陌生人走的原因;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回家后,画一画自己与陌生人相遇的情景,并写上原因,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和写作表达自己对陌生人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的作业,让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练习如何防止被陌生人带走的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