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物 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 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ppt(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专题16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考纲要求要求-3-特色梳理选考提升神经系统的构成及作用1.神经元的基本结构-4-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元的功能地位、种类及特性(1)功能地位:神经元是构成人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2)按照神经元的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类。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反射中枢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反射中枢传到外周的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然后再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另一神经元,而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3.神经元的基本特性: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即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轴突传送
2、出去。-5-特色梳理选考提升4.神经系统的重要作用:感受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调节人和动物多方面的活动,对内能协调各器官、各系统的活动,使它们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对外使人和动物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6-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2016浙江4月选考,23)以狗为实验对象,研究心脏的神经支配及作用。实验过程中,先测定正常情况下的心率,然后分别测定仅阻断神经甲和神经乙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甲的作用是使心率减慢B.神经乙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C.心脏受神经甲和神经乙共同支配D.神经乙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甲强D-7-特色梳理选考提升解析分析表中数据,正
3、常心率为90次/min,仅阻断神经甲,心率为180次/min,说明神经甲能减慢心率,A项正确;仅阻断神经乙,心率为70次/min,说明神经乙能够加快心率,B项正确;上述数据也反应正常心率是在神经甲和神经乙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C项正确;阻断神经甲,心率为180次/min,阻断神经乙,心率为70次/min,相比正常90次/min的心率,可知神经甲对心率的影响比神经乙强,D项错误。-8-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导师点睛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再认识(1)神经元一般由树突、轴突、胞体三部分构成,但神经元在形态上有着较大的差别。(2)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细胞数量众多,但支持细胞数量更多。(3)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
4、,但不只是神经元具有这种能力,肌肉细胞也可以兴奋产生电信号。-9-特色梳理选考提升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1.动作电位的传播与概念(1)图示静息时,电表上没有电位差(图1),说明坐骨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当在坐骨神经一端(a)给予刺激时(图2),靠近刺激端电极处(b)先变为负电位(图3),接着恢复(图4)。传至另一电极处(c)又变为负电位(图5),接着又恢复(图6)。可见刺激坐骨神经时,产生一个负电波,它沿着神经传导,这个负电波叫做动作电位。-10-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若该过程,电流右进左出为正,绘制的电位双向变化图示应为:_.-11-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产生静息
5、状态(极化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K+外流,Na+通道关闭)去极化反极化状态:膜电位为内正外负(Na+内流,K+通道关闭)复极化极化状态:膜电位为外正内负(K+外流,Na+通道关闭)-12-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信号传导传导过程图示-13-特色梳理选考提升-14-特色梳理选考提升3.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1)定义与类型:神经末梢与肌肉接触处的节点叫做突触,又叫神经肌肉接点。除此之外,第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在第二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或轴突处也组成突触。(2)突触的组成-15-特色梳理选考提升(4)神经冲动在突触处传递的特点及原因特点:单向传递。原因:化学递质只能由突触
6、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16-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1(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在某功能正常的神经纤维的膜外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然后在该神经纤维上给予一个足够强的电刺激,当指针出现如下图偏转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位点不可能在a和b的正中间B.刺激位点在a的左侧,兴奋由a传向bC.此时a处可能处于极化状态D.此时b处的钠离子通道可能处于关闭状态B-17-特色梳理选考提升解析若刺激位点在a和b的正中间,兴奋同时传到a、b两点,电流表不发生偏转,A项正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B项错误;图中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说明a侧膜电位为外正内负,为静息电位,处于极化状
7、态,C项正确;神经细胞处于反极化状态时,钾通道可能开放,钠通道可能关闭,D项正确。解题点拨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说明两个电极之间形成了电位差,根据电位差判断电流的方向,进而判断不同电极所处的状态。-18-特色梳理选考提升典例精析2下图是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abcd的波形可判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从右向左传导的B.a处神经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因钾离子大量外流而低于膜外C.b处发生去极化,其机理是钠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钠离子大量内流D.c处发生复极化,其机理是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B-19-特色梳理选考提升解析由曲线图可知,去极化过程是由负电位变正电位,因此
8、是膜内电位变化,右侧是复极化过程,兴奋是由右侧向左侧传导,A项正确;a处是兴奋前状态,膜内钾离子高于膜外,B项错误;b处是去极化过程,由钠离子内流引起,C项正确;c是复极化过程,由钾离子通道打开引起钾离子外流引起,D项正确。-20-特色梳理选考提升知识强化1.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分析(1)图示-21-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解读AB段:静息电位。Na+不能内流(Na+离子通道关闭)、K+却能外流(K+离子通道打开。此过程中物质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不耗能,为易化扩散),呈外正内负。BC段:动作电位产生过程。Na+能内流(Na+离子通道打开。此过程中物质从高浓度流向低浓度,需要
9、载体蛋白、不耗能,为易化扩散),K+却不能外流(K+离子通道关闭)。C点:0电位。Na+内流、K+不外流。CD段:动作电位。Na+内流、K+不外流,呈外负内正。DE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EF段:恢复到静息电位。-22-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1)图示-23-特色梳理选考提升(2)解读AB段:极化状态(静息电位)。神经冲动已经通过该段神经纤维,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BC段:超极化。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CD段:复极化。静息电位恢复过程。Na+通道关闭,K+通道打开。DE段:去极化、反极化。神经冲动刚传至该区段,动作电位形成过程。Na+通道打开,K+通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16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6 神经系统 结构 功能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