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pt
《生物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第一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1种群种群(1)种群的概念:种群是指在一定的_,同种生物的_。(2)对种群的理解:种群应具备“三同”与“一全”,即:同一时间、同一_、同一_、全部个体;同一物种的生物常因_划分为不同种群;不同物种间则存在_。2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自然区域内全部个体地区物种地理隔离生殖隔离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1)_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_、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_种群数量变化趋势,_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4)年龄组成类型3种群的空间
2、特征(1)含义:种群中的个体在_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类型(连线):均匀分布型a瓢虫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型b田野中某种杂草的空间分布集群分布型c稻田中水稻的空间分布种族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预测性别比例D答案:cba其生活空间中4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项目样方法标志重捕法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调查程序确定调查对象选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为n重捕,计数(捕获数n1,标记数n2)计算种群密度:NN1N2/N0【教材深挖】【教材深挖】1为什么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答:不同年龄组成的种群中,老
3、年、成年、幼年的个体数不同,因此可预测其未来的出生率与死亡率,进而可预测种群未来的发展趋势。2性别比例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的?答:性别比例通过改变种群的出生率,进而改变种群密度。1.(2017福建龙岩四校期中,27)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为出生率和死亡率,B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C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CD为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D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解析】出生率和迁入率使得种群密度增加,死亡率和迁出率使得种群密度减小,A错误;C表示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B错误;D为
4、年龄组成,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从而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种群特征包括遗传特征、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D正确。D3.(2017江西赣州赣县中学月考,34)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B【解析】设该区域种群中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数为M,重捕总数为n,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为m,则NMnm。可估算出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为(6854)/12306(只),A正确;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标志重捕法,B错误;该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
5、,故往往导致调查结果偏高,标志重捕法中被捕捉的动物实际更难再次被捕捉,说明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根据计算公式可知,会导致公式中N偏大,从而导致调查密度升高,实际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306,C正确;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D正确。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较大,约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C由于鼠被捕一次后更难捕捉,推测该区域中鼠的种群数量最可能小于306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4(2017吉林梅河口五中周测,9)样方法是生态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调查方法。以下关于样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解
6、析】【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丰富度时,应该调查植物的种类总数,不能取平均值,A错误;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宜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关键是随机取样,C错误;取样方法可根据地段形状来确定,D正确。DA用样方法调查森林乔木丰富度时应对各样方数据求平均值B蚜虫呈集群分布,不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调查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应在植物生长密集处取样D调查蝗虫幼虫种群密度应根据地段形状确定取样方法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利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误差分析设种群数量为A只,第一次捕获B只并标记,第二次捕获了a只,其中有b只被标记,根据公式,得A。由
7、上式分析可知:(1)若由于某种原因(如标志物易脱落、被标记个体的被捕机会降低、标志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捕获等)造成b偏小,则A偏大。(2)若由于某种原因(如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捕获等)造成b偏大,则A偏小。(3)若在调查期间,调查区域有较多个体出生和死亡或迁入和迁出,也会造成估算中出现较大误差。1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研究(1)研究方法:建构_模型。(2)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的_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_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检验或修正。2种群数量增
8、长的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型曲线和“S”型曲线型曲线项目“J”型曲线“S”型曲线增长模型前提条件理想状态:_无限、_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现实状态:_有限、_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增长率和增长速率K值有无_K值_K值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不同数学假设数学形式资源空间资源空间无有3.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1)概念:在环境条件_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_。(2)形成原因(3)与环境条件的关系:环境条件改善,K值可能会_;环境条件恶化,K值可能会_。4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种群数量波动和下降大多数种群数量总是在_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_,
9、甚至_。5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不受破坏种群最大数量种内斗争出生率增加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降低波动急剧下降消亡食物人类活动【教材深挖】【教材深挖】1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一定低于K值吗?说出你的理由。不一定。自然环境中,大多数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故种群数量可以高于K值,但不会维持很长时间。2下图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增长中的两个经典曲线。请据图思考下列问题。(1)甲图中b曲线的形成过程中何时出现了环境阻力?曲线a、b哪条更符合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况?b曲线自始至终都存在环境阻力,b曲线更符合自然界的种群数量变化实况。(2)调查某地乌鸦连续2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如乙图
10、所示,图中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请思考:前4年种群数量应为增大、减小还是基本不变?答:基本不变(因1)。知识知识突破突破真真题题感感悟悟考向考向突破突破必记必记必辨必辨通关通关第9年调查乌鸦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何种类型?为什么?稳定型。第10年时,种群的等于1,说明第10年种群数量与第9年相同,因此第9年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图中第4年和第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是否相同?图中显示第8年种群数量最少,对吗?不相同。在第4年到第10年间,1,说明种群数量在减少,到第9或第10年种群数量最少,而不是第8年最少。第1620年乌鸦种群数量将如何增长?为什么?“J”型增长,因1且恒定。知识知
11、识突破突破真真题题感感悟悟考向考向突破突破必记必记必辨必辨通关通关1.(2017重庆杨家坪中学月考,21)下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解析】【解析】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A正确;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A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C正确;曲线Y为“S”型曲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
12、制,D正确。B知识知识突破突破真真题题感感悟悟考向考向突破突破必记必记必辨必辨通关通关2图1和图2表示出生率、死亡率、净补充量(为出生率、死亡率之差)和种群密度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曲线a代表死亡率,曲线b代表出生率B海洋鱼类捕捞应使鱼类的数量保持在图1的E点C图2中在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D图2中G点代表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分析图1可知,a是出生率,b是死亡率,A错误;E点净补充量为0,此时种群数量最大,不是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海洋鱼类捕捞应保持的最适宜数量应该是净补充量最大的点,B错误;分析图2可知,F点害虫的增长速率最大,应该在小于F点控制有害动物最有效
13、,C错误;G点净补充量为0,该点时代表环境容纳量,即K值,D正确。D知识知识突破突破真真题题感感悟悟考向考向突破突破必记必记必辨必辨通关通关3.(2017河南新乡三调,5)资源的合理使用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KN)/KS1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9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解析】【解析】环
14、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早在S4之前就已经出现,A错误;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B错误;S3点增长速度较快,既能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C正确;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点是S3,D错误。C知识知识突破突破真真题题感感悟悟考向考向突破突破必记必记必辨必辨通关通关4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不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C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
1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轻微干扰D图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很难达到效果【解析】图中a点后K值先上升后急剧降低,种群数量减少,可能为过度放牧导致的,A错误;图表明该种群数量增加并且达到新的平衡,且K值增加,可能是由于外界变化,如增加营养、空间等,环境条件更加优良,B错误;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种群数量急剧减小,C错误;曲线表明,生态系统在受到较小干扰(种群数量大于K/2)时,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维持平衡的能力,种群数量迅速恢复原有状态,若用以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可能效果适得其反,D正确。D知识知识突破突破真真题题感感悟悟考向考向突破突破必记必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第十单元 种群和群落 第1讲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生物 第十 单元 种群 群落 特征 和数 变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