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和过程。2. 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影响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3. 理解并能够分析具体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实例,基因重组的类型和过程。2.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3. 强调实验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图片、动画和视频,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2. 准备一些典型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实例,供课堂讨论。3. 准备一些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激发
2、他们对这一主题的思考。4. 确保实验室设备和器材齐全,可以进行相关实验操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一些关于基因突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兴趣。2.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突变的原因是什么?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什么影响?(二)新课教学1.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2)类型:自发突变和人工诱变。(3)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2. 基因突变的特点(1)普遍性(不论生物的种类、基因的性质,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2)随机性(基因可能随机地插入或缺失碱基对,或者颠倒,造成原来基因的丢失或基因产物(蛋白质
3、)的改变。)(3)不定向性(DNA分子上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改变DNA分子原有的长度和原有基因的数量,但改变了基因的原有结构,产生了等位基因。这些等位基因可能异位于一条染色体上。)3. 基因突变对生物体的影响(1)有利突变:提高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2)有害突变:影响生物的表型,导致遗传疾病等。4. 基因重组的类型及实质类型: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5. 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但在人工条件下可以大幅度提高突变率。例如,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激光等)、化学因素(如亚
4、硝酸等)、生物学技术(如利用噬菌体感染细菌等)、人工诱变(利用某些病毒或亚细胞组分处理细胞等)。同时指出:各种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可能同时导致基因中特定碱基的替换和染色体畸变,使后代产生更严重的遗传疾病,需慎重对待。(三)小组讨论1. 为什么有的生物体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会有多出一条染色体?这对生物体有什么影响?这种现象是不是基因重组?2. 植物在形成花粉时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单倍体,这是不是基因重组?(四)课堂小结通过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更系统、更清晰的认识。(五)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完成一个小论文:你认为哪些诱变因素在农业育种中可以被我们合理利用,同时要注意什么?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因突变 基因 重组 教学 设计 反思 2023 2024 学年 一下 学期 生物 人教版 2019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97420877.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