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第一部分 第13讲 水.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学第一部分 第13讲 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第一部分 第13讲 水.ppt(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讲水浙江专用地球上的水 1水的分布2水的循环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上的 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淡水资源3我国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_位,但人均拥有的水资源仅为世界水平的_。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空间分配上,东_西_,南_北_;时间分配上,_季丰富,_季欠缺,年际变化_。4全球淡水资源的危机:据统计,全球大约有_的地区水资源贫乏,供水困难。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旦超过自然环境的承受极限,就会形成对自然资源的严重破坏。六1/4多少多少夏冬大60%5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1)充分利用当地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避免浪费和污染。(2)改变水循环路径,进行跨流域调水,
2、解决某些地区的缺水问题。(3)做好雨季的蓄水工作。(4)积极开发新技术,使得一些难以利用的水资源为人类所用,如海水淡化等。【例1】水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资源叙述有误的是()A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总体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B从时间分布看,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呈现出夏秋多、冬春少的特点C我国各地修建了许多的水库等蓄水工程,其目的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D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使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更加突出【分析】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配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时间分配上,夏季丰富,冬季欠缺,年际变化大,从而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
3、河流水量。C1为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矛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做到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是()A治理水污染B兴修水库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D1水的电解氢原子 氧原子 液态 100 0 4 分解 氧化物【例2】(2016,南宁)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a、b玻璃管中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b管的气体被点燃D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分析】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
4、增强导电性。由电解水的实验可知,产生的氢气与氧气体积之比是21,因此a玻璃管中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尖嘴口,气体被点燃;b玻璃管中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燃着的木条燃得更旺。由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 1溶液:一种或几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 的混合物,叫做溶液。2悬浊液: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悬浊液又称 。3乳浊液:分散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注意】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溶剂是_。此外,常用的溶剂还有_、_、等。均一、稳定固体小颗粒悬浮液小液滴水酒精汽油香蕉水【例3】(
5、2016,漳州)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泥土B植物油C牛奶D食盐【分析】泥土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悬浊液;植物油、牛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食盐易溶于水,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D3(2016,桂林)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溶剂一定是水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溶液一定是无色A1溶液的组成:由_和_组成。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 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3)相互转化
6、(对大多数固体而言):溶质溶剂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3溶解度(1)定义:在一定_下,某物质在_克溶剂里达到_状态时所溶解的_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意义:溶解度是对物质 定量的表示。(3)影响因素:、_。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KNO3。少数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温度100饱和质量(克)溶解性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4)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表示的是 。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溶解度随 的变化情况。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
7、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 相同。(5)物质的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溶质的溶液。_: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的溶液。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温度溶解度蒸发溶剂冷却【例4】(2016,长沙)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的溶解度C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乙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Dt2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不变【分析】A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指明温度;C.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2时,乙的饱和溶液
8、降温至t1,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减小。A4(2016,玉林)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Ct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解析】比较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时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g,漏掉了单位,故B错误;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因为在该温度下甲和乙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C正确;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第一部分 第13讲 科学 第一 部分 13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