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 录 Contents考情精解读考点1考点2考点4考点3A.知识全通关B.题型全突破C.能力大提升考点1考点2考点4考点3辨析方法1方法2考情精解读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考纲解读命题趋势命题大纲考情精解读1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01 01 01 01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大纲考情精解读2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命题大纲考试大纲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的背景、意义;2.各学派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新儒学的地位;2.汉武帝的重儒措施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
2、大纲考情精解读3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内容及作用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情况;2.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及其产生的背景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4返回目录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1.命题分析(1)从考查方式看,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2)从内容看,侧重于对不同时期著名思想家思想的理解,结合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认识传统文化的时代特色及对社会进步的影响。(3)具体而言,儒家思想在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主要的切入点。(4)从考
3、查题型看,主要以材料型选择题为主,兼及开放探究题等多种题型。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纲解读命题规律考情精解读5返回目录命题趋势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2.命题趋势(1)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会集中在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的观点、同一时期的思想家的主张的异同等知识点上,强调教材对高考考查的引领作用。(2)结合当今法制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等热点问题,以传统思想的现实意义为切入点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如儒家思想中的诚信及责任感、法家思想中的改革进取精神、道家思想中的崇尚自然的观念等合理成分对当今社会的借鉴作用。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
4、识全通关知识全通关1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原因(1)经济因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政治因素: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分封制渐趋瓦解。(3)阶级因素:士阶层兴起和受重用。(4)文化因素:私学出现,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2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继续学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2.特点 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各学派之间既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
5、融合;思想活跃,具有自由和创新精神。3.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2)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儒家 (1)孔子的思想 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政治主张: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 意刑杀,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教育成就: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知识全通关3二、主要派别及主张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
6、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4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孔子的仁与礼(1)仁为思想核心。一是协调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协调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为政以德”。(2)礼为根本目的。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2)孟子的思想政治主张: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伦理观:主张“性本善”,主张通过实行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道德观先义后利舍生取义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5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仁”与“
7、仁政”的不同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最基本的精神是“爱人”;孟子将其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即“仁政”。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荀子的思想政治主张: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礼法并用。伦理观: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哲学观:“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知识全通关6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
8、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道家(1)老子的思想哲学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政治主张:认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辩证法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不停地运动,有无、难易、贵贱、祸福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2)庄子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认为放弃贵贱、大小、生死、荣辱等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知识全通关7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法家思想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主张将“法”“术”“势”三者
9、结合起来,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4.墨家墨家的代表人物为墨子,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力”“节俭”等。墨家思想反映了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但自汉代以来,由于受国家重农抑商和“独尊儒术”政策的影响,手工业的发展受到限制,墨家思想逐渐没落。知识全通关8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诸子百家中相反的观点(1)在治国上,儒家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严刑峻法;而法家主张法治,强调严刑峻法。(2)在人性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而荀子主张“性本恶”。(3)在人与自然的关
10、系上,荀子主张“制天命”;而庄子主张“顺自然”。(4)在人生态度上,儒家强调社会责任;而道家主张“逍遥”的人生态度,强调“超脱”。知识全通关9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影响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诸子百家的思想理论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知识全通关10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
11、思想不被重视的原因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孟子认为“民贵君轻”,主张“仁政”。这种温和的思想不能适应当时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需要。因为在那个特定时期,群雄争霸非常激烈,局势变化反复无常,对于各个国家来说实现自己利益的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所以实施起来容易、见效较快的法家、纵横家、兵家等的理论就备受各国君王的青睐。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2考点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1.历史背景(1.汉武帝即位初期,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土地兼并加剧,匈奴为患。2.汉初统治者吸取道家学
12、派“无为而治”的思想而采取的与民休息的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待时而动”“因时制宜”,是一种“积极无为”的哲学观。3.为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的发展形势的需要。4.出现了适应当时社会发展形势的思想新儒学。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3二、董仲舒的新儒学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核心主张及作用核心主张作用积极消极“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统一文
13、化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有限制君权、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的客观作用为儒学披上了神学外衣,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知识全通关14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纲”“五常”除去封建纲常成分,其积极部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组成部分充满封建意识,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评价董仲舒新儒学兼采各家、外儒内法,丰富和发展了孔孟学说,迅速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知识全通关15【通关秘籍】2.特点(1)从思想内涵看,糅合了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思想。(2)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
14、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维护现实政治。3.影响: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有利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践。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知识全通关16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不同点 先秦儒学董仲舒的新儒学主题 讨论现实问题 神学问题内容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主义色彩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地位 只是诸子百家之一官方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相同点都宣扬儒家的“礼”
15、“仁”“仁政”思想知识全通关17【通关秘籍】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需要新的学说来加强统治。(2)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18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16、主流思想的演变三、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政治上:汉武帝起用很多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儒家学说成为政府选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标准。汉代儒学成为正统的原因(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需要新的学说来加强统治。(2)董仲舒兼采百家学说,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一、理学兴起的背景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信徒众多,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危机。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17、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考点三宋明理学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19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二、程朱理学1.主要代表: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2.思想主张(1)程颢、程颐: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认为“进学则在致知”“穷理格物”,掌握天下之理,达到对普遍天理的认识。(2)朱熹(理学之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
18、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3.地位:程朱理学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特点: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儒学走向成熟。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0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1【通关秘籍】三、陆王心学1.创立及含义(1)陆九渊地位:心学的创立者。主要思想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2)王阳明地位:心学的集大成者。主要思想主张:吸取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
19、无理”的命题;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发奋立志。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22.评价(1)积极方面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了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促进了文明的进步。宋明理学强调力行,体现了务实和自强的精神。理学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2)消极方面: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观念、因循守旧观念和重理轻法观念等0属于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抛弃。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
20、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3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项目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不同点对“理”的解释“理”是万事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心”即是理,“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获“理”的途径“格物致知”反省内心可得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哲学思想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返回目录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4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相同点地位都属于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内容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理”是儒家伦理道德 本质都以儒
21、家伦理纲常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有利于维护专制统治,压制人们的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考点四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5一、历史背景1.经济因素:明朝后期,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根本原因)2.政治因素: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社会走向衰落。3.思想文化因素:宋明理学束缚人性和“西学东渐”的影响。4.阶级因素: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6二、李贽的离经叛道1.思想主张:反对
22、神化孔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2.历史评价:李贽是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7三、明清之际的三大进步思想家1.主张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要作品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读通鉴论船山遗书政治主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天下
23、兴亡,匹夫有责”(梁启超概括)的观点反对君主专制经济主张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形成经世致用的思想,主张在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土地不能为帝王所私有,提出耕者有其田 化学 有机化学基础(选修五)知识全通关28继续学习 历史 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思想主张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践、求真提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认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历史评价反映了明清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重视社会现实,开一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历史第十七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历史 第十七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