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ppt





《历史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ppt(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3 3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考 点点 聚聚 焦焦考点一考点一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考点精要考点精要 一、赤壁之战一、赤壁之战 1.1.背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在北背景: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军阀割据,混战不休。在北 方,曹操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逐渐增强。,势力逐渐增强。200200年官渡一战,年官渡一战,曹操打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后他消灭其他军阀,曹操打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之后他消灭其他军阀,基本统一了北方。基本统一
2、了北方。2.2.概况:概况:208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志在统一南北。曹军实力年,曹操率军南下,志在统一南北。曹军实力 强强于南方。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大战,联军使用火攻,于南方。孙权与刘备组成联军与曹军在赤壁大战,联军使用火攻,加上曹军疾病流行、不习水战等原因,结果孙刘联军以弱胜强、以加上曹军疾病流行、不习水战等原因,结果孙刘联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曹军大败。少胜多,曹军大败。3.3.影响:赤壁之战削弱了曹操的实力。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一影响:赤壁之战削弱了曹操的实力。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一时无力大规模举兵南下,便向关西方向发展势力;刘备乘胜取得武陵、时无力大规模举兵南下,便向关
3、西方向发展势力;刘备乘胜取得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在荆州站住了脚,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在荆州站住了脚,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得以向益州地区进军;孙权在江东的统治进一步稳固,便向岭南地区得以向益州地区进军;孙权在江东的统治进一步稳固,便向岭南地区扩张势力,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扩张势力,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1.1.概况:概况:220220年,曹丕建魏,东汉灭亡;年,曹丕建魏,东汉灭亡;221221年,刘备建蜀;年,刘备建蜀;222222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年,孙权建吴,三国鼎立的局面最终形成。2.2.
4、影响: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影响: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小规模的战争分裂割据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小规模的战争时有发生,但各政权内部相对稳定,加上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时有发生,但各政权内部相对稳定,加上并存的三个政权为战胜对方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三国经济均有所发展,这为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三国经济均有所发展,这为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日后的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真题探源真题探源1.1.赤壁之战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赤壁之战最深远的历史影响是()
5、A.A.北方统一北方统一 B.B.孙刘联合孙刘联合C.C.三分天下三分天下 D.D.三国归三国归2.2.下列哪幅图大致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下列哪幅图大致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3.3.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比较客观的是(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比较客观的是()A.A.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创造了条件B.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C.政权割据,国家呈现破碎的局面政权割据,国家呈现破碎的局面D.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CDA考点过关考点过关考点精要考点精要 考点二考点二 知道两晋南
6、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一、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一、两晋南北朝的更替 (一)三国归晋(一)三国归晋1.2651.265年,曹魏灭蜀;年,曹魏灭蜀;266266年,司马炎夺取曹魏帝位,年,司马炎夺取曹魏帝位,建立晋,定都洛阳,史称建立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西晋”。2.2802.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年,晋灭吴,三国鼎立局面结束,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束,西晋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二)五胡内迁与西晋灭亡(二)五胡内迁与西晋灭亡 1.1.概况:东汉开始,为了弥补中原兵力、劳力不足的状况,统治者招概况:东汉开始,为
7、了弥补中原兵力、劳力不足的状况,统治者招诱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迁,从那时候起,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诱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迁,从那时候起,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2.2.影响:内迁各族与汉族混居,胡汉文化相互渗透,促进了北方民族影响:内迁各族与汉族混居,胡汉文化相互渗透,促进了北方民族间的交融;但由于西晋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政策不恰当,一些民族的上层人间的交融;但由于西晋统治者推行的民族政策不恰当,一些民族的上层人物利用民族间的矛盾,实行割据。晋朝物利用民族间的矛盾,实行割据。晋朝“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晋室分裂,中原后
8、,晋室分裂,中原汉族兵力空虚,少数民族起兵争夺中原控制权,由此出现汉族兵力空虚,少数民族起兵争夺中原控制权,由此出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永嘉之乱永嘉之乱”。316316年,西晋被匈奴人刘渊所灭。年,西晋被匈奴人刘渊所灭。(三)东晋建立(三)东晋建立317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定都建康,史称称“东晋东晋”。东晋统治时期,北方进入。东晋统治时期,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国”时期。时期。(四)淝水之战(四)淝水之战 1.1.背景:北方氐族人建立的秦(称背景:北方氐族人建立的秦(称“前秦前秦”)强大起来,统)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前秦苻坚举兵南下,
9、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一了黄河流域。前秦苻坚举兵南下,打算一举灭亡东晋。2.2.概况:概况:383383年,前秦军队与晋军在淝水对峙,结果晋军使用年,前秦军队与晋军在淝水对峙,结果晋军使用计策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队。计策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军队。3.3.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虽然稍有安定,经济也有所发展,但仍然没有统一南北态。东晋虽然稍有安定,经济也有所发展,但仍然没有统一南北的实力,南北朝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对峙的实力,南北朝对峙局面逐渐形成。淝水之战奠定了南北朝对峙的基础。的基础。(五)南北朝
10、对峙(五)南北朝对峙385385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逐渐强大,439439年统一了年统一了黄河流域。黄河流域。534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来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五个政权通称为代。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五个政权通称为“北朝北朝”。420420年,年,东晋北府军的将领刘裕取代东晋皇帝,东晋灭亡,之后南方出现了宋、东晋北府军的将领刘裕取代东晋皇帝,东晋灭亡,之后南方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连续更替的朝代,统称为齐、梁、陈四个连续更替的朝代,统称为“南朝南朝”。二、北民
11、南迁二、北民南迁 1.1.时间:东汉末年到东晋数百年时间里。时间:东汉末年到东晋数百年时间里。2.2.原因:北方战乱,民族矛盾尖锐。原因:北方战乱,民族矛盾尖锐。3.3.概况:北民南迁出现三次高潮。第一次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概况:北民南迁出现三次高潮。第一次在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并起,割据混战;第二次在西晋末年,特别是永嘉年间,南迁的人群雄并起,割据混战;第二次在西晋末年,特别是永嘉年间,南迁的人更多,史称更多,史称“永嘉南渡永嘉南渡”,主要是因为,主要是因为“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及及“五胡乱华五胡乱华”,北方民不聊生;第三次在十六国时期,内迁各族割据政权混战。北方民不聊生;第三次在十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历史 第一 部分 中国 古代史 政权 分立 民族 交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