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新人教版必修2.ppt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新人教版必修2.ppt(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时空坐标主要线索1.古代农业发展的主线是小农经济的产生与巩固,包括土地制度的变迁、耕作方式的演进、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是其突出特征。2.古代手工业主要有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其中纺织、冶金、制瓷是三大主要行业,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3.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商业功能发展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4.古代的经济政策以重农抑商、闭关锁国为主,前者首倡于商鞅变法,贯穿于封建社会始终,后者仅实行于明清两朝,二者均是资本主义萌
2、芽在中国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掌握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过程,知道几种主要的农业工具和主要的水利工程。2.掌握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构成,认识土地兼并现象的根源和危害。3.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培养珍惜土地的意识和关注农民的情怀。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原始农业原始农业(1)起源:农业起源
3、最早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年左右。(2)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的国家。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水稻和粟刀耕火种2.商周农业商周农业工具:出现 ,但使用少,木制耒耜和石锄、石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2)技术:已懂得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3)品种:有粟、稻、黍、稷、麦、桑、麻等,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多已具备。(4)地位:独立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青铜农具自成体系易错易混知识点拨1.生产工具生产工具(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 并将其逐渐推广。(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
4、现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 ,安装了犁评,可调节犁耕的深浅。2.耕作方式:耕作方式:汉朝以后,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牛耕犁壁曲辕犁铁犁牛耕3.耕作技术耕作技术(1)春秋战国:已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 。(2)西汉:赵过推行 。(3)魏晋南北朝:北方旱地的 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4.耕作制度耕作制度(1)两汉:为主。(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_制。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一年一熟一年三熟5.灌溉技术灌溉技术(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 、汉朝的
5、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2)灌溉工具:曹魏时改制 ;唐朝时创制筒车;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 。都江堰翻车风力水车易混易错概念阐释1.条件条件(1)商周时期,土地归 所有,集体耕作方式有利于提高工效。(2)铁农具的出现和 的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3)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2.时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产生。3.特点特点(1)以 为单位,男耕女织,经营规模小。(2)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 。(3)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自给自足。国家牛耕一家一户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交纳赋税4.评价评价(1)地位:属于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
6、的基本模式。(2)进步性: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为农业的 作出了贡献。(3)局限性: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和徭役,加上自然灾害,使小农经济十分脆弱。自然经济精耕细作思维点拨特别提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一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的演进1.刀耕火种刀耕火种史史料料荆、扬南有桂林之饶,内有江湖之利,左陵阳之金,右蜀、汉之材,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地广而饶财。盐铁论史料解读划线句子的意思是伐掉树木就可以种庄稼,烧掉野草就能播种,用火烧荒种地,用水来除草,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怎样的一种经济形态?
7、有何影响?提示提示经济形态:反映了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影响:在这种经济形态下,人们不得不经常迁徙,生活十分艰苦;这种耕作方式也严重破坏环境。提示2.铁犁牛耕铁犁牛耕史料一史料一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左丘明国语晋语史料二史料二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器铁锄铁犁 铁镰史料解读划线句子的意思是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牛现在用来田间耕作,这说明春秋时期已经出现牛耕技术。这组图片一方面说明了农具材质已经为铁制;另一方面说明农具种类比较齐全。问题思考史料一、二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分析这一现象对当时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提示提示现象:反映了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和推广。影响: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8、,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加速了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确立;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产生。提示3.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耕作技术的不断改进史料史料图一图二史料解读图一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在汉代得到推广,图二唐朝曲辕犁出现,是犁的结构的重大改进,也使得耕作效率大大提高。问题思考史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意义?提示提示变化: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已相当完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传统步犁技术的成熟,提高了耕作效率,促进了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提示史论总结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 单元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发达 农业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