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2.ppt
《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2.ppt(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时空坐标主要线索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十月革命后,苏俄先后探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渐废除新经济政策,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是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最后以失败告终。(3)苏联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证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辟了现代化的新道路。2.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十月革命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单纯利用市场调节经济,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2)2
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开始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资本主义出现了新变化。(3)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的局面,西方国家普遍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2.分析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对苏俄走上发展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3.理解斯大林经济体制的利弊,认识苏联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和复杂性。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背景背景(1)国际: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 。(2)国内: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3)思想: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 经济形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武装干涉国内战争社会主义2.内容内
4、容项目内容农业实行_工业 普遍实行 ,将大中企业收归 ,对小企业实行监督商业取消 ,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分配强制劳动,实行“”的原则余粮征集制工业国有化国有商品贸易不劳动者不得食3.评价评价(1)作用: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 的胜利。(2)局限: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战争基本结束后,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进一步加强,破坏了经济,激化了矛盾。军事斗争图解识记知识点拨思维点拨1.背景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国民经济。(2)农民对 日益不满,频繁发生暴动。(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目的:目的:
5、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 。3.开始时间:开始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二、新经济政策二、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政治危机4.内容内容(1)农业:用固定的 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2)工业关系国家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经营。恢复。(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粮食税经济命脉资本家私人小企业自由贸易5.意义意义(1)理论:找到了过渡到 的正确途径,即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实践: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使 得到恢复和发展,
6、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图解识记易混易错社会主义国民经济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1.确确立立:在斯大林领导下,经过工业化和 ,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了 ,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2.表现表现(1)实行单一的 ,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2)实行 。(3)实行排斥市场的 。(4)主要以 管理经济。农业集体化新经济政策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指令性计划经济行政手段3.评价评价(1)积极作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 。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 、世界第二位,为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工业化欧洲第一位(2)消
7、极影响片面发展 ,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被称为“”。概念阐释知识点拨重工业斯大林模式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材材料料否认战时共产主义的历史作用,把它看成是造成当时种种灾难性后果的根源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王斯德史料解读从划线部分信息“离开了历史的分析”归纳其方法。根据这一方法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问题思考材料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
8、策?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提提示示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评价:积极: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引发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提示2.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材材料料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尤其是在农业和贸易方面。农民们在向国家缴纳约占其产量的12%的实物税之后,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
9、了他所称的“制高点”(银行业、对外贸易、重工业和运输业)。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全球通史史料解读材料中划线句子说明苏俄正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以缓解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稳定政治形势。问题思考根据材料,指出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并指出“后退一步”和“前进两步”的含义。提示提示前提: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含义:后退一步: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前进两步:巩固苏维埃政权,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提示史论总结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10、1)不同点 政策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背景国内战争、物资匮乏 内战结束、社会政治和经济危机主要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工业工业国有化公有制为主体,公私并存商业国家垄断贸易市场自由贸易分配平均主义按劳分配特点(1)行政手段管理经济(2)单一公有制(1)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市场)发展经济(2)部分恢复私有制,公私并存经验教训对战争胜利起重要作用,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是符合俄国国情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2)相同点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都涉及农业、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主题二“斯大林模式”1.特点特点材材料料“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第三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2 第三 单元 各国 经济体制 创新 调整 14 社会主义经济 体制 建立 岳麓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