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民版必修2.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历史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民版必修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 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民版必修2.ppt(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五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4课走向整体的世界目标导航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和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2.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史实,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1.条件条件(1)政治前提:19世纪下半叶,生产方式最终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2)市场条件:第一次工业革
2、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物质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积累的资本。(4)技术条件: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2.发源地及中心:发源地及中心:和德国。一、电气时代的来临一、电气时代的来临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美国3.主要发明主要发明(1)电气技术:德国人 发明 ;格拉姆发明电动机;_ 发明电灯等。(2)内燃机应用: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发明汽车;兄弟发明飞机。(3)石油化工:发明炸药;塑料、绝缘材料、人造纤维开始投入生产和实际使用。(4)电信技术: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意大利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报;美国人 发明电话机。西门子发电机爱迪生诺贝尔莱特贝尔4.影响影响(1)生产力方面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机械化、自动
3、化,人类进入 。钢铁工业的发展使 在工业中的比重上升。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准备了物质技术条件。电气时代重工业(2)生产关系方面:出现。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影响:减少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推进大工业发展的进程,促进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辨析比较易混易错1.条条件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概况:概况:到19世纪末,等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成为英、法、俄所建立的殖民主义体系的强大竞争对手,它们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的呼声最高。3.美国的新殖民主义美国的新殖民主义(1)提出“门罗主义”,把拉美变成自己独占的势力
4、范围,成立了“”。二、瓜分世界的狂潮二、瓜分世界的狂潮德、美、日泛美同盟(2)19世纪90年代,提出“海权论”;发动了 ,夺得菲律宾、关岛和波多黎各,沦为美国的保护国。(3)提出“太平洋商业帝国”构想,提出“”政策。4.影响影响(1)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建立,世界市场正式形成。(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加速了一战的爆发。(3)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加深了各地的民族危机,推动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思维点拨美西战争古巴门户开放三、世界连接为一体三、世界连接为一体1.条件条件(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2)实力强大的 致力于频繁的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3)
5、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和电信工具的创新加速了商业信息的传播与交流。2.表现表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世界基本完成了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以 和殖民主义为手段,各种文化的交流与撞击、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垄断公司国际贸易3.影响影响(1)积极影响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地区间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与融合,也带来世界动植物物种的广泛交流,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劳动分工向广度和 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世界一体化促进了全球性 交流的扩大。深度文化(2)消极影响世界一体化扩大了资本主义世界与亚非拉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工业国家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亚非拉人民反帝反封建的
6、_ 运动高涨。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乃至形成军事对抗和战争。图解识记民族民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主题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史史料料一一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世界文明史史史料料二二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
7、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1914年,路上行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摘编自韦尔奇美国创新史史史料料三三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李庆余美国现代化道路史料解读史料解读史料一说明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并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史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福特对生产管理方式的创新。史料三说明汽车普及推动了社会革命,对人口迁移产生了重要影响。问题思考(1)根据所
8、学知识,说明史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该国发生“5分钟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提示提示国家:英国。动因:市场的需求。提示(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指出福特“创新”产生的原因,简析其影响。提示提示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3)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以来汽车普及前后的人口转移趋势。提示提示普及前: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向煤铁生产地区转移)。普及后:由城市向郊区转移。提示史论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从中得到的启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及
9、从中得到的启示(1)特点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坚实的科学基础,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发明者是工匠技师,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美国等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几乎同时发生,而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一些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如德国、日本,在这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更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经济,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的主要成分。(2)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应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主题二资本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 第4课 走向整体的世界 人民版必修2 走向世界 资本主义 市场 走向 整体 世界 人民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