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ppt





《地理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地理课标版第一讲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区域特征分析应从区位入手,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图所示:命题视角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命题视角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分析2016课标,36(1)(2),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
2、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8分)(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8分)答案答案(1)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2)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水网稠密,水运便利;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外力作
3、用。结合图文材料分析,内格罗河位于赤道附近,流域内高温多雨,生物量大,死亡生物分解形成大量腐殖质;流域内等高线稀疏且流经沼泽,反映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泥沙易沉积。(2)本题主要考查交通区位因素。可从运输需求、建设难度、建设造成的影响以及当地适宜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等几个方面回答。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不同点位置北纬30附近,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土地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小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矿产贫乏石油等矿产丰
4、富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考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区域要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类型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特色产业水产业西部畜牧业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贸易发达不发达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还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地区民居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具体分
5、析如下: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
6、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特征差异,分析区域间的不同发展方向和状况。命题视角一区域地理环境差异命题视角一区域地理环境差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图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
7、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完成下面两题。1.(2016浙江文综,7,4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答案答案B此题为坐标图判读类问题,解题关键是看清看懂各坐标代表的含义及坐标数值。依材料可知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越向右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B项和D项均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描述,依据它们在图中的左右位置关系可判断数值大小,即可判断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故可知B项正确
8、。同理可知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向上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可知,A项和C项均错误。2.(2016浙江文综,8,4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答案答案A此题较易,数值大小表示单位能耗高低,无论哪一区域均应降低单位能耗,故A项正确,B项错误;重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均属高耗能工业,故C项和D项错误。3.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第十三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新人教版 地理 第十三 单元 地理环境 区域 发展 第一 影响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