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1 苏教版.ppt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1 苏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1 苏教版.ppt(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郑人买履郑人买履韩非子韩非子 寓言是一种具有讽喻性、劝诫性寓言是一种具有讽喻性、劝诫性特点的文学体裁,即含有讽喻或明显特点的文学体裁,即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教训意义的故事。所谓“寓寓”就是寄就是寄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托的意思。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借物喻人等,使富喻大,借古喻今,借物喻人等,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能在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能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郑人买履郑人买履选自选自韩非子韩非子外外储说左上储说左上,韩非子韩非子是是战国战国韩韩国贵族韩非所著,他是战国末期国贵族韩非所著,他是战国末期哲哲学家学家
2、,法家法家的集大成者。的集大成者。应读准的字音:应读准的字音:1 1、先自度、先自度()()其足其足 2 2、吾忘持度、吾忘持度()()3 3、遂、遂()()不得履不得履 4 4、宁、宁()()信度信度()()dudsunng d 置之其坐置之其坐至之市至之市而忘操之而忘操之反归取之反归取之何不试之以足何不试之以足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有时相同,有相同的字,在不同的句子中意义有时相同,有时不同:时不同:之之已得履已得履遂不得履遂不得履得得先自度其足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而置之其坐而置之其坐而置之其坐而忘操之而忘操之先自度其足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吾忘持度度度而而其其通假字:通假字:“明明写这个
3、字却用了另一个字。明明写这个字却用了另一个字。”1、而置之其坐、而置之其坐2、反归取之、反归取之不同的字有时意义是相近的:不同的字有时意义是相近的:而忘操之而忘操之 吾忘持度吾忘持度 反归取反归取之之翻译时需要调整顺序的句子:翻译时需要调整顺序的句子:1 1、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有欲买履者意为:有欲买履之郑人意为:有欲买履之郑人意为:何不以足试之意为:何不以足试之意为:无信自也意为:无信自也2 2、何不试之以足、何不试之以足3 3、无自信也、无自信也翻译句子有时句子需要补充完整翻译句子有时句子需要补充完整:1 1、已得履,乃曰:、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吾忘持度。”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寓言二则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寓言二则1 苏教版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一 单元 古代 寓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