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北师大版.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北师大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北师大版.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指经济技术最发达指经济技术最发达,对国家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什么是“经济重心”呢?1、人口量增加并最终超过北方2、南方贡赋在国家财政收入中占绝大多数比例经济重心南移的判断标准五代开始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五代开始南方的农业生产超过了北方北方战乱频繁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人口南迁经济萧条经济萧条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经济济重重心心南南移移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黄河流域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长江流域 我国经济发展重心以自然分水岭秦我国经济发展重心以自然分水岭秦岭岭淮河为界,经历了一个由北向淮河为界,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
2、。南转移的过程。两宋时期两宋时期魏晋南北朝开始魏晋南北朝开始1.1.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南方比较安定。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南方比较安定。2.2.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西晋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 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浪潮。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南迁浪潮。3.3.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少数民族南侵。我国劳动人民大规模南迁主要有三次我国劳动人民大规模南迁主要有三次三次南迁都是为了躲避战乱三次南迁都是为
3、了躲避战乱 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1.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的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迁,带来了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社会相对安定社会相对安定。3.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4.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5.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移到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移到长江流域有哪些表现?长江流域有哪些表现?1 1 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
4、万户,是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北方的两倍。2 2 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仓。1.宋代农业宋代农业 1.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一亿。宋代人口数量突破一亿。2.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得到很大改进,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农田水利得到很大发展。3.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水稻种植面积扩大,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占城城稻稻由由两两广广推推广广到到江江淮淮地地区区占城稻占城稻苏苏湖湖熟熟,天天下下足足。南南宋宋谚谚语语两宋时水稻的推广两宋时水稻的推广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北师大版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二 单元 10 经济发展 重心 北师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