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人教版.ppt(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 19 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_政策。(2)表现:(3)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_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城镇商品经济垦荒乾隆玉米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清朝前期,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_,其中有些颇具规模。(2)商业:手工业工场晋城镇 3.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2)影响:由于人口密度加
2、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3康熙 1.1661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1722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达到890万顷。这说明()A.清代统治者推行大力垦荒政策,成效显著 B.明代社会的动荡严重破坏了经济发展 C.当时社会的人地矛盾十分尖锐 D.大力垦荒政策带来了许多严重性后果AA 2.康熙时每年用在治河上的经费达三百万之巨。通过广大民工十来年的辛勤劳动,终将“淮黄故道,次第修复”。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A.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B.有助于漕运发展 C.有助于民族的融合 D.有助于对中原的控制 6.清代的棉织
3、业在江南一些地区也日益发达。棉纺织工具有显著改进。下列哪一地区的棉纺织业发展十分迅速?()A.景德镇 B.佛山镇 C.南京 D.成都B 8.清代前期,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各种商品行销海内外,四方流通联系更加密切。当时的商业网由下列哪些市场组成?()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 区域性市场 全国性市场 A.B.C.D.DB 10.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这是对下列哪一商帮的评价?()A.晋商 B.徽商 C.齐商 D.豫商 12.清代人口的增长也很迅速。1661年,全国人丁数字是1913万。到1711年,增为2462万。这只是丁数,不是人口总数。乾隆以后,统计方法变了,总括大小男妇数。乾隆末年人口增至()A.1亿 B.2亿 C.3亿 D.4亿C (2016南通)苏州盛泽镇在明朝中期还是一个普通的村落;而到明末,“那市上两岸绸业牙行,约有千百余家”。可见,盛泽镇的繁荣主要得益于()A.棉纺织基地的出现 B.全国性商贸中心形成 C.丝织业的快速发展 D.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人教版 年级 历史 下册 第三 单元 19 清朝 前期 社会经济 发展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