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ppt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ppt(4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 预防控制指南预防控制指南 引言引言n肥胖既是一个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独立的疾病;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数增加,体脂占体重的百分比(体脂体脂%)%)异常高,并在某异常高,并在某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些局部过多沉积脂肪。n又是又是 某些疾病的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危险因素:是:是2 型糖尿病、心血管病、型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高血压、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n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引言引言n中国肥胖
2、问题工作组成立: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成立:2002 2002 年年 4 4 月,国际生命月,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成立;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组织成立;nBMI BMI 值值“2424”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为中国成人超重的界限,BMIBMI“28 28 为肥为肥胖的界限;胖的界限;n男性腰围男性腰围85cm85cm,女性腰围,女性腰围80cm 80cm 为腹部脂肪蓄积为腹部脂肪蓄积的界限。的界限。n编写了编写了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控制工作指南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控制工作指南n提高第一线卫生保健人员对超重和肥胖的认识,了解提高第一线卫生保健人员对超重和肥胖的认识,了解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具体方法
3、;开展防治措施的原则和具体方法;n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个人作为参考。供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个人作为参考。内容内容n引言引言n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n肥胖的流行特点肥胖的流行特点n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肥胖发生的主要因素n超重和肥胖症的危害超重和肥胖症的危害n肥胖症的干预肥胖症的干预n特殊人群的处理特殊人群的处理n附录附录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肥胖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n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在世界各国流行广泛欧美:肥胖症欧美:肥胖症(BMI30)患病率一般在患病率一般在 20%左右;左右;中国:中国:2002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
4、状况调查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n n1818岁以上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岁以上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岁以上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岁以上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22.822.8和和和和7.17.1n n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大城市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0.030.0和和和和12.312.3n n儿童肥胖率已达儿童肥胖率已达儿童肥胖率已达儿童肥胖率已达8.1%8.1%n全球增长迅速全球增长迅速大多数欧洲国家:过去大多数欧洲国家:过去 10年间,肥胖症患病率增长年间,肥胖症患病率增长
5、10%40%;中国:增长中国:增长2.63%肥胖的流行特点肥胖的流行特点n n国民体质监测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显示结果显示n n超重、肥胖率呈增长趋势,这种持续增长超重、肥胖率呈增长趋势,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幼儿、青少年的趋势在幼儿、青少年(学生学生)、成年人和、成年人和老年人各人群均有所体现。老年人各人群均有所体现。n n10年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增长年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增长2.98个百个百分点、肥胖率增长分点、肥胖率增长2.63个百分点;个百分点;2000200020102010年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年中国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肥胖程度的评价和分类肥胖的分类肥胖的分类n根据引发
6、肥胖的因素;根据引发肥胖的因素;外因性肥胖与内因性肥胖外因性肥胖与内因性肥胖内因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内分泌性肥胖、内因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内分泌性肥胖、能量代谢性肥胖、饮食过多性肥胖、遗传性肥胖、能量代谢性肥胖、饮食过多性肥胖、遗传性肥胖、药物性肥胖、体质性肥胖七类。药物性肥胖、体质性肥胖七类。n根据脂肪分布;根据脂肪分布;上身肥胖和下身肥胖、中心性上身肥胖和下身肥胖、中心性(向心向心性性)肥胖和周围性肥胖和周围性(全身匀称性全身匀称性)肥胖、男性肥胖和女肥胖、男性肥胖和女性肥胖、内脏脂肪蓄积型肥胖和皮下脂肪蓄积型肥胖。性肥胖、内脏脂肪蓄积型肥胖和皮下脂肪蓄积型肥胖。n根据有无明显
7、内分泌代谢疾病:根据有无明显内分泌代谢疾病: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单纯性肥胖症和继发性肥胖症性肥胖症体重指数体重指数n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简称BMIn计算方法:计算方法:BMI=BMI=体重体重/身高身高2 2(kg/mkg/m2 2)n优点:优点: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指数的影响,以消除不同身高对体重指数的影响,以便于人群或个体间比较。便于人群或个体间比较。n局限性:局限性:对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值可能过对肌肉很发达的运动员或有水肿的病人,体重指数值可能过高估计其肥胖程度。高估计其肥胖程度。老年人的肌肉组织与其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
8、老年人的肌肉组织与其脂肪组织相比,肌肉组织的减少较多,计算的体重指数值可能过低估计其肥胖程度。计算的体重指数值可能过低估计其肥胖程度。腰围腰围n腰围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Waist Circumference,WC)目前公认腰目前公认腰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围是衡量脂肪在腹部蓄积(即中心性肥胖)程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度的最简单、实用的指标。n同时使用腰围和体重指数可以更好地估计与多同时使用腰围和体重指数可以更好地估计与多种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种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肥胖程度的分类肥胖程度的分类 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肥胖症发
9、生的主要因素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n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消耗;n是一种多因子引起的复杂疾病;是一种多因子引起的复杂疾病;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不同个体对能量摄入、食物的生热作用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生理和体重调节反应不同,受遗传特点(生理和代谢)和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文化、代谢)和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文化、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影响。膳食、活动量和心理因素)影响。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肥胖症发生的主要因素n遗传因素遗传因素n环境和社会因素:进食过量环境和社会因素:进食过量 体力活动过少体力活动过少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那些人进食量过多?那些人进食量过
10、多?不吃早餐;不吃早餐;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晚上吃的过多;晚上吃的过多;吃快餐;吃快餐;进食速度快;进食速度快;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吃零食;暴饮暴食、夜间加餐、吃零食;加多余的食物;加多余的食物;那些人体力活动过少?那些人体力活动过少?静坐看电视;静坐看电视;静态工作;静态工作;n通过有氧中低强度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肥;通过有氧中低强度体力活动有助于减肥;走路、骑车、爬山、慢跑、游泳、打羽毛走路、骑车、爬山、慢跑、游泳、打羽毛球、跳舞、划船、滑冰等;球、跳舞、划船、滑冰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生活方式;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贮藏技术有改善;
11、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及贮藏技术有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宴会宴会”和和“聚餐聚餐”;进食消愁;进食消愁;政策、新闻媒体、文化传统以及科教宣传等,政策、新闻媒体、文化传统以及科教宣传等,对膳食选择和体力活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对膳食选择和体力活动都会产生很大影响。超重和肥胖的危害超重和肥胖的危害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心血管危险因素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 心脏病心脏病 胆石症胆石症 激素分泌异常激素分泌异常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中风中风糖尿病糖尿病骨关节炎骨关节炎癌肿癌肿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超重、肥胖与其相关疾病肥胖症的干预肥胖症的
12、干预干预原则干预原则n必须坚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主,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终生,从儿童、青少年开始,从预防超重入手,并须终生坚持。坚持。n采取采取综合措施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肥胖症,积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n鼓励摄入的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鼓励摄入的低能量、低脂肪、适量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富含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膳食。和维生素的膳食。n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以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控制膳食与增加运动相结合以克服因单纯减少膳食能量所产生的不利作用。用。n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
13、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积极运动可防止体重反弹,还可改善心肺功能,产生更多、更全面的健康效益。康效益。n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应长期坚持减体重计划,速度不宜过快,不可急于求成。n必须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必须同时防治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将防治肥胖作为防治相关慢性病的重将防治肥胖作为防治相关慢性病的重要环节。要环节。n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防止为美容而减肥的误区。树立健康体重的概念,防止为美容而减肥的误区。干预策略与措施干预策略与措施u一般人群的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普遍性干预u高危人群的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选择性干预u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的对肥胖症和伴有并发症患者
14、的针对性干预针对性干预 一般人群的一般人群的普遍性干预普遍性干预n群体预防群体预防 监测和控制超重监测和控制超重 预防肥胖发展预防肥胖发展n积极做好宣传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 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注意膳食平衡,防止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 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多进行中、低强度的体力活动 定期检查肥胖相关疾病的指标,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定期检查肥胖相关疾病的指标,尽早发现,及时治疗高危人群的高危人群的选择性干预选择性干预n n高危因素:高危因素:高危因素:高危因素:存在肥胖家族史存在肥胖家族史存在肥胖家族史存在肥胖家族史 有肥胖相关性疾病有肥胖相关性疾病有肥胖相关性疾病有肥胖相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 中国 成人 超重 肥胖症 预防 控制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