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pdf
《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1总则 1.0.1为了在秸秆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设计中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满足节约能源、用水、用地和保护环境的要求,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单机容量为30 M W 及以下的新建或扩建秸秆发电厂的设计。1.0.3发电厂的设计应积极应用经运行实
2、践或工业试验证明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先进材料和先进设备。1.0.4在秸秆资源丰富的地区,宜根据可利用秸秆资源情况建设凝汽式或供热式发电厂。1.0.5发电厂机组压力参数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单机容量为30 M W 或2 5M W 的机组,宜选用高压参数;单机容量为15M W 或12 M W 的机组,宜选用次高压或中压参数;单机容量为6 M W 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参数。2 同一发电厂内的机组宜采用同一种参数。1.0.6 发电厂规划容量不宜大于30 M W,规划台数不宜超过两台。当经充分论证,秸秆供应量充足且采购成本合理时,发电厂规划容量也可适当增加;同一发电厂内的机组容量等级宜统一。同容
3、量机、炉宜采用同一型式或改进型式,其配套设备的型式也宜一致。1.0.7 发电厂应按规划容量做总体规划设计,统一安排。新建发电厂可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或分期建设。分期建设时,每期工程设计宜只包括该期工程必须建设部分。对分期施工有困难或不合理的项目,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规划容量一次建成。1.0.8 扩建和改建的发电厂设计应结合原有总平面布置、原有生产系统的设备布置、原有建筑结构和运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特点,全面考虑,统一协调。1.0.9发电厂的机炉配置、主要辅机选型、主要生产工艺系统及主厂房布置,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在满足安全、经济、可靠的条件下,发电厂的系统和布置应适当简化。1.0.10 在确保安全生
4、产和技术经济合理的前提下,当条件合适时,发电厂可与邻近的工业企业或其他单位协作,联合建设部分工程设施。1.0.11发电厂的主要工艺系统设计寿命应达到30 年。1.0.12 发电厂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 2.0.1秸秆s t r a w s t a l k 成熟农作物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和枝状林作物的统称,分为硬质秸秆和软质秸秆两类。2.0.2 硬质秸秆h a r d s t a l k a n d w o o d y p l a n t 棉花、大豆等茎干相对坚硬的农作物秸秆及树枝、木材加工下脚料的统称。页面 1/4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5、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2.0.3软质秸秆s t r a w a n d n o n-h a r d s t a l k 玉米、小麦、水稻、高粱、甘蔗等茎干相对柔软的农作物秸秆的统称。2.0.4辅助燃料s u p p l e m e n t a r y f u e l 农作物籽实外壳、林作物籽实外壳和木屑等碎料。2.0.5燃料f u e l 秸秆与辅助燃料的统称。2.0.6 秸秆发电厂s
6、t r a w s t a l k p o w e r p l a n t 以秸秆为主燃料的发电厂。2.0.7 收贮站 c o l l e c t i o n&s t o r a g e s t a t i o n 秸秆发电厂用于收集、贮存、加工燃料的厂外工作站。2.0.8 露天堆场o p e n-a i r r e p o s i t o r y 无任何建筑物或构筑物遮盖的燃料堆放场地。2.0.9半露天堆场h a l f o p e n-a i r r e p o s i t o r y 具有完整顶棚、其余围护结构面积不大于30 的燃料储存建筑物。2.0.10 秸秆仓库s t r a w s
7、 t a l k s t o r e h o u s e 具有完整顶棚、其余围护结构面积大于30 的燃料储存建筑物。2.0.11活底料仓s u r g e b i n w i t h p u s h f l o o r 底部带有给料机械的料仓。3秸秆资源与厂址选择 3.1秸秆资源 3.1.1发电厂应建在秸秆产地附近,所在区域应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可靠的秸秆产量及待续的可获得量。3.1.2 发电厂所需燃料宜在半径50 k m 范围内获得。3.1.3项目建设单位应调查研究厂址附近多年秸秆产量,对秸秆产量进行分析,保证在农业歉年可获得秸秆量能够满足电厂的年秸秆消耗量。3.1.4发电厂可燃用辅助燃料。3
8、.1.5项目建设单位应充分重视秸秆发电厂的燃料及其分析数值,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后合理确定燃料及其分析数值。3.2 热负荷及电力负荷 3.2.1热负荷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0 49的有关规定。页面 2 /4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3.2.2 电力负荷的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0 49
9、的有关规定。3.3厂址选择 3.3.1发电厂的厂址选择应根据地区土地利用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及区域秸秆分布、现有生产量、可供应量,并结合厂址的自然环境条件、建设条件和社会条件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评价后确定。3.2.2 厂址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选择在秸秆丰产区的城镇附近,应有保证发电厂连续运行的秸秆用量。2 应利用荒地和劣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不宜占用一般农田。应按规划容量确定用地范围,按近期建设规模征用。3不得设在危岩、滑坡、岩溶强烈发育、泥石流地段、发震断裂带以及地震时易发生滑坡、山崩和地陷地段。4选择在地基承载力较高,宜采用天然地基的地段。5应避让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和风景区,不宜
10、设在居民集中的居住区内和有开发价值的矿藏上,并应避开拆迁大量建筑物的地区。6 宜设在城镇、居民点和重点保护的文化遗址及风景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7 收贮站应布置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形平坦,具有良好的自然排水条件的地段。8 城市建成区、环境质量不能达到要求且无有效削减措施,或可能造成敏感区环境保护目标不能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区域,不得新建发电厂。3.3.3发电厂的秸秆运输宜采用公路运输方式。有较好水路运输条件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水路运输或水陆联运。秸秆运输路径不宜穿越城镇,不宜与主要公路平面交叉。3.3.4选择发电厂厂址、确定供水水源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供水水源必须落实、可靠。
11、在确定水源的给水能力时,应掌握当地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情况,以及水利、水电规划对水源变化的影响。2 采用直流供水的发电厂,宜靠近水源,并应考虑取排水对 水域航运、环境、养殖、生态和城镇生活用水等的影响。3当采用江、河水作为供水水源时,其取水口位置必须选择在河床全年稳定的地段,且应避免泥沙、草木、冰凌、漂流杂物、排水回流等的影响。4当考虑地下水作为水源时,应进行水文地质勘探,按照国家和电力行业现行的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要求,提出水文地质勘探评价报告,并应得到有关水资源主管部门的批准。3.3.5灰渣应全部综合利用,不设永久贮灰场。厂址选择时,可结合灰渣综合利用实际情况,按下列原则选定周转或事
12、故备用干式贮灰场:1贮灰场容量不宜超过6 个月的电厂设计灰渣量。2 灰场选择应本着节约耕地的原则,不占、少占或缓占耕地、果园和树林,避免迁移居民。宜选用山谷、洼地、荒地、滩地、塌陷区和废矿坑等,并宜靠近厂区。3贮灰场选择应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页面 3/4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1)应选在工业区和居民集中区主导风向下风侧,场界距居民集中
13、区50 0 m 以外;2)禁止选在江河、湖泊、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洪泛区;3)禁止选在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4)应避开地下水主要补给区和饮用水源含水层。4所选贮灰场的场址应符合当地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要求。贮灰场征地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和当地的具体情况办理。3.3.6 确定发电厂厂址标高和防洪、防涝堤顶标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址标高应高于重现期为50 年一遇的洪水位。当低于该水位时,厂区必须有防洪围堤或其他可靠的防洪设施,并应在初期工程中按规划规模一次建成。发电厂的防洪,应结合工程具体情况,作好防排洪(涝)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防排洪(涝)设施。当必须新建时,经比选可
14、因地制宜采用防洪(涝)堤、排洪(涝)沟和挡水围墙等构筑物。同时,要防止破坏山体,注意水土保持。2 主厂房区域的室外地坪设计标高,应高于50 年一遇的洪水位以上0.5m。厂区其他区域的场地标高不得低于50 年一遇的洪水位。厂址标高高于设计水位,但低于浪高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厂外布置排泄洪渠道;厂内加强排水系统的设置;布置防浪围墙,墙顶标高按浪高确定。3对位于江、河、湖旁的发电厂,其防洪堤的堤顶标高,应高于50 年一遇的洪水位0.5m。当受风、浪、潮影响较大时,尚应再加重现期为50 年的浪爬高。防洪堤的设计应征得当地水利部门的同意。4对位于海滨的发电厂,其防洪堤的堤顶标高,应按50 年一遇的高水位或
15、潮位,加重现期50 年累积频率1的浪爬高和0.5m 的安全超高确定。5在以内涝为主的地区建厂时,防涝围堤堤顶标高应按50 年一遇的设计内涝水位加0.5m 的安全超高确定。当难以确定设计内涝水位时,可采用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当有排涝设施时,则按设计内涝水位加0.5m 的安全超高确定。围堤应在初期工程中一次建成。6 对位于山区的发电厂,应考虑防山洪和排山洪的措施,防排洪设施可按频率为1%的标准设计。7 企业自备发电厂的防洪标准,应与所在企业的防洪标准相协调。3.3.7 发电厂出线走廊的规划,应根据系统规划、输电出线方向、电压等级与回路数、厂址附近地形、地貌和障碍物等条件,按规划容量统一安排,并且避免
16、交叉。高压输电线应避开重要设施,不宜跨越建筑物,当不可避开时,相互间应有足够的防护间距。3.3.8 发电厂的总体规划,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以厂区为中心,在满足工艺流程的情况下,按规划容量合理确定厂址的规划结构和发展方向。2 厂区宜靠近秸秆收贮区域。3收贮站宜布置在公路或水路交通便利的地带,收购半径不宜大于15k m,收购站距厂区不宜大于40 k m。4妥善处理厂内与厂外、生产与生活、生产与施工的关系。5合理利用自然地形、地质条件,减少工程的土石方工程量。页面 4/4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
17、.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6 收贮站距居民点不应小于10 0 m.7 集约、节约用地。4厂区及收贮站规划 4.1一般规定 4.1.1厂区及收贮站的规划,应根据生产工艺、运输、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卫生、施工和生活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厂区地形、地质、地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布置,工艺流程顺畅,检修维护方便,有利施工,便于扩建。发电厂附近应设若干个燃料收贮站,负责电厂燃料的收购和贮存。4.1.2 厂区及收贮站的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厂区及收贮站应按合理区域秸秆量确定规划
18、容量和本期建设规模,统一规划,分期建设。2 扩建发电厂的厂区规划,应结合老厂的生产工艺系统和平面布置特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拆迁,并避免扩建施工对生产的影响。3环境空间组织,应功能分区明确,布局集中紧凑,空间尺度合适,满足安全运行,方便检修。4建(构)筑物宜按生产性质和使用性质采用联合建筑、成组和合并布置。5厂区规划应以主厂房为中心进行合理布置。6 在地形复杂地段,可结合地形特征,选择合适的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局,建筑物、构筑物的主要长轴宜沿自然等高线布置。7 根据地震烈度需要设防的发电厂,建筑场地宜布置在有利地段,建筑物体形宜简洁规整。4.1.3主要建筑物的方位,宜结合区位条
19、件、日照、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等因素确定。4.1.4厂区绿化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绿化主要地段,应规划在进厂主干道的两侧,厂区主要出人口及行政办公区,主厂房、主要辅助建筑及秸秆仓库、露天堆场、半露天堆场的周围。2 屋外配电装置场地的绿化,应满足电气设备安全距离的要求。3绿地率宜为15一2 0%.4.1.5发电厂用地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4.1.6 建(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表4.1.6 的规定。页面 5/4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20、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页面 6 /43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4.2 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布置 4.2.1主厂房位置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工艺流程,道路通畅,与外部进出厂管线连接短捷。2 采用直流供水时,主厂房宜靠近取水口。3主厂房的固定端,宜朝向厂区主要出
21、人口。4汽机房的朝向,应使高压输电线出线顺畅。炎热地区,宜使汽机房面向夏季盛行风向。5当自然地形坡度较大时,锅炉房宜布置在地形较高处。6 根据总体规划要求,预留扩建条件。4.2.2 冷却塔或冷却水池的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1冷却塔或冷却水池,宜靠近汽机房布置,并应满足最小防护间距要求。2 发电厂一期工程的冷却塔,不宜布置在厂区扩建端。3冷却塔或冷却水池,不宜布置在屋外配电装置及主厂房的冬季盛行风向上风侧。4机力通风冷却塔单侧进风时,其长边宜与夏季盛行风向平行,并应注意其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4.2.3秸秆仓库、露天堆场、半露天堆场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秸秆仓库、露天堆场、半露天堆场宜布置在炉
22、侧或炉前。2 秸秆仓库宜采取集中或成组布置。3露天堆场、半露天堆场宜集中布置在厂区边缘。单堆容量超过2 0 0 0 0 t 时,宜分设堆场,各堆场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堆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的间距。露天堆场、半露天堆场应有完备的消防系统和防止火灾快速蔓延的措施。4秸秆输送系统的建筑物布置,应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并应缩短输送距离,减少转运,降低提升高度。5秸秆仓库、露天堆场或半露天堆场的布置,宜靠近厂区物料运输人口,并应位于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6 燃料堆垛的长边应当与当地常年主导风向平行。4.2.4发电厂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表4.2.4的规定。页面 7 /43秸秆发
23、电厂设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4.2.5发电厂采用汽车运输燃料和灰渣时,宜设专用的出人口。4.2.6 发电厂扩建时,宜设计有施工专用的出人口。4.2.7 厂区围墙高度宜为2.2 m。屋外配电装置区域周围厂内部分应设有1.8 m 高的围栅,变压器场地周围应设置1.5m 高的围栅。4.3交通运输 4.3.1发电厂的燃料运输方式宜符合下列规定:页面 8 /43秸秆发电厂设
24、计规范(G B 50 7 6 2-2 0 12)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7 1438.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1宜采用公路运输。2 有较好水路运输条件时,可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取水路运输或水陆联运。4.3.2 厂区道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满足生产和消防的要求,并应与竖向布置和管线布置相协调。2 主厂房、秸秆仓库、露天堆场、半露天堆场、屋外配电装置周围应设环形道路。3厂内道路宜采用混凝土路面或沥青路面。4厂内秸秆运输道路宽度宜为7 m-9m,其他
25、主要道路宽度宜为6 m,次要道路宽度宜为4m,人行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m。采用汽车运输燃料和灰渣的发电厂,应有专用的燃料运输出入口,该出入口宜面向燃料来源方向,其出人口道路的行车部分宽度宜为7 m-9m。4.3.3厂外道路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发电厂的主要进厂公路,应分别与通向城镇和秸秆收贮站的现有公路相连接,宜短捷,并应避免与铁路线交叉。当其平交时,应设置道口及其他安全设施。2 进厂主干道的行车部分宽度,宜为7 m-9m。3厂区与厂外供水建筑,水源地、码头、贮灰场之间,应有道路连接。4.3.4水路运输码头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路运输码头,应选在河床稳定、水流平顺、流速适宜和有足够水深的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秸秆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762-2012 秸秆 发电厂 设计规范 GB 50762 201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