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 13(J)T113—2010).pdf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 13(J)T113—20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 13(J)T113—2010).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8 0 8 8 7.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城乡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范河北省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办公建筑、商场建
2、筑和旅馆建筑)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三星级绿色建筑的评价按照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 B/T 50 37 8 执行。1.0.3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1.0.4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1.0.5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 术语 2.0.1绿色建筑g r e e n b u i l d i n g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
3、、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 热岛强度h e a t i s l a n d i n d e x 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可再生能源r e n e w a b l e e n e r g y 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4非传统水源n o n t r a d i t i o n a l w a t e r s o u r c 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4、2.0.5分质供水d u a l w a t e r s u p p l y 自来水或其他原水经深度净化处理,达到饮用水水质标准,通过独立封闭的循环管网系统,供给居民可直接饮用的优质水。2.0.6 可再利用材料r e u s a b l e m a t e r i a l 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7 可再循环材料r e c y c l a b l e m a t e r i a l 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3基本规定 3.1基本要求 页面 1/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
5、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8 0 8 8 7.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3.1.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3.1.2 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在项目建设各阶段即应进行考虑,并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
6、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并提交相应分析报告。3.1.4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3.2.2 进行绿色建筑评价,应先审查申请评价建筑是否满足本标准第4章住宅建筑或第5章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若全部满足,则通过初审。3.2.3初审通过后,对一般项、优选项进行项数达标判定,按项数统计结果,确定一、二星绿色建筑等级的划分。等级划分按表3.2.3-1
7、、表3.2.3-2 确定,不同等级在表中所对应的项数必须满足。3.2.4当本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可按原比例调整,舍尾取整确定。3.2.5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过。4住宅建筑 4.1节地与室外环境 控制项 4.1.1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页面 2 /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8、y u a n.c o m/t e c h/8 0 8 8 7.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4.1.2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多层不高于2 8、中高层不高于2 4、高层不高于15。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 18 0 中有关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要求。4.1.5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
9、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植物。4.1.6 新建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旧区改造或需要改建、扩建的旧居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2 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4.1.7 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8 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一般项 4.1.9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4.1.10 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4.1.11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 B 30 96 的规定。4.1.12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4.1.13住区
10、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4.1.14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 0 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4.1.15选址和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 0 m。4.1.16 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并利用园林绿化提供遮阳。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不小于45%。优选项 4.1.17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4.1.18 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4.1.19合理采用垂直绿化、屋顶
11、绿化等方式。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控制项 4.2.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现行河北省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 B13(J)6 3中的相关规定。4.2.2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河北省标准公共 页面 3/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8 0 8 8 7.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 B 1
12、3(J)8 1中的有关规定值。4.2.3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一般项 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4.2.5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现行河北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 B 13(J)8 1的规定。4.2.6 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 B 50 18 9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4.
13、2.7 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他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4.2.8 采用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4.2.9太阳能利用设施应与建筑进行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4.2.10 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5。优选项 4.2.11采暖或空调能耗不高于河北省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 B 13(J)6 3中规定值的8 0。4.2.12 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大于10%。4.2.13利用垃圾资源化技术及工业
14、废热等为住宅提供电能及热能等。4.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控制项 4.3.1在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4.3.2 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4.3.3采用节水设备,节水率不低于8。4.3.4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4.3.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且不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般项 4.3.6 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途径,降低地表径流,采用多种渗透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4.3.7 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4.3.8 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页面 4/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15、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8 0 8 8 7.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4.3.9非饮用水采用再生水时,优先利用附近集中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附近没有集中再生水厂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其他再生水水源和处理技术。4.3.10 雨水的综合利用,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及利用方案。4.3.11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10。优选项 4.3.12 生活用水采用分质供水。4.3.13非传统
16、水源利用率不低于30。4.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控制项 4.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 B 18 58 0 G B 18 58 8 和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 B6 56 6 的要求。4.4.2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4.4.3符合国家墙体材料改革的规定,不使用国家和河北省限制和禁用的建筑材料和产品。一般项 4.4.4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4.4.5施工现场50 0 k 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 0 以上。4.4.6 建筑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4.4.7 将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
17、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4.4.8 在建筑设计选材时考虑使用材料的可再循环使用性能。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可再循环材料使用重量占所用建筑材料总重量的10 以上。4.4.9土建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4.4.10 住区全装修比例不低于总户数的30%。4.4.11施工采用钢模板、钢框竹模板等定型模板。4.4.12 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不低于30。优选项 4.4.13采用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4.4.14可再利用建筑材料的使用率大于5。4.4.15采用预拌砂浆
18、。4.5室内环境质量 页面 5/1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 B 13(J)/T 1132 0 10)链接:w w w.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t e c h/8 0 8 8 7.h t m l 来源:新能源网 c h i n a-n e n g y u a n.c o m 控制项 4.5.1每套住宅至少有1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当有4个及4个以上居住空间时,至少有2 个居住空间满足日照标准的要求。4.5.2 卧室、起居室(厅)、书房、厨房设置外窗,房间的采光系数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 B/T50 0 33的规定。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DB 13JT1132010 绿色 建筑 评价 标准 河北省 工程 建设 DB 13 T113 201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