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辽宁政治高考真题文档版(无答案)适用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年新高考辽宁政治高考真题文档版(无答案)适用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新高考辽宁政治高考真题文档版(无答案)适用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机密启用前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思想政治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
2、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两个必然”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现在所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1859年,马克思在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者都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两者都论证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但过程是漫长的前者揭示社
3、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后者揭示其实现的条件性前者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方式,后者反映社会形态更替的实现方式A B C D2习近平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该理论的贡献在于( )阐释了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成为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拓展了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催生了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A B C D3下表显示了中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相
4、关数据(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3)。1992-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和第一产业部分经济指标年份(年)城镇化率(%)第一产业占三次产业总量比重第一产业GDP(亿元)就业占比(%)GDP占比(%)199227.558.521.35800.3200239.150.013.316190.2201253.133.59.149084.6202265.224.17.388345.1(注:三次产业为第一、二、三产业总称)结合表中信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城镇化为第二、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城镇化水平与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负相关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伴随着三次产业结构的升级城镇化水平决定了三次产业间产值差距的大
5、小A B C D4自然资源部根据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将着重完善制度,全面建立“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耕地占补平衡新机制,有效抵补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损失,严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以上举措旨在( )防止耕地资源被用于更高收益的非农建设领域保证补充耕地与被占耕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通过严守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来保障粮食安全解决市场机制在调配耕地资源方面的失灵问题A B C D5某国有科技产业集团为破解关键设备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成立由集团党委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组建以党员为核心的攻坚团队,以党建共建为牵引,对项目重大节点统一调度,设备最终研制成功。这
6、表明该集团( )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发研发人员战斗力以党的组织建设为统领,保障设备的研制成功将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为攻坚克难凝心聚力A B C D6某区人大建立人大代表督事制度,邀请媒体到场,组织人大代表、职能部门与群众面对面解决落实利民实事。为提高人大代表督事质量和积极性,区人大对其实行了自我述评、民主测评和中心组考评的“三维联评”机制。这说明该区人大( )推进工作制度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助力利民实事的解决支持人大代表履职,提高了代表决策能力将督事与联评结合,与职能部门相互监督A B C D7某市民政部门通过大数据救助平台监测
7、到某村民近几月有大额医疗支出,迅速派单至乡镇。乡镇干部会同村干部入户调查核实后,将该村民纳入低保,并给予大病救助金。村协管员将摸排和救助结果及时录入大数据救助平台。可见,该民政部门( )以大数据为抓手实施救助,使困难群众共享“数字红利”规范“监测-核实-处置”救助流程,实现工作程序法定化发挥平台监测等功能,提高基层治理智能化、社会化水平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救助工作,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的积极性A B C D8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图)是唐三彩中的国宝级精品,其造型为一峰骆驼驮载五位胡、汉乐舞人表演的形象。该文物展现了盛唐时期国际化都城长安百姓喜爱的胡人乐舞艺术,是当时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
8、印证。这表明( )乐舞表演构成了长安百姓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胡汉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唐代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三彩骆驼载乐俑艺术地折射出长安繁荣的社会景象胡汉民族杂居为胡人乐舞风靡长安提供了现实条件A B C D9“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柳树被古人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其飘逸、优美的姿态出现在众多艺术作品中。柳树根系发达,古人在道旁植柳以固堤护路,并营造了“细柳夹道生”(刘桢赠徐干诗)的景色。20世纪末以来,研究人员利用柳树能吸收并转化土壤中污染物的特性将其用于生态修复。由此可知( )柳树在艺术作品中的呈现是思维对感性材料的能动反映柳树根系发达的特性是人们利用其固堤护路的前提条件古诗中
9、所描绘的柳树形象源自于作者头脑中的主观理念形象思维的运用使研究人员发现了柳树的生态修复功能A B C D10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漫画(图)描绘了比赛结束后兔子在领奖台“找差距”的情境。兔子在此所犯的错误是( )只看到事物的量变,没看到事物的质变 只看到事物的表象,没看到事物的本质只看到事物的实在性,没看到其生成性 只看到事物变化的外因,没看到其内因A B C D112024年是中国加入专利合作条约30周年。截至目前,中国已成为提交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获得的专利可在全体缔约国中寻求专利保护。中国还同80多个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推动企业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新高 辽宁 政治 高考 文档 答案 适用 地区 黑龙江 吉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