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登临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登临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登临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语文登临诗教学设计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21 课古代诗歌五首中的两首古诗。本单元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抒发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第五单元导语中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登幽州台歌诗人陈子昂是唐代具有政治才能的文人,却怀才不遇,进言不被采用还遭贬职,在极度苦闷忧愤的情况下,陈子昂登上燕昭王为招贤纳士而建的幽州台,面对悠悠天地感慨人生的短暂渺小,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悲愤。登飞来峰诗人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作此诗时诗人初涉宦
2、海,年轻气盛,抱负不凡,登上飞来峰山应天塔最高层,面对眼前之景,兴怀赋诗,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豪情壮志。王安石48岁任宰相后上书皇帝改革变法,遇到了司马光等人的阻挠,但是他毫不畏惧,坚决与之斗争。这种精神从这首诗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是登高而赋的经典之作,同样是登高而赋,因描写地点、景物和创作背景的不同,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却大相径庭。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节奏和韵律之美;对比品读不同诗景,让学生设身处地置身诗境,发挥联想和想象演读画面;同时联系诗人经历及写作背景,体会诗人所感所思的不同,从而加深对诗文的理解,提升诗歌品悟的能力和鉴赏素养。【学情分析】本
3、课安排在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文章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旨在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写景语言中,体会寄寓的情思和抒发的对社会人生的感悟。学生经过小学阶段和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与积累,已经对诗歌的学习方法、朗读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七年级学生有了更为丰富的想象力和情感的领悟力,但想象力的发掘与情感领悟能力的提升仍需教师的积极引导与训练。同时文本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学生对诗人及写作背景的不熟悉,不能真正感受诗文中地点及景物与情感的联系,对此补充诗人及背景资料,由教师引导,将学生独立思考和生生合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教学设计力求有所突破,从对比品读的角度,分析景物及情感,以读促解,边
4、读边悟,对学生的品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也增加了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的难度;同时利用微写作学以致用,将诗歌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结合,对于诗文的深刻哲思的感悟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反复品读。【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诗歌,读出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美。2.通过斟词酌句、比较阅读等方法,描绘登临所见之景,比较诗人抒发的登临之情。学习重点、难点:通过斟词酌句、比较阅读等方法,描绘登临所见之景,比较诗人抒发的登临之情。【教学重点】1知人论世,了解两位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2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因不同遭遇而抒发出的不同情感。【教学难点】领悟诗歌的哲理,学习古人对生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及不畏
5、艰难,永攀高峰的生活态度。【课前准备】1. 朗读登飞来峰和登幽州台歌两首诗歌,疏通词义。2 . 自主阅读望岳登鹳雀楼登金陵凤凰台登岳阳楼,熟悉内容,了解背景。【学习过程】情境创设:同学们,我们学校“繁星文学社”准备在微信公众号上策划一期主题为“一起登高吧走近古代登临诗”的推文,我们班接到通知,要帮助编辑老师一起完成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两首诗歌的品鉴,欣赏诗人笔下的登高之景,领悟千古情怀。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我们班的策划文案吧。任务一:为你读诗知其韵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开始。我们班的小A、B两位同学录制了这两首诗歌的朗诵视频,谁能否获得“最佳朗读者”称号呢?请你点评一下。评价标准:1.吐字清晰,读准字
6、音。2.注意停顿,读出节奏(停顿);3.语调有升降变化,语速快慢适中;学生自由朗读,请两位学生分别朗读这两首诗,其他学生点评,关注字音、节奏。明确:强调登幽州台歌“怆”字的读音,点明两首诗的节奏如下: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飞来峰/(宋)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任务二:诗画配文绘其景 苏轼说:“诗画本一律。”诗是语言的画,画是静默的诗。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诗歌画面,我们班小C同学搜集到两张图画,请你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形象化的解说。要求:1.运用第一人称,发挥联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幽州台歌 登飞来峰 幽州 飞来 登临 教学 设计 2023 2024 学年 统编 语文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