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知识点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探究电路知识点 .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知识点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 本节考点:1、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B2、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与接法;B1. 电阻 (1)定义: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用字母R表示。(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此外,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说明:a、一般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探究影响电阻因素的实验中我们采取的实验法是控制变量法2. 变阻器 实验室常用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1)滑动变阻器: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电阻线)制成(结合实物弄清它的构造)。它的原理是靠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
2、来改变电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用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它的表示符号是,它的结构示意图是。a、滑动变阻器的接法有:AB、CD、AD、BD、BC、AC其中AB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CD相当于一根导线而其余的四种接法的滑动变阻器才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b、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注意几点要了解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滑动变阻器要与被控制电路串联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是应采取“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的接法,不能同时接上或同时接下。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阻值最大处,即将滑片远离移到下面接线柱的一端。(2) 电阻箱:一种能够表示出阻值的变阻器。基本结构:两个接线柱,四个旋盘。使用:可以去0
3、9999欧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第二节 欧姆定律 本节考点:1、欧姆定律及其推倒公式的应用;B2、动态电路分析B1、 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电流与那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电压有关;可能与电阻有关。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阻值不等的定值电阻、开关实验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几点说明:A、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二个:一是保护电路;二是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B、实验注意事项:(1)测量过程中,电路闭合时间不宜过长,以减小电阻发热给实验带来的误差;(2)
4、测量次数尽量多一些,至少要测三组以上;(3)若选用学生电源,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尽量使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增长。2、 对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几点理解(1) 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即同一性。(2) 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电压和电流成正比。(3)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4) 在叙述时,一定要注意这二个关系的前提条件,“电压一定,电阻一定”。3、 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 关于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A、 公式,表示电阻一定时,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增大为
5、原来的几倍;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导体中的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几。B、 电流I,电压U,电阻R是对同一段电路或同一电阻而言,即同一性和同时性。C、 由欧姆定律公式可推出 ,即对于同一段电路,只要知道I、U、R三个物理量中的二个,就可以应用欧姆定律求出另一个。D、 对与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不能单纯从数学关系上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两端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电阻是受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以及温度的影响,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本节考点:“伏安法”测电阻及变形法B 实验原理: 由此可知,如果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电路
6、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通过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又使我们认识到滑动变阻器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滑动变阻器可以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实验的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待测电阻或待测小灯泡实验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电路图去连接实物图;(2) 连接实物图时要将开关断开;(3) 实验前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处(4) 电流表要与待测电阻串联,电压表要与待测电阻并联(5) 应用试触法选择电表的量程(6) 电表的正负接线不能接反(7) 滑动变阻器采取“一上一下”
7、接法(8) 实验应多测几次,再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一是保护电路,二是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从伏安法中变形的有:双伏法、双安法、伏滑法、安滑法。双伏法:用二个电压表和一个已知电阻进行测量双安法:用二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电阻进行测量伏滑法:用一个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来进行的测量安滑法:用一个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最小阻值来进行的测量 第四节 电阻的串并联本节考点:1、串并联电路电流的计算;B2、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计算;B1、 电阻串联的推到过程已知电阻 串联,他们二端的电压分别是 ,求总电阻设二个电阻的总电压为U,通过他们的电流为I,总电阻为R由欧姆定律 得
8、出 又 表达式: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的和。串联电路有分压的特点,电压的分配和电阻成正比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表达式: 推到过程:已知电阻 并联,通过他们的电流分别为 求他们的总电阻设他们二端的电压为U,并联后的总电流为I,总电阻为R由欧姆定律 可得 又 得 消去U得 推广到n个电阻并联可得:并联电路有分流的特点,电流的分配和电阻成反比,即第五节 家庭用电 本节考点:1、测电笔的使用;A2、 家庭电路;A3、安全用电原则。A1、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丝、用电器等组成。 2、进户线:火线和零线。通常用
9、试电笔来别火线和零线,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测试时,如果试电笔的氖管发光,那么试电笔笔尖接触的是火线。 3、电能表用来测量用户消耗的电能。 4、闸刀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6、在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的作用是电流过大时熔化,切断电路。 7.三孔插座的一个孔接零线,另一个孔接火线,中间那个孔接地线。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一定要接地。 8、白炽灯的原理:电流的热效应。 9.家庭电路发生触电事故都是由于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连通造成的。 10、触电方式有两种: 单线触电,即是站在地上的人接触到火线; 双线触电,即站在绝缘体上的人的两部分(如左手和右手)同时分别接触火线和零线。 11、安全用电原则: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本章小结: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国际单位制:欧姆电阻常用单位:千欧 兆欧换算关系:相邻单位间均为1000的关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温度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滑动变阻器保护电路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方法:“一上一下”内容:欧姆定律公式:变形式: 串联电路的电阻:电阻的串并联并联电路的电阻:家庭电路的组成及作用安全用电白炽灯安全用电备注:A-了解和知道 ;B-理解掌握和运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