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价格变动成因及影响.docx





《中药材价格变动成因及影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价格变动成因及影响.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材价格变动成因及影响 摘要中药材价格波动的因素主要有国家或地方宏观政策调整、药材生产量和需求量、人力资源价格、生产经营模式、新品种开发、气候灾难、疫情爆发、游资炒作等多方面。中药材价格的波动将导致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中成药成本增加,中药材质量下降,甚至给中药行业带来严峻冲击。 关键词中药材价格变动成因影响 中药材作为一种特别的农产品,其价格波动既是关系到我国中药行业生死攸关的问题,又是涉及到我国民族工业能否良性发展的大事。近期国家基本药物书目出台后,生产企业且喜且忧,喜的是中药的作用、地位得到了国家及卫生系统的认可和重视,产品的销路有了肯定的保障;忧的是近几年中药材价格的大幅波动,已经严峻影响
2、了中药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生活。 中药材价格大幅波动的缘由 近几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中药材市场经验了几起几落的调整,中药材价格波动异样,整个药市行情水涨船高,这对整个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造成中药价格波动的缘由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国家或地方宏观政策调整。国家先后出台的爱护珍稀濒危植物、西部大开发、沙漠治理、自然林爱护、退牧还草、农业产业政策调整等重大决策都会引起相关中药材产量的改变,进而出现价格波动。如甘草、冬虫夏草、天麻、猪苓等等的价格突变就是因此缘由。地方政府非理性的政策导向导致价格发生波动。如20042022年发生在武当JU南北(湖北省十堰、裹樊;陕西省安康)的薯
3、芋灾难,则是当地政府在高价位时提倡农夫大量种植,造成产品严峻过剩,价格由2.53.0元斤猛跌至0.20.3元/斤。 药材生产量和需求量的改变。药材种植面积的增加或削减、当年自然灾难严峻或不严峻、库存量的增加或削减,都会引起药材生产量的改变。如2022年之前,由于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加上国家粮农补贴,许多中药材种植农户发觉种药材不如种粮划算,于是纷纷“退药还粮”。又如多年生药材,如白芍、杜仲、薯芋等,可以依据市场状态确定当年是否收获,这对当年药材产量的影响较大。这些药材作用相近,人药时可以有肯定程度的相互替代,因此会引起相互间的价格改变。 引起药材需求量改变的因素许多,如某种疾病流行、出口数量的增
4、加或削减,新用途的发觉或新药开发等等,例如前几年的金银花、板蓝根、苍术、灌丛等因“非典”、“禽流感”的流行而价格猛涨,近年的广三七也是价格暴涨。中药材产量在下降,但其需求量却在逐年递增。据统计,中草药在国内市场2022年的交易量达到5000-6000亿元。目前我国中药材出口市场已经从原来的日本、韩国扩展到欧洲、美国等地。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中药商品进出口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额为13.5亿美元,同比增加20.5。此外,随着公众对中草药保健效果相识的提升,中草药在养生、饮料、食品、洗化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而随着中药在国际市场的声名鹊起,至日本、韩国
5、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出口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内外因素都导致中药需求量越来越大。 人力资源价格的上涨。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较多,我国中药材种植的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同时这几年因药材价格偏低而导致了“药贱伤农”,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波动,市场供应不足,这也导致了中药材供求难以平衡、价格难以保持稳定的总体态势。 生产经营模式粗放。中药材种植长期以来没有纳入大农业体系,也没有借鉴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其生产管理水平,仍旧是持续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种植管理水平低下,其种子、种苗都是群众自繁、自留、自引及相互串换,种子基因分别、人为混杂、种性退化、抗病性差的现象非常严峻,特殊是部分地方品种由于种植时间长,影响更甚。 新
6、品种开发投入太高。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属于农学与中药学的交叉学科,既具有作物育种学的共性,又具有中药学的特别性。而我国目前具有此实力的单位和企业非常缺乏,目前主要集中在国家和省一级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其中又以省级农科院为多。大多数中药学、药用植物资源学探讨单位缺乏育种学专家,而大量的农业育种学专家又缺乏中药学素养,因此制约了本学科的发展。从2000年我国实施中药现代化以来,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建设受到国家重视,一批农业科研单位参加了基地建设,大批农学家的介入,促进了学科交叉,进而加快了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程。但相比而言,仍旧力气分散,基础薄弱,没有形成体系。同时由于中药材育成新品种难度大、扩繁慢、推广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材 价格 变动 成因 影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