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doc





《中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包头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学生姓名:孙雪 学 院:文学院 专 业:汉语言文学 班 级:11级1班 指导教师:赵彩娟 副教授二 一 五 年 五 月摘 要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中学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由于古诗文的产生发展与现在时间相距较远,环境背景差异较大,学生学起来难度大。并且学生认为古诗文晦涩难懂,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用到,缺少实际运用的机会。教师讲解内容繁琐,知识点串讲详细,侧重于对字词的理解,忽略了古诗文本身的思想意义,致使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没有兴趣。所以本文深入探究造成学生对古诗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从转
2、变学生和老师对古诗文学习的观念和改变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兴趣。关键词:中学生;古诗文;学习兴趣Abstract Modern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ancient culture. Modern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earning in middle school, but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3、 present time are far apart,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differences, students learn up is difficult. And students think modern is arcane, not common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 is to lack practical application. Teachers lecture content trival, construe positively detailed knowledge points, focus on the
4、understanding of words, ignore the id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modern itself, causes the student to the modern learning not interested. So this paper further explore the causes of students are not interested in modern, change from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of modern learning concept and chang
5、e the teachers classroom teaching methods to arouse students modern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Middle school students; Modern; Interest in learning;目 录引言 1一、中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2(一)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 2(二)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 2(三)古诗文对当今生活的影响 3二、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现状综述 3三、造成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疲惫”的原因 3(一)时过境迁,与现实存在客观距离 4(二)学生缺乏主动性,不能完
6、成预习目标 4(三)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古诗文教学观念落后 5四、培养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措施 5 (一)转变观念 51、转变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52、转变教师古诗文教学观念,加强教学效果 6(二)教学教法的改变 61、加强古诗文阅读教学,使学生领悟古诗文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 72、创设古诗文学习的合理情景,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83、古诗文学习课堂中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84、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文学习课堂,培养古诗文学习兴趣 9结论 11注释 12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引 言本文研究对象为中学生,目的在于寻求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其中包括对
7、目前学生学习古诗文现状的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分析等。有学者认为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在课前精心设计,巧妙地运用导入手段,创设出与新课相适应的情景和氛围,就能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把学习的注意力很快吸引到新学的知识上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稽素贞老师在如何培养七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中写道:“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心理上消除学习文言文的畏难情绪。”而何老师在古诗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认为,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应在教学方法有所改进,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投影图片或播放视频激发学习古诗文兴趣等。并且众多学者大多注重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
8、教学方式上的突破来进行对学生学习古诗文兴趣的激发,也有学者从学生和老师的角度,对古诗文学习观念进行研究。所以我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现状的分析,在前人的理论观点基础上,从教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师生对古诗文学习态度的转变两方面来培养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古诗文教学效率,同样也提高学生和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一、 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1、新课程标准对古诗文学习的要求2001年颁布推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结合当代中学生古诗文学习现状,对古诗文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解释。新课标对古诗文教学的总体要求:“注重对古诗文诵读能力
9、的培养,有意识的在积累、体会和运用中,提高自己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在阅读古诗文时,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1P11新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也就是要加强阅读教学,“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1P17所以古诗文学习可以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要求熟读成诵,有利于加强阅读教学,注重古诗文的积累。而在新课标中对古诗文教学的阅读进行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情况,重点在于考察他们是否能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文大意,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1P20故此,诗歌大意可以通过借助工具书来进行翻译,教师只是需要将特殊词语进
10、行解释说明。这也说明要注重古诗文语言的理解。新课标还指出,古诗文的学习可以“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古代先贤的智慧” 1P4 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较大影响。通过对新课标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对重点字词进行学习,更要对古诗文包含的哲理意义进行体会。古诗文的学习不仅仅在语文教学中很重要,在文化积累上也是必不可少的。2、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精神的载体古诗文是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是深远的。古诗文不仅仅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精神的体现。从诗三百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它传承着中国文化的载体,弘扬着中华民族的意志品
11、质。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体现的儒家学派的骨气与正派作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等。古诗文中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知识,也是几千年来民族精神、理想憧憬、生活方式、道德规范的体现。古诗文流传至今,其内涵是不可估量的。“通过诵读、学习这些古诗文,我们能深深体会到数千年传承下来的政治理想、生活原则和道德理念等等。这些古诗文所建立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是维系中华民族思想道德不断发展的动力,也是奠定世界大国地位坚实的文化基础。” 2P65古诗文不仅对个人的自身道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甚至在民族精神起到了推动作用。林语堂曾经说
12、道:“古者则有幽深谈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古诗文将中国五千年来的文化历史完整的保存下来,包含众多古人的智慧和思想,学习古诗文可以汲取文化素养,充实自身文化素养,教给学生做人的原则,处事的道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古诗文对当今生活的影响古诗文能够流传至今,不仅是因为其汇聚了民族思想,而且古诗文自身的语言有着较强的凝练性。学习古诗文对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古诗文中蕴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漂泊凄苦;“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离别感伤;更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怀。这些都是古诗
13、文中蕴涵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基础,并且这些情感包含在简短的语言文字之内。 妙用古诗文,掌握古诗文的化用技巧,把古诗文加工并糅合到现代白话语言中,或者将古诗文填充到写作时合适的语境中,都可以提高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写作的内容有吸引力。“诗句的引用就是在文章中填充古诗文,比如用古诗文做文章的标题、题记等。也可在在文章开头添加诗词佳句,以此统领全篇,能够使写作语言显得凝练精辟,内容更加充实,有深度,更能让读者立刻“窥”到作者的古诗文底蕴和深厚的文化素养。”3“也能够在文章结尾处引用或者化用古诗文,能够揭示主旨、升华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沉思良久,意犹未尽。”4而古诗文的化
14、用又将写作的文采提升一格,如“那探出墙头的一抹杏花红,可知园外春意正浓”,这就话就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转化。古诗文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写作能力,也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二、中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现状综述古诗文是古代文人思想与智慧的结晶,对学生情感的感染,道德的熏陶,习惯的养成,文化知识的积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古诗文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但是在教学中存在弊端,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缺乏兴趣。对于学生,由于排斥古诗文,思想上的不重视,认为古诗文的学习在现今生活中不常用,理解起来较为麻烦,晦涩难懂,并且学习方法不当,知识迁移能力差以及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疏离,使古诗文的阅读和应
15、试能力大打折扣,学生们渐渐对古诗文学习失去了兴趣。长期以来古诗文考试侧重于考词语意思和翻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下,教师总认为古诗词教学简单,逐字逐句翻译,讲解意思就可以,仍将备课的重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而且在具体教学中,学习目的不明确,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只是要求背诵,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苦学没有结果,教师的教学结果没有体现,卷面分数与师生的努力不成正比,伤害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信心与兴趣。针对古诗文学习的这一现状,分析其主要原因,在古诗文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观念,认识到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16、,提高古诗文的自主学习能力,改变教师的古诗文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三、造成学生学习古诗文“疲惫”的原因由于古诗文距今生活的年代久远,很多学生难以跨过语言的障碍,不能独立翻译简单文章,需要借助教学辅导书进行学习,但是初中学生缺乏主动性,课下的预习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耽误课堂教学进度。对此,教师就需要繁琐的字词知识点串讲,而没有教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正确方法,不能引导学生积累古诗文的知识,体会古诗文里的思想感情以及深远意境,使中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情绪。1、 时过境迁,与现实存在客观距离古诗文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如诗经、史记、楚辞等就是比较优秀的作品。由
17、于古今表达相差甚远,意思理解不同,学生对古诗文的翻译漏洞百出。讲解习题杜环小传时,“谭谢不纳,母大困”中的“谢”,很多学生翻译成“感谢”、“道歉”,但是“谢”在此处的意思是“拒绝”,而在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的“谢”译为“道歉”,在如今“谢”多为“感谢”之意。这种古今异义,又在曾经的课文中出现过的字义,学生就容易混淆以至于不知道结合语境去分析。在纠正的过程中,学生觉得古诗文与今天的意思差距太大,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古诗文的写作背景也是距今较为遥远的,学生很难想象出当时发生的情况。在对杜甫的诗歌理解中,需要结合诗人的身世背景,分析所要表达的情感,学生体会不到当时诗人所处的社会环
18、境恶劣,也不清楚“万方多难”生活处境的艰难。所以,学生在回答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时,只能说出对家乡的思念,而深层的那种忧国忧民、壮志未酬、理想抱负未能实现的苦闷却不能分析出来。古诗文产生发展的时间距今太久,学生对其写作背景不能做出很好的分析理解,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在现今的生活中,对古诗文的应用渐渐减少,学生就认为古诗文在实际生活中不常用,没有白话文实用,不需要去记忆,去理解。在网络生活里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鲜词汇,将学生的语言兴趣吸引过去,对古诗文的学习更加的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将古诗文的学习列入只是应对考试的学习中,并不认为是在积累知识,认识不到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 2、 学生缺乏主动性,不能完
19、成预习目标 中学生处于一个认知的探索时期,自觉性、自制性、坚持性等意志品质较差,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对于古诗文学习来说,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在课前的预习上。老师往往都会将古诗文的预习工作留在课下让学生回家自主学习,但是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自主学习的时间,对待课下的预习工作经常囫囵吞枣,没有达到预期的预习目标。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不良的课堂气氛等对古诗文的学习产生厌恶,而不进行课前预习,认为预习也只是对字词的理解,老师第二天上课时也会只是翻译诗文,没有必要重复学习。因学生没有做好预习工作,对课文不熟悉,教师在教学时无法直接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又开始进行对文章的翻译,课堂索然无
20、味,学生对古诗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几种因素的结合,使古诗文教学陷入了“怪圈”。 3、 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古诗文教学观念落后 窗体顶端钱梦龙先生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提到的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如今教师的教学观念落后,在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那种先生讲、学生听的格局并未从根本上打破” 5P1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尽管老师讲的得很精彩,学生理解的很明白,但这只是暂时记忆,因为学生没有将所学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初高中语文古诗文教材中,多为意义深远之作,不仅仅
21、需要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对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哲理进行体会。学生认真听讲40分钟后,并没有真正学到分析古诗文的方法,在做题时还是模棱两可,时而久之,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再者而言,老师的古诗文底蕴不深厚,对于古诗文的积累也只是在上学时期的学习,但随着时间流逝,也有遗忘。平时教学备课主要是网上查阅相关信息和参考教辅资料,很难真正深入理解古诗文。教师在教学备课之前,要做好充足准备,不仅主要针对教学重点难点进行研究,而且要对古诗文教学各个方面都做好预习。平时注重古诗文的积累,增加文学底蕴积淀。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现今的教学方式还是点评法,老师讲,学生听,教学的重点是字词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中学生 古诗词 学习 兴趣 激发 培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