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doc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1课37摄氏度 【教学目标】 (1)了解认得体温为37摄氏度左右。37摄氏度是人体各部位体温的平均数。 (2)了解生命活动需要一定条件,体温恒定是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3)掌握生活中保持人体正常体温的一些简便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体温相对恒定时人类生命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之一。 【教学准备】 (1)教师用具 体温计、热水袋、冰块或冰糕、世界地图、关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物图片或影像资料。 (2)学生用具 每人一支体温计或每小组一支体温计。 一、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命小问号中的插图,并用温度计量一量自己的体温。老师:谁来说一说你量
2、的体温是多少呢? (二)、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量得很好,请同学结合自己生病发高烧时的情景谈谈发高烧时的感受,并想一想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 正常人腋下温度为3637度,口腔温度比腋下高0.20.4度,直肠温度又比口腔温度高0.30.5度。人体的温度是相对恒定的正常人在24小时内体温略有波动,一般相差不超过1度。生理状态下,早晨体度略低,下午略高。运动、进食后、妇女月经期前或妊娠期体温稍高,而老年人体温偏低。体温高于正常称为发热,375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3940度为高热,40度以上为超高热。 (三)、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无论是生活在寒冷还是炎热的地方,37摄氏度都是人体
3、体温的平均数。 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想一想生活在北极和非洲的人们是怎样保持体温恒定的?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儿童的体温略高于成人。量一量,查一查 1、我一会儿冰块,手心的温度是多少?捂一会儿热水袋,手心的温度又是多少?各有什么感受? 2、人的体温过高或过低,会有什么后果呢? (四)、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老师:怎样保持正常的体温?老师:请同学们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图片。它们是帮助身体保暖和降温的几种物品及简便方法。老师:请同学们看“夏天要避免中暑”。 (五)课堂总结 第2课老鼠爱大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物及人类对食物本能
4、的需求,理解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彼此依赖。(2)初步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取食方式的演进和食物结构的变化,把人类的生产活动当做生存的智慧来欣赏。(3)通过了解我们日常食品的生产过程,初步了解社会分工与协作,认识到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依赖着人类社会群体的协作。 【教学重难点】 (1)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生命的科学含义和基本特征,理解生命体的生存于发展依赖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这一特征决定了自然界不同物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2)对食物本能的需求是人类自然属性的表达,决定了人类个体的生存依赖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教学准备】(1)学生带来一些关于大灰狼的故事书。 (2)音乐小老鼠上灯台。 (3)绘画用的纸张和彩
5、色笔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 老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看动物世界,动物世界里是不是有许多动物吃动物的现象?请同学们说说你在动物世界里看到了哪些动物吃动物的现象? 二、 引导探索、解决问题 1、生命小问号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请看生命小问号里的图片,连一连,说一说谁是谁的食物?哪些可以做你的食物?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请看想一想里的图片,小老鼠是怎样获取食物的?人们用什么方法获取食物呢? 2、生命小秘密 老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样获取食物的? 老师:我们平时吃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人类是怎样获取食物的?请同学们仔细看什么小秘密里的图片和文字,认真思考人类史怎样获取食物的? 3、
6、生命小智慧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吃火腿肠、面包和牛奶,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 (2)生产这些要经过哪些工序呢?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请同学们看第7页上的图,小老鼠已经按照食物生产加工的顺序,找到了牛奶。你们能从2号和3号入口处找到面包和火腿肠吗? (2)有多少种不同职业的人参与了这份早餐的制作? 三、课堂总结 第3课蓝色的地球 【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为什么是蓝色的,知道地球上生活着丰富的动植物和人类。 (2)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3)懂得地球上有水、阳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激发学生对蓝色地球的亲切感,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
7、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懂得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2)懂得地球上有水、有阳光、有空气,是适合生命成长的家园。 (3)培养对地球的喜爱之情,初步培养学生珍惜地球上生存条件的意识。 【教学准备】 一个地球仪和一瓶矿泉水。 教学过程: 一、 生命小问号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从太空中俯视,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目前,在银河系中,只发现地球上有生命存在。 (1)为什么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大部分是蓝色的呢? (2)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你还知道什么?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因为地球的表面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陆地和海洋,其中陆地面积约占三分之一,海洋面
8、积约占三分之二,其中太平洋占去一半。地球周围被大气、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里包含氮、氧等气体,还有水汽、尘埃等。由于地心引力作用,百分之八十的大气聚集在离地面15公里以内这一圈。如果站在月球上看,悬挂在月亮上空的地球好像被蓝色玻璃罩罩着的一个大圆盘,隐约可以看到它的两端反射出白色的光点,那就是南北两极。大圆盘五分之三的地方呈现暗蓝色,那就是滔滔的海洋,而出现棕色和暗绿色的地区则是大陆。 地球上生活着各种生命体,有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
9、医药、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二、生命小秘密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是什么条件让地球上才有生命呢?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秘密里的内容,并总结出水、阳光、空气对生命体的作用 水、阳光、空气是生命体生存的重要条件。 三、生命小智慧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请同学们认真看生命小智慧里的内容并回答问题 (1)我们的饮用水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做哪些事离不开水? (2)为什么地球上有生命? 2、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我们的饮用水主要来自于河流、淡水湖泊、地下水和冰川等。 学生:因为地球上有水、阳光哈空气。 四、课堂总结 第4课乘电梯的安全 【教学目标】 (1)能意识到乘坐电梯和
10、电动扶梯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不正确的操作和做法可能使自己受到的伤害。 (2)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3)掌握电梯“死机”时的应急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乘坐电梯和电动扶梯的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电梯“乘客须知”(图片或板书)。 (2)电梯内外按钮(图片或自制教具)。 教学过程:一、安全小问号 1、教学引入 :出示电梯的相关图片,让同学们看。 老师:电梯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同学们坐过电梯没呢? 学生:坐过,坐过 2、提出问题并探究 老师: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时有什么感受? 老师:我们谈了坐电梯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在坐电梯的时候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呢?
11、老师:同学们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该如何去应对呢?因此请同学们预习安全小博士。 二、安全小博士 老师:请同学们在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我们乘坐电梯应该知道哪些知识? 老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 四、课后作业 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 第二课时安全小卫士 一、 复习引入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上一节课布置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到商场去观察一下,电动扶梯使用须知有哪些?现在请同学们回答一下你们了解到的知识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正确,很棒。以后有这样的作业的时候同学们也要向这次这样做好。 三、课堂总结 第5课“热闹”中的自我保护 【教学
12、目标】 (1)能理解“热闹”中存在的危险。 (2)能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本的规避危险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 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热闹的场面,去过哪些热闹的地方?给大家说一说。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了解哪些在“热闹”的地方发生的安全事故? 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 安全小博士 一、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在热闹的场所那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那我们该如何避免呢?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里的内容再回答问题。 老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热闹”的公共场所?怎样才能找到它们的紧急通道或安全出口?和同学们议一议。 二、课堂小结 活动三
13、 安全小卫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看安全小卫士里的漫画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同学交流一下。 三、课堂总结 第6课公共场所如何避震 【教学内容】(1)了解、认识在公共场所内发生地震时可能出现的危险。 (2)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基本的在地震中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教学过程:活动一 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请同学看安全小问号里的图片,说一说图片里的人们怎么了? 学生:他们遇到地震了。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我们一起来学习什么是地震?怎么产生的?有什么现象? 【概述】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
14、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focus)。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对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影响。 【地震的产生】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开始发生的地点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
15、中所在的地区。 【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
16、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
17、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老师:同学们从报纸上、新闻里了解了那些有关地震的新闻? 三、课堂小结 活动二 安全小博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如果我们在电影院、体育馆,商场、书店,行驶的公共汽车内遇到了地震该如何避震?请同学们认真看安全小博士李的内容。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还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 回家后,把学到的避震方法向家人说一说。 活动三 安全小卫士 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看16页上的“评一评”下面那些事真确的避震方法? 三、 避震演习 选择教师这个公共场所,做“模拟避
18、震演习”。 第七课公共场所失火怎么办【教学目标】 (1)树立冷静面对公共场所失火的意识。 (2)掌握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要领。 【教学重难点】 掌握从火灾中安全逃生的方法要领。 【教学准备】 毛巾和清水 教学过程:活动一 安全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火灾?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同学们了解了哪些有关火灾的新闻? 老师: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很大一部分人员伤亡是因为逃生不得法而造成的。其中,由于烟气窒息造成的死亡人员占了绝大多数。 老师:同学们还了解了哪些火灾的新闻? 学生1:9月19日下午,消防队员在乌鲁木齐市火灾现场作业。当日下午4时许,乌鲁木齐市中心区域克拉玛
19、依东路一建筑物发生火灾。着火的建筑是一栋临街的七层楼“鑫金桥宾馆”。目前,火灾已被扑灭,伤亡情况不详。 学生2:昨日凌晨1点50分,成都高新区中和街办朝阳社区,老成仁路、绕城高速交界口处,一排店铺及背后几家工厂突发大火。由于店铺和工厂均是皮革、海绵、木架等沙发配件,大量易燃货品堆积,使明火迅速蔓延,沿街6家店面和背街3家工厂惨遭火烧连营,火光映红了夜空。多个消防队紧急救援,虽最终扑灭了大火,但店铺和工厂完全被毁,只剩一根根残存的墙柱。火灾中,有1个工人未能逃出来,不幸身亡。房东几乎气晕,惨重损失让他无法接受。 三、课堂小结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怎么逃生? 活动二 安全小博士 一、引导探究,解
20、决问题 老师: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怎么逃生?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很棒。 二、课堂小结 活动三 安全小卫士 做实验 把毛巾用水侵湿,捂住口鼻,试试毛巾要湿到什么程度,才能既不影响你的呼吸,又能起到隔绝烟雾的作用? 三、公共场所失火逃生演习 四、作业 回家后,把你学到的公共场所失火逃生方法给家人说一说。 第8课预防近视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近视,体验近视会给生活带来不便。 (2)了解容易造成近视的用眼习惯和有助于保护视力的用眼习惯。 (3)掌握做眼保健操的正确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掌握正确的用眼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小片磨砂玻璃(注意边角的处理,不要割伤孩子的手;另
21、外,如果找不到磨砂玻璃,可以让学生提前在一般玻璃上涂上浓糖水,晒干制成)、缝衣针、细线。 2教师准备 眼保健操穴位挂图。教学过程:活动一健康小问号 一、教学引入 多多读三年级了。前一断时间,他发现看黑板上上的字有些模糊。妈妈着急了,带他到医院进行的检查,医生说他患了近视。 老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近视的人?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老师:什么是近视呢?为什么会近视呢?有哪些现象?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象,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近视通常有两种情况: 1.先天性的,怪不得自己,也不能怪父母,他们
22、没罪! 2.后天的,一般是眼睛疲劳过度或用眼不当造成的,比如长时间看书看电视,而且靠太近了 近视现象 近视眼除看远模糊外,一般无其他特异表现,尤其是单纯性近视眼从未戴过矫正眼镜的近视患者对看远模糊已经习惯认为是自然现象近视的孩子由于看远不清大多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绘画等室内活动兴趣较大这也是促使近视加深的一个因素青少年患近视后不易看清黑板上的字迹常影响课堂效果。 中度以上的近视容易发生玻璃体混浊患者主觉眼前有黑影飘动黑影形态多样可呈点状线状网状或云片状等,还有如蚊子或苍蝇飞动的感觉。数量不一时多时少亮光下更为明显。此类症状在青年期即可出现并不一定进行性发展,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短期内黑影明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教案 三年级 上册 生命 生态 安全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