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及答案 .doc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及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及答案 .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答案:1、“娃娃游戏”(doll-play)2、福禄培尔 3、湖北幼稚园 4、三段论式 5、格鲁斯 6、游戏 7、惟乐原则 8、社会性因素 9、皮亚杰;同化超过了顺应 10、同化;情感需要 11、维果茨基 12、主体性 13、练习性游戏 14、贝特森 15、纽曼 16、控制;真实性;动机 17、表情;角色 18、探索;嬉戏 19、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 20、动机;体验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学前儿童游戏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案 本科本科 一、填空题一、填空题 1、在游戏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理论结合起来,创
2、造了一种叫做_的研究式样。2、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_。3、1903 年我国创办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湖北幼稚园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 机构的诞生。4、从建国初期到“十年浩劫”之前,在我国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套来自前苏联学前教育学的领导游戏的“_、三段论式_”的方法模式。5、生活预备说也叫预演说或能力练习说、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生活学家和心理学家_,他是第一个在心理学中把游戏作为专家对象来研究的人。6、弗洛伊德认为,_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7、弗洛伊德认为,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
3、“_”的驱使。8、埃里克森认为,游戏是自我的一种积极主动的机能,是生物性因素与_的协调与整合。9、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派的代表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_。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_。10、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功能:以_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_。11、前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之一是_,他的游戏学说奠定了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基石。12、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游戏是儿童_的活动。13、由于 02 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为主。14、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提出的。15、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 _。16、纽曼提出,用_、_、_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4、17、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_、动作、_、言语、材料(玩具)等。18、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象征和_三种基本类型。19、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_、_、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20、游戏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是_与_。21、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_,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22、通过关于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发展的研究,将儿童(26 岁)的游戏行为按照儿童在游戏中社会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及参与游戏的儿童之间的相互关系,划分成六种的人是_。23、依据儿童游戏的关键特性的不同,可将游戏分为两类:_、_。24、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是情景转变、_、_。25、儿童在游
5、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的是_,即角色扮演。它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26、角色扮演是儿童象征性认知功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角色行为、_、_等。27、指儿童在游戏中所反映的现实生活中事物或现象的范围规定是_。它构成游戏的核心。它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游戏主题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为_的发展。28、_是指贯穿于游戏过程的富有故事性或艺术性的具体细节,是构成游戏内容的基本要素。_是儿童在游戏中展现于外的一切行为表现的方式,它构成游戏的外壳。29、根据_的需要层次理论和现代动机心理学关于内在动机
6、的研究以及对儿童和行为的观察,儿童的基本需要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九个方面。30、儿童游戏的个体发生遵循着“_”的基本过程。31、物理环境因素是游戏活动中物的要素或条件,它包括玩具及材料、_、_等因素。32、_是模仿物体原形而制作的玩具。主要有娃娃工具、动物玩具、交通玩具、医院玩具、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如碗、杯子、衣服)等。33、社会环境因素则构成了儿童游戏的人的要素或条件。社会环境因素对游戏的影响是指人以及人际关系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对游戏的影响,包括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的教养方式、_及其_等。34、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有性别差异、_、_、健康和情绪等。35、1990 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
7、首脑会议通过了_,明确提出了儿童的发展权问题。36、学前教育实施游戏的两条途径:_和_。37、学前儿童游戏教育实施的基本原则是_和_。38、教师在儿童游戏过程中的身份既是_又是_。教师在与儿童游戏的过程中,应注意以自身的这种双重角色身份影响儿童的行为。39、_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40、_是一种儿童利用各种建筑、结构材料如积木、积塑、沙、土、金属部件等,进行建筑、构造的游戏。41、游戏特征“三内说”的代表任人物是_。42、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
8、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高度的_、特殊的想象活动。43、幼儿结构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模拟构造、_、_。44、_是成人根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而设计的有规则游戏。它也是一种教学形式,将教学因素和游戏形式紧密结合起来,使儿童在活泼、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有兴趣地进行学习。45、所谓“_”,它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知觉或判断。46、以自身为影响媒介的策略所讲的是指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介入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指导方式或策略:平行游戏策略、_、领导游戏策略。47、游戏的教育化是指用教育目标来关注游戏,以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来分类组织游戏活动,以儿童游戏的年龄特点为依据,加强对游戏的引导
9、,使游戏对儿童的发展能够迎合教育的方向。_是指以游戏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谋求游戏般的乐趣,使枯燥的说教变成生动有趣的活动,从而使幼儿获得游戏的心理体验。48、幼儿园游戏实施的基本原则,从大的方面可归结为两个,第一,是从教育者立场上看,应使游戏具有_,即幼儿园游戏实施应遵循教育性原则;第二,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_原则。答案:1、“娃娃游戏”(doll-play)2、福禄培尔 3、湖北幼稚园 4、三段论式 5、格鲁斯 6、游戏 7、惟乐原则 8、社会性因素 9、皮亚杰;同化超过了顺应 10、同化;情感需要 11、维果茨基 12、主体性 13、练习性游戏 14、贝特
10、森 15、纽曼 16、控制;真实性;动机 17、表情;角色 18、探索;嬉戏 19、机能性角色;互补性角色 20、动机;体验 21、象征性游戏 22、帕登 23、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 24、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25、以人代人 26、扮演意识;角色认知 27、游戏的内容;游戏情节 28、游戏情节;游戏的形式 29、马斯洛 30、儿童需要;游戏动机;游戏行为 31、游戏场地;游戏时间 32、形象玩具(主题玩具)33、同伴关系;社会文化背景 34、年龄差异;个性差异 35、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36、游戏的教育化;教育的游戏化 37、教育性原则;主体性原则 38、教育指导者;游戏伙伴 39
11、、角色游戏 40、结构游戏(称建构游戏)41、纽曼 42、独立自主性 43、命题构造;自由构造 44、智力游戏 45、自我效能感 46、合作游戏策略 47、教育的游戏化 48、教育性;主体性 二、单选题二、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是 A欧文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皮亚杰()2、1903 年湖北武昌创办我国第一所官办学前教育机构即_,标志着我国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的诞生。A厦门幼稚园 B南京鼓楼幼稚园 C湖北幼稚园 D上海幼稚园()3、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 A拉察鲁斯 B格鲁斯 C席勒和斯宾塞 D阿普利登()4、弗洛伊德认为,_是自我调
12、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A.宣泄 B.强迫重复 C.冲动 D.游戏 ()5、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顺应 C.同化超过了顺应 D.同化 ()6、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_提出的。A.贝特森 B.伯莱因 C.亨特 D.埃利斯 ()7、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是 A.欧文 B.霍尔 C.蒙台梭利 D.福禄培尔 ()8、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是游戏是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下列不属于这一观点的是 A.游戏是儿童的主动的活动 B.游戏是儿童的独立性活动 C.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 D.游戏是儿童的创
13、造性活动 ()9、游戏四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 A.纽曼 B.克拉思诺 C.加维 D.克罗伊斯 ()10、按照儿童认知发展对游戏进行分类的首创者是 A.皮亚杰 B.维果茨基 C.布鲁纳 D.布卢姆 ()11、下列不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的是 A.情景转变 B.以物代物 C.角色行为 D.以人代人 ()12、推动儿童游戏的内因是儿童的_。A.游戏的有趣性 B.外在的控制 C.需要 D.情感 ()13、下列不属于形象玩具的是 A动物玩具 B.棋类玩具 C.交通玩具 D.模拟日常用品的玩具 ()14、下列有关学前儿童游戏与学前教育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游戏是由外部因素控制下活动 B.儿童游戏与教育
14、在其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类活动 C.就其活动的方向来说,游戏和教育不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D.教育对幼儿来说,具有自然发展的价值,游戏对幼儿来说,具有引导发展的价值 ()15、1990 年召开的世界儿童问题首脑会议通过了_,明确提出了儿童的发展权问题。A.儿童公约 B.儿童宪章 C.儿童权利宣言 D.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 ()16、下列不属于教师参与学前儿童的游戏进行指导的功能有 A支持儿童游戏的态度功能 B密切师生关系的情感功能 C严格控制儿童游戏的开展功能 D促进儿童发展的教育功能 ()17、由于 02 岁的婴儿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因而婴儿游戏以_为主。A象征性游戏 B.练习性游戏 C结
15、构游戏 D.角色游戏 ()18、角色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较,更突出地表现出两个最基本的特点是 A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和特殊的想象活动 B创造性反映周围现实生活和与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C高度的独立自主性和根据文艺作品的内容来进行表演的游戏 D特殊的想象活动和有明显的规则()19、在游戏主体(幼儿)对游戏过程自主控制的程度上要弱于其他的创造性游戏是 A规则游戏 B.表演游戏 C.结构游戏 D.角色游戏 ()20、开展表演游戏的前提是 A.帮助幼儿掌握作品的内容、情节和特点 B.激起儿童玩游戏的愿望 C.选择易为幼儿理解又便于表演的作品 D.吸引幼儿一起准备道具、布景、服装等 ()21、有规
16、则游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游戏的任务、玩法、规则、结果。其中_是核心,是游戏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评价有规则游戏是否有效的依据。A.游戏的任务 B.玩法 C.规则 D.结果 ()22、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 A.1 岁前 B.6 岁前 C.婴儿时期 D.幼儿时期 ()23、亲子游戏具有_特点。A.教育性和 B.情感性和发展性 C.教育性和发展性 D.情感性和娱乐性()24、我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 1925 年出版_的一书中,他不仅介绍了当时国外的儿童游戏理论,还提出了自己对于游戏的看法。A.活教育理论与实施 B.儿童心理之研究 C.儿童心理学 D.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 ()25、游
17、戏的觉醒理论是由_提出的。A.贝特森 B.伯莱因 C.亨特 D.艾里康宁 ()26、游戏本质的最基本属性的表现是 A.自主性 B.控制性 C.愉悦性 D.创造性 ()27、维果茨基认为,游戏的实质就是 A.生物性因素与社会性因素的协调与整合 B.同化超过了顺应 C.愿望的满足 D.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28、前苏联现代游戏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他的游戏学说,更集中、更典型地反映和体现了社会文化历史学派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的主要观点。A.维果茨基 B.列昂节夫 C.鲁宾斯坦 D.艾里康宁()29、角色游戏的准备是游戏指导的前奏。其核心是 A.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B.提供适合的
18、场所、设备及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 C.游戏情境的创设 D.帮助幼儿选择适合的游戏主题()30、下列那种构造类型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幼儿的独立性、自由想象与创造性。A.主题构造 B.模拟构造 C.命题构造 D.自由构造()31、学前儿童游戏现场指导中教师的双重身份是 A.既是教育指导者又是游戏伙伴 B.既是权威者又是游戏伙伴 C.既是游戏支持者又是游戏观察者 D.既是游戏观察者又是游戏的评价者()32、游戏是否成功或游戏的教育作用是否得以充分的实现,根本上取决于 A.游戏是否充分体现儿童主人翁的地位 B.游戏是否让儿童愉快 C.游戏是否进行顺利 D.儿童在游戏中是否获得成长的经验。()33、我国幼儿
19、园工作规程规定:“以_为基本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A.学习 B.游戏 C.教学 D.体育()34、从幼儿的立场上考虑,幼儿园游戏实施时应遵循_原则。A.教育性 B.发展性 C.主体性 D.创造性()35、影响着儿童游戏的发生和发展,而且也是游戏发展价值得以实现的基本环节是 A.幼儿游戏欲望的激起 B.游戏主题的选择 C.游戏环境的布置和创设 D.玩具的创设和提供 ()36、下列关于游戏场地的空间密度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A.空间密度会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性品质(人际互动的质量)B.较大的空间,可减少社会性游戏及打闹混战游戏的发生频率 C.个人安静的游戏一般多发生在较小、
20、封闭式的空间中。D.空间密度对学前儿童游戏的影响体现为游戏的社会性层次的提高或降低()37、由于儿童渴望参加成人的社会实践的愿望与实现能力之间的矛盾要解决,于是扮演角色、模仿成人。最早提出类似这一观点的是 A.弗洛伊德 B.席勒 C.皮亚杰 D.福禄培尔()38、依据现代心理学特别是动机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及研究,引发人的行为发生的直接内在动因是人的 A.好奇心 B.行为动机 C.情感 D.意志力()39、下列那种游戏的游戏动因在于感觉或运动器官在使用过程中所获得的快感,主要由简单的重复动作或运动所组成。A.象征性游戏 B.结构游戏 C.规则游戏 D.感觉运动游戏 ()40、人们常常用来判断一种活
21、动是不是游戏的一项外部指标是 A.动作 B.象征 C.表情 D.言语 单选题单选题 1、B 2、C 3、C 4、D 5、C 6、A 7、D 8、C 9、B 10、A 11、C 12、C 13、B 14、B 15、D 16、C 17、B 18、A 19、B 20、C 21、C 22、C 23、B 24、B 25、B 26、A 27、C 28、D 29、C 30、D 31、A 32、A 33、B 34、C 35、D 36、B 37、A 38、B 39、D 40、C 多选题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 4、ABCD 5、ABCD 6、ACD 7、ABCD 8、ABCD 9、ABC 1
22、0、AD 11、ABD 12、ABCD 13、ABCD 14、BCD 15、AB 16、AD 17、CD 18、BCD 19、ABCD 20、ABCD 21、ABCD 22、ABCD 23、AB 24、ABCD 25、AC 26、ABCD 27、BCD 28、ABCD 29、BC 30、AB 31、BC 32、ABC 33、AD 34、AC 35、AB 36、ABD 37、BCD 38、ABCD 39、CD 40、ABCD 三、多选题三、多选题 ()1、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有 A.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B.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 C.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
23、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 D.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2、纽曼提出,用_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A.控制(control)B.真实性(reality)C.动机(motivation)D.内部控制 ()3、下列属于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的有 A.表情 B.动作 C.言语 D.动机和体验 ()4、依据学前儿童游戏的认知分类,可将游戏划分为 A.感觉运动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结构游戏 D.规则游戏 ()5、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有 A.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B.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C.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24、D.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6、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物理环境因素有 A.玩具和材料 B.大众媒体 C.游戏场地 D.游戏时间 ()7、国外经典的游戏理论主要有 A.剩余精力说 B.生活预备说 C.复演说 D.成熟说 ()8、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理论的观点主要有 A.游戏是自我调节本我与超我矛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B.游戏可满足儿童现实中不能实现的愿望,是受“惟乐原则”的驱使 C.游戏满足儿童想做大人的愿望 D.游戏帮助儿童掌握(或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事件 ()9、根据游戏动作的不同性质,我们可以把游戏动作分为_、_和_三种基本类型。A.探索 B.象征 C.嬉戏
25、D.扮演 ()10、游戏构成的内部要素是游戏行为发生的内在依据或内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为游戏主体的儿童的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体验 ()11、游戏活动在动机系统上就具有以下特征 A.内部动机 B.直接动机 C.外部控制 D.内部控制 ()12、游戏性体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成分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胜任感体验/成就感 D.幽默感/驱力愉快 ()13、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包括 A.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B.活动的方式方法由儿童自行决定 C.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儿童的能力相匹配 D.儿童不寻求或不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14、角色扮演的心理结构较复杂,它主要包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练习题库及答案 学前 儿童 游戏 练习 题库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