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教案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应用写作》教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写作》教案 .doc(8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应用写作教案第一编应用文基础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应用文的概念;应用文的种类;应用文的特点;学习应用文的意义;学习应用文的方法。教学目的:通过精讲理论知识,明确应用文的概念,了解应用文的种类,理解应用文的特点和学习意义,掌握学习应用文的方法,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重点:1.应用文的概念和种类;2.应用文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应用文的特点及学习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应用文的的概念应用文概念的最早使用是在宋代。欧阳修免进五代史状(1060年)说:“自忝窃于科名,不忍忘其素习,时妄作,皆应用文字。”他的辞副枢密与两府书(1064年)又说:修“少本无于远志
2、,早迫逮亲之禄,学为应用之文。”苏轼答刘巨济书说:“仆老拙百无堪,向在科场时,不得已作应用文。”这里“应用文字”指科举应试文章,可获取功名,含有“应用”之意。清代刘熙载的艺概文概。其中说:“辞命体,推之可为一切应用之文。应用文有上行,有平行,有下行,重其辞乃所以重其实也。”这里的“应用文”很显然是指公务文书。其后的徐望之在尺牍通论中说:“有用于周应人事者,若书札、公牍、杂记、序跋、箴铭、颂赞、哀祭等类,我名之曰:应用之文。”而这里所说的“应用文”则主要是指私人事务文书。当今应用文概念的使用,已有了质的突破,有广狭义之分。如郭志林先生在还应用写作应有的学科地位中说:“纵观古今文苑,写作只有两大类
3、:一是应用写作,生产应用文章;一是文学写作,生产文学作品。应用写作和文学写作是写作大家族里的孪生姊妹。”这一界定意味着:在整个写作领域,除文学写作以外,全为应用写作,而且将应用写作提升到了首位。而这一点,又与人们的统计相吻合:在人们每是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百分之九十五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章。所以狭义的应用文专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人民群众在处理事务、沟通信息时所形成和使用的并具有一定格式的文章。而广义的应用文,就指文学文体以外的一切文章。二、应用文的种类对于应用文种类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从应用文使用的功能来划分,其种类有:.公务应用
4、文,指人们在办理公务中普遍使用的文书。()法定公文,指公文法规中明确规定的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实施)规定,行政机关公文种类为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5月3日印发)规定,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为14种:决议、决定、指示、意见、通知、通报、公报、报告、请示、批复、条例、规定、函、会议纪要等。一般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所规定的文种。()事务公文,指除法定公文以外的公文。包括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查报告
5、、述职报告、简报、公示、规章制度、大事记、会议材料(开幕词、闭幕词、会议报告、会议记录、领导讲话、提案)等。.日常应用文,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事务中使用的文书。(1)宣传类:演讲稿、发言稿等。(2)说明类:启事、声明、海报等。(3)礼仪类:请柬、贺(祝)词、题词、感谢信、慰问信、讣告、悼词等。(4)书函类:申请书、倡议书、建议书、承诺书、证明、聘书等。(5)个人事务类:简历、自荐信、辞职信、日记、读书笔记等。、行业应用文,指专业性较强的文书。如经济(合同、可行性报告等)、法律、新闻传播、科研、外交、军事类等文书。三、应用文的特点1.社会功利性。应用写作,是“为事而作”的写作,这是它不同于文艺创作
6、的根本性特点。“为事而作”,即“实用”,“实用”即“功利”。但这种“功利”,从总体上说,是社会性的。应用写作是服从并服务是社会需求的写作,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全方位的社会变革,给应用写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应用写作自身的社会功利性,正是其发展的根基和动力。2.文体发展性。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港澳回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应用性文体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新型文种大量涌现,不少文体的功能与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在行政管理领域,出现了干部任用条例、任用公示词、誓词、责任书、述职报告及公务员考试用的申论等;在经济文化领域,由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
7、,为提高管理水平,达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各种类型的报告书喷涌而出,如人口普查报告、社会发展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监理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可行性报告、股评等;在经济贸易领域,新生的文体更多,如合资合作协议书、章程、员工手册、建议书、标书、注册申请、专利申请书、认证书、鉴定书、聘书、求职申请、广告、网络购销文体等;此外,在文化经济领域,还有很多策划书,如企业形象策划、广告策划、市场营销策划,在当今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手机短信十分流行。这些文体都是我们过去很少接触的。3.内容真实性。文学作品的真实性,要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应用文的真实性完全排斥虚构和杜撰,要求所依据的材料真实、准确,内容实事
8、求是。4.思维逻辑性。文学作品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应用文写作在思维方法上更侧重于逻辑思维,需要把观点阐述清楚,把前因后果、现象和本质分析清楚。5.格式稳定性。一是文章的结构形式,二是文面形式。四、学习应用写作的意义五、应用写作的学习方法(一)学习的基本方法要学好本门课程,应当注意以理论为指导,以例文为借鉴,以训练为中心。(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必须全面提高修养,即德、才、学、识这四个方面的修养。第二章应用文写作基础教学内容:应用文的主题和材料;应用文的结构;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应用文的语言。教学目的:通过精讲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应用文的主题、材料、结构、
9、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教学重点:应用文的主题、材料、结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教学难点:应用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应用文的主题和材料(一)主题主题又称主旨,是作者通过文章的具体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基本观点。应用文的主题形成,往往是“意在笔先”,即根据应用文的撰写目的而确定,根据撰写目的搜集材料、占有材料和选择材料,根据撰写目的确定文体。撰写应用文对主题有以下要求:应力图使文章的主题正确、集中、深刻与鲜明。(二)材料及其来源所谓材料,指作者为了撰写目的而搜集或积累的能够表现文章主题的事实或论据。应用文的材料一般通过查阅文献、深入调研和
10、日常学习积累来获得。(三)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有了材料,并不是说要把所有的材料都写到文章里去,只有那些能够证明或说明主题的材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其他的都应该舍弃。1.选择材料要紧扣主题选择具有真实性、典型性、新颖性的材料。2.使用材料要根据应用文的不同性质决定材料的使用方式,根据文章的撰写目的确定材料使用的详略。(四)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材料是文章的内容,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二者必须统一。二、应用文的结构(一)应用文的结构应用文的结构,指对应用文的内容进行的组织安排。应用文的结构,要求完整、严谨,纲目清楚,层次分明,段落清晰,要避免松散与重复。应用文的正文都具有开头、主体与结尾几大部分,但在具体安排
11、时,还要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安排不同的结构形态。例如工作报告、会议纪要等陈述性文体,大多根据管理活动、管理对象的发展变化及特征来组织文章结构,要求有头有尾,连贯完整;行政法规、合同和协议书等文体,侧重说明根据、规则及措施,因此,常常使用条款和表格式组织结构;调研报告、学术论文等说理性的文体则要运用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其结构一般按提出问题分析与论证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组织。如果某文章兼用记叙文与议论文两种体裁,其结构就要更复杂些。(二)结构中的层次1、层次层次是应用文思想内容表现的次序。每个层次要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对层次的划分,要前后有序,条理清楚。2、层次的形式关于层次的划分,在一篇文章中要取同一
12、标准,一般采用的形式有:以时地为序、以管理活动的发展阶段为序、以逐层论证为序、以问题为序和综合式。3.层次的表述方法有:小标题表示、数量词表示、词和词组表示三种。(三)段落段落,这里指自然段,即应用文中能够表达一个完整意思而又相对独立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在行文中,由于转折、间歇及强调等情况而自然形成的分隔、停顿。在划分层次之后,需要安排好段落。一是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二是每段要相对完整地表达出一个中心意思,不能把一个完整的意思分成几段来写,也不能把不相关的意思硬放在一段之内,要注意段落的完整性与单一性;三是段落要长短适度。(四)衔接与照应安排好应用文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衔接与照应,目的是使层次、
13、段落之间前后连接、转折自然。(五)开头与结尾1.应用文的开头一般常用的形式有如下几种:(1)以揭示主题的方式开头。(2)以撰文的缘由和目的开头。(3)以陈述概况的方式开头。(4)以阐明论点(结论)方式开头。(5)以提问的方式开头。(6)以致意的方式开头。(7)以表明态度方式开头。2、应用文的结尾结尾一般要与应用文的开头相呼应,表述的形式如下:(1)以专用词语结束全文。如:“特此报告”、“此布”、“此复”等。(2)以强调行文目的结束全文。如:“上述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或“上述要求,请予批准”,或“请尽快函复为盼”。(3)以点题的方式结束全文。在结尾点明主题或深化全文主题,可使读者加深对文章
14、的理解。(4)以号召,希望结束全文。在结尾发出号召,寄托希望,适用于下行文或讲话。总之,应用文的开头与结尾,要根据应用文的内容和文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要有具体的针对性。三、应用文的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指撰写文章所采用的具体表述方法和形式。表达方式有五种形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应用文最常用的是记叙、说明和议论。四、应用文的语言(一)应用文语言的表述要求应用文的语言表述,要求尽量做到:严谨庄重、恰当准确、朴实得体、简明生动。(二)应用文专门用语1.称谓词即表示称谓关系的词第一人称:“本”、“我”,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如:部、委、办、厅、局、厂或所等。第二人称:“贵”、“你”
15、,后面加上所代表的单位简称。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公文。第三人称:“该”,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可用于指代人、单位或事物。如:“该厂”、“该部”、“该同志”、“该产品”等。“该”字在文件中正确使用,可以使应用文简明、语气庄重。2.领叙词领叙词是用以引出应用文撰写的根据、理由或应用文的具体内容的词。常用的有:根据 按照 为了 接 前接或近接 遵照 敬悉 惊悉收悉 查 为特 现如下应用文的领叙词多用于文章开端,引出法律、法规以及政策,指示的根据或事实根据,也有的用于文章中间,起前后过渡、衔接的作用。3.追叙词追叙词是用以引出被追叙事实的词。如:业经 前经 均经 即经 复经 迭经在使用时,要注意上述词语
16、在表述次数和时态方面的差异,以便有选择地使用。4.承转词又称过渡用语,即承接上文转入下文时使用的关联、过渡词语,有:为此 据此 故此 鉴此 综上所述 总而言之 总之5.祈请词又称期请词、请示词,用于向受文者表示请求与希望。主要有:希 即希 敬希 请 望 敬请 烦请 恳请 希望 要求使用祈请词的目的在于造成机关之间相互敬重、和谐与协作的气氛,从而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6.商洽词又称询问词;用于征询对方意见和反映,具有探询语气。有:是否可行 妥否 当否 是否妥当 是否可以 是否同意 意见如何这类词语一般在公文的上行文、平行文中使用,在使用时要注意确有实际的针对性,即在确需征询对方的意见时使用。7.受
17、事词受事词即向对方表示感激、感谢时使用的词语。如:蒙 承蒙属于客套语,一般用于平行文或涉外的公文。8.命令词命令词即表示命令或告诫语气的词语。以引起受文者的高度注意。如:表示命令语气的语词有:着 着令 特命 责成 令其 着即表示告诫语气的词语有:切切 毋违 切实执行 不得有误 严格办理9.目的词目的词即直接交待行文目的的词语,以便受文者正确理解并加速办理。用于上行文、平行文的目的词,还须加上祈请词,如:请批复 函复 批示 告知 批转 转发用于下行文,如:查照办理 遵照办理 参照执行用于知照性的文件,如:周知 知照 备案 审阅10.表态词又称回复用语,即针对对方的请示、问函,表示明确意见时使用的
18、词语。如:应 应当 同意 不同意 准予备案 特此批准 请即试行 按照执行 可行 不可行 迅即办理在使用上述词语时应对公文中的下行文和平行文严加区别。11.结尾词结尾词即置于正文最后,表示正文结束的词语。用以结束上文的词语。如:此布 特此报告 通知 批复 函复 函告 特予公布 此致 谨此 此令 此复 特此再次明确行文的具体目的与要求。如:为要 为盼 是荷 为荷表示敬意、谢意、希望。如:敬礼 致以谢意 谨致谢忱使用这些词语,可以使文章表述简练、严谨并富有节奏感,从而赋予庄重、严肃的色彩。第二编法定公文第三章公文概述教学内容:公文的概念;公文的特点;公文的作用;公文的种类;行文关系与行文规则。教学目
19、的:理解公文的概念;了解公文的特点和作用;掌握公文的种类;理解公文的行文关系与行文规则。教学重点:公文的概念及种类;行文关系与行文规则教学难点:公文的行文关系与行文规则。教学方法:讲授法、互动教学法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过程:一、公文的概念公文,即公务文件,习惯上称为文件,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管理国家、处理政务,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理程序形成的,作为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颁布法律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和记载公务活动的一种工具。广义的公文包括收发文件、电报、表册、会议文件、调查材料、图片、图纸、录音带、录像带等。我们通常所说的文件,一般是指具
20、有固定格式并带有版头和发文字号的正式公文。二、公文的特点1.由法定的作者制发法定的作者是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职权的组织及其领导人。如各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就是法定作者。它们的领导人是上级机关任命或经过选举后报上级机关批准产生的,也是法定作者。2.具有法定的权威性3.具有特定的体式4.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三、公文的作用1.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及各项指令的有效形式,在机关公务管理中发挥领导与指导作用。2.公文用于发布行政法规、规章与采取行政措施,在国家行政管理、维护社会主义管理秩序方面发挥行为规范的作用。3.公文是请示、报告工作,反映情况,沟通自下而上的纵向联系的基本手段
21、。4.公文是沟通机关间横向联系的纽带。5.公文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理论性与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性。6.公文是机关行政管理的真实记录,具有依据与凭证的功能。四、公文的种类(一)公文的分类方法1.从公文的性质分,可分为党内机关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社会团体机关公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公文。2.从公文的来源和使用范围分,公文可分为收文和发文。收文是指其它机关发送或传递到本机关的文件。如上级机关发来的通知,下级机关报送的报告文件、请示等。发文是由本机关制发的,一部分是发送给需要用它进行工作联系的其它机关,一部分是下发给本机关或本系统内部使用。3.从行文关系上分,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和泛行文四种。4.从
22、公文发送与处理的时间要求上分,可分为特急件、急件、平件三类。5.从公文件的机密性分,可分为绝密文件、机密文件、秘密文件和普通公文等。6.从文件的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文件、专用文件等。(二)党和国家机关通用公文的种类1.行政机关公文种类国务院办公厅曾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修订后的办法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把公文种类调整为13类13种。即: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2.党的机关公文种类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1996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文件处理条例(试行),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为:公报、决议、决定、指示、
23、条例、规定、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会议纪要、函。五、公文的行文关系与规则(一)什么叫行文关系所谓公文的行文关系,是根据组织系统,公文法定作者的职权与行文单位间的隶属关系来确定的。根据行文制度的规定,机关之间的行文可分为三种: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二)处理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处理行文关系的基本原则,总的说是必须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与职权范围来确定。具体要求注意以下几点:1.一般不越级向上行文请示问题。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当抄报越过的机关,以免引起行文混乱。2.“条条”一般不对“块块”下命令作指示,但可在业务管辖范围内向下行文。3.经批准在报刊上、计算机网络上发表的公文,应当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应用写作 应用写作教案 应用 写作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