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病理学绪论*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病理学的研究方法:1人体病理学研究:(三大方法ABC法) 尸体解剖检查(尸检);活体组织检查(活检);细胞学检查。2实验病理学研究:(两大方法) 动物实验;组织和细胞培养。3四大观察方法:大体观察(肉眼观察);光镜观察;电子显微镜观察;免疫组化观察。第二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修复【细胞适应的四种表现】:萎缩、肥大、增生、化生*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常见局部性萎缩的五种类型】:(原因、发病机制)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废用性萎缩、去神经性萎缩、内分泌性萎缩*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
2、因受刺激因素的作用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的过程。【化生的三种类型】:鳞状上皮化生:柱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化生肠上皮骨组织化生:纤维组织化生为软骨组织适应:细胞、组织、器官耐受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子的刺激而存过的过程。*脂褐素:萎缩细胞胞质浓缩,胞质中见褐色颗粒,电镜下为未被彻底消化的富含磷脂的细胞器残存体,称脂褐素。(在心肌细胞及细胞内多见,常位于胞核的两端或周围。)*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增生可致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的体积增大。【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概念、病理变化)*变性:细胞损伤后,因物质代谢障碍所致
3、细胞质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异常蓄积。【变性五大类型】:*细胞水肿:细胞质内水分增多而致细胞体积增大,是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肝、心、肾)*脂肪变性:或称脂肪变,指非脂肪细胞胞质内出现明显脂肪滴。(肝、心肌、肾小管上皮)*虎斑心:脂肪变心肌呈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暗红色相间排列,构成形似虎皮的斑纹。*玻璃样变性:又称透明变性,指在细胞内、结缔组织、细动脉壁在HE染色切片中出现均质、红染、半透明状的蛋白质蓄积。(玻璃样小滴、Russell小体、Mallory小体等)*黏液样变性:细胞间质内出现黏多糖和蛋白质的蓄积。*病理性钙化:在骨和牙齿以外的组织内有固体性钙盐的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
4、。*坏死: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坏死的标志性改变细胞核的变化:核固缩 核碎裂 核溶解【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干酪样坏死;坏疽;纤维素样坏死;脂肪坏死;*干酪样坏死: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结核病的特征性标志。(肉眼观微黄,质地松软,细腻,形似干酪,光镜下组织结构完全消失,呈红染无定形颗粒状物)*坏疽(干性、湿性、气性):指继发腐败菌感染的较大范围组织坏死,坏死组织呈黑褐色。(常发生在肢体或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坏死五种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包裹;钙化*机化(坏死组织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时,则由肉芽组织长入而代替坏死组织)*凋亡:在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由体内外因
5、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亦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凋亡信号转导、凋亡基因激活、细胞凋亡的执行、凋亡细胞的清除)凋亡程序执行者核酸内切酶、凋亡蛋白酶凋亡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凋亡小体(胞核溶解、胞浆突出、细胞器脱落而形成的有包膜包被的小体)凋亡与坏死的比较凋亡坏死机制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死亡,主动进行(自杀性)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进行(他杀性)诱导因素病理性损伤或生理性因素病理性损伤基因调控有,主动过程无,被动过程死亡范围多为散在的单个细胞一般为成群的多数细胞形态学特点细胞固缩,核染色质边集,形成凋亡小体,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完整细胞肿胀,核染色质絮状或边集,细胞膜及
6、细胞结构破裂,无凋亡小体生化特性主动、耗能过程,有新蛋白质合成,DNA降解为片段,琼脂凝胶电泳呈特征性梯带状不耗能,无新蛋白质合成,DNA降解不规则,琼脂凝胶电泳无梯带状周围反应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心、肝、肺、肠、脑坏死的类型?修复:组织缺损后邻近健康组织的细胞分裂、增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再生:损伤修复过程中,参与修复的细胞在局部分裂增殖的现象。(不稳定细胞、稳定细胞、永久性细胞)*肉芽组织:新生的毛细血管及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观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结局老化为瘢痕组织)【肉芽组织在组织修复的作
7、用】:抗感染、保护创面;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常见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P34)*充血:由于动脉血液流入过多局部组织或器官血管内血量增多,称动脉性充血或主动性充血。(原因:病理性炎症性充血、侧肢性充血、减压后充血;病理变化:“红、肿、热、功能增强)*淤血:组织或器官由于局部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静脉性充血或被动性充血。(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受阻、心力衰竭;病理变化:紫绀,“紫、肿、凉、功能降低)【重要器官的淤血】慢性肺淤血:常由左心衰竭所致肉眼观:肺体积增大,质实变,色暗红,(急性)切开淡红色泡沫状
8、液体;(慢性)咳铁红色痰光镜下:肺泡壁淤血水肿变厚 肺泡腔内有水肿液、红细胞、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心力衰竭细胞)吞噬红细胞分解成含铁血黄素颗粒*心力衰竭细胞: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或肺间质可见将红细胞吞噬分解成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慢性肝淤血:常由右心衰竭所致(长期则形成淤血性肝硬化)肉眼观:肝体积增大,质实变,色暗红,可呈现“槟榔肝”光镜下:肝血窦高度充血扩张 肝小叶中央区萎缩,周边区脂肪变性*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在肝切面上可见红黄相间的网络状花纹(肝细胞脂肪变性区呈灰黄色,肝小叶中央静脉和肝窦因淤血呈深红色),形似槟榔切面,故称之。【血栓形成】(概念、形成条件)*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
9、或血管内,血液有形成分形成固体质块(血栓)的过程。【血栓形成的条件】:心血管内膜的损伤(完整血管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促凝作用,血小板的活化)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缓慢涡流形成?)血液的高凝状态(获得性、遗传性)【血栓形成过程形态】:白色血栓 混合血栓 红色血栓 透明血栓 (闭塞性血栓、附壁血栓)*栓塞: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栓子),随血液流动阻塞血管腔的现象。【栓子运行途径】:正向性运行;交叉性栓塞;逆行性栓塞(P46-47)【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最常见);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等*梗死:局部组织、器官由于血流迅速中断而引起的缺血性坏死。【梗死的类型和
10、病理变化】:贫血性梗死(白色梗死):(梗死区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边缘有充血出血带)好发:组织结构致密、侧枝循环不丰富的器官(心、肾、脾凝固性坏死;脑液化性坏死)病理变化:梗死区形状与动脉分布有关肺、脾、肾锥体形心、脑不规则形或地图形肠节段状出血性梗死(红色梗死):(梗死灶呈红色,有弥漫性出血)好发:组织疏松、具有双重血液循环的器官(肺、肠)病理变化:梗死区形状与动脉分布有关肺锥体形肠节段状第四章 炎症*炎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基本病理变化】:局部组织变质、渗出、增生。临床表现: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并有发热、白细胞增多等全身反应。*变质:炎症局部组织
11、、细胞发生的各种变性和坏死。*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蛋白质和各种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隙、体腔、黏膜表面或体表的过程。(是炎症最具特征性的变化,是抵抗致炎因子的主要防御手段。)【液体渗出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制】:内皮细胞收缩 内皮细胞的损伤 穿胞作用增强 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渗出液于漏出液的区别渗出液漏出液原因炎症非炎症蛋白量30g/L以上30g/L以下相对密度1.108500*106/L死亡良性肿瘤对机体影响:局部压迫和阻塞 继发性病变 激素分泌过多恶性肿瘤对机体影响:破坏器官结构和功能 并发症 癌症性恶病质 异位内分泌综合征(异位内分泌肿瘤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的临床症状)及
12、副肿瘤综合症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分化程度分化好,异型性小,与起源组织形态相似分化低,异型性大,与起源组织形态差别大核分裂象无或少,不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生长速度缓慢较快生长方式膨胀性或外生性生长,常有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浸润性或外生性生长,无包膜,与周围组织分界不请继发变化一般较少见常发生出血、坏死、溃疡、感染等转移不转移常有转移复发不复发或很少复发手术等治疗后易复发对机体影响较小,主要为局部压迫或阻塞严重,除压迫、阻塞外,还可破坏组织,引起出血、坏死、感染、恶病质等,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癌前病变: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长期存在少数有可能
13、变为癌。(大多数癌症并无确切的癌前病变)黏膜白斑 乳腺增生性纤维囊性病 大肠腺瘤 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皮肤慢性溃疡 肝硬化*原位癌:异型增生的细胞累及上皮全层,但尚未突破基膜而向下浸润性生长。【恶性上皮组织肿瘤】鳞状细胞癌(鳞癌):肉眼观:菜花状,表面溃疡;光镜下:团块或条索状癌细胞巢,癌巢中央可见红染同心圆状排列的角化物,称为角化珠或癌珠基底细胞癌;尿路上皮癌;腺癌瘤与肉瘤的区别癌肉瘤组织来源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发病率较高,均为肉瘤的9倍,多见于40岁以后的成人较低,多见于青少年肉眼特点灰白色、质硬、粗糙、干燥灰红色、质软、湿润、细腻、鱼肉状组织学特点癌细胞多成巢,实质与间质分界清
14、晰肉瘤细胞多弥漫分布,实质与间质分界不清,间质内血管丰富,纤维组织少网状纤维癌巢周围有网状纤维,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肉瘤细胞间多有网状纤维转移多经淋巴道转移多经血道转移免疫组化表达上皮组织标记(如细胞角蛋白)表达间叶组织标记(如波形蛋白)*骨肉瘤:起源于骨母细胞,是骨组织中最为常见、恶性度最高的一种肿瘤,常见于青少年。【骨肉瘤好发部位、影像学特点】好发:四肢长骨的干骺端,尤其是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特点:肉眼观:梭形肿大,切面灰白或灰红色鱼肉状 X线:见骨皮质与掀起骨外膜间形成的Codman三角;肿块内有新生骨小梁成日光放射状阴影霍奇金淋巴瘤(HL):(常累及颈部、锁骨上淋巴结,临床表现为局部淋巴结
15、无痛性肿大)光镜下:多种炎细胞混合浸润的背景上出现不等量的形态不一的肿瘤细胞,包括Reed-Sternberg细胞(R-S细胞)及其变异型细胞。最具诊断性的是镜影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HL的最主要区别HL有镜影细胞,NHL无)【化学致癌因素】:间接:多环芳烃类 芳香胺类与氨基偶氮燃料 亚硝酸类 真菌毒素直接:烷化剂 其他直接致癌物(金属元素等)第十五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S)】(概念?、基本病变、特征)好发: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病变特征:血中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导致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及其深部成分坏死、崩解,形成粥样物,从而使动脉壁变硬、官腔狭窄。基本病理变化:脂纹、
16、脂斑期: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为可逆性病变。肉眼观:动脉内膜上有黄色斑点或长短不一的条纹,平坦或微隆起光镜下:病灶处有大量泡沫细胞聚集(来源:1.巨噬细胞 2.平滑肌细胞)纤维斑块期:肉眼观:内膜表面出现散在不规则隆起斑块,初期淡黄色,后瓷白色、滴蜡状光镜下:大量胶原纤维、散在平滑肌细胞、少量纤维帽粥样斑块期:病灶内混合粥糜状物质,又称粥瘤。肉眼观:内膜表面隆起,灰白或灰黄色,切面下可见纤维帽下有大量黄色粥糜样物质光镜下:纤维帽,粉红染无定形物质,胆固醇结晶;肉芽组织,少量的泡沫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冠心病:因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或障碍称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
17、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病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耗氧量剧增)【冠心病四种病理类型】:*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骤增导致的心肌急性、短暂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胸骨后部的压榨性或紧缩性疼痛;可因休息或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而缓解、消失。)三种类型:1.稳定性心绞痛 2.不稳定性心绞痛 3.变异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持续性供血中断,引起一定范围的心肌缺血性坏死。(冠心病最严重和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剧烈而持续的胸骨后疼痛;休息或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类型: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2.透壁性心肌梗死/区域性心肌梗死:为典型的心肌梗死类型。【好发部位】:1)左冠
18、状动脉前降支供血区:左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区域(最常见)2)右冠状动脉供血区:左室后壁、室间隔后1/3、右心室、窦房结3)左旋支供血区:左室侧壁、膈面、左心房、房室结心肌纤维化 冠状动脉性猝死*高血压病:一种原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独立性疾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成年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有明确原因)【类型和病理变化】缓进型高血压病(良性高血压病):分为三期机能紊乱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无血管的器质性病变动脉病变期:血管器质性变1)细动脉硬化:细动脉壁玻璃样变(是高血压病具有
19、诊断意义的特征性病变)2)小动脉硬化:内膜胶原纤维增生、内弹力板分裂、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内脏病变期:心脏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代偿性肥大,晚期离心性肥大)肾脏病变:原发性细颗粒固缩肾/高血压性固缩肾(体积相对性缩小,表面凹凸不平细颗粒状)脑病变:1)脑出血:最严重的高血压并发症,最常见死亡;部位:脑内基底节、内囊,其次大脑白质。2)脑水肿:即脑间质水肿。脑实质内小动脉的病变或痉挛;临床:颅内压升高、高血压脑病3)脑软化:细小动脉阻塞,供血区脑梗死,出现液化性坏死,形成疏松筛网状病灶。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是人体唯一可直接观察的细动脉(早期:渗出物;晚期:视乳头水肿)急进型高血压病(恶性
20、高血压病):舒张压130mmHg,特征病变:坏死性细动脉炎(累及入球动脉)、增生性小动脉硬化(累及叶间动脉),主要累及肾脏。*风湿病:一种与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特征病变是形成风湿性肉芽肿。(常侵犯心脏(最严重)、关节、浆膜、皮肤及脑动脉等。急性期称风湿热。)【基本病变三期】:全身结缔组织变态反应性炎症变质渗出期: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结缔组织黏液样变性和纤维素样坏死。持续1个月。增生期或肉芽肿期:变质渗出病变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特征性的肉芽肿性炎。巨噬细胞增生转变为风湿细胞或称阿少夫细胞。持续23月。风湿细胞横切面如枭眼,称枭眼样细胞;纵切面似毛虫,称毛
21、虫样细胞。*风湿小体:在心肌间质的小血管附近,风湿细胞围绕着纤维素样坏死灶聚集,外周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形成圆形或梭形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风湿小体或阿少夫小体。纤维化期或愈合期:风湿细胞转为成纤维细胞,并产生胶原纤维,风湿小体退化形成瘢痕。持续23月。【各脏器病变】: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以二尖瓣最为多见(早期疣状赘生物白色血栓;晚期McCAllum斑)风湿性心肌炎:成年人心肌间质附近形成风湿小体;儿童弥漫性间质性心肌炎,即心肌间质水肿风湿性心外膜炎/风湿性心包炎:渗出以纤维素为主时,呈绒毛心,临床为干性心包炎;渗出以浆液为主,形成心包积液,称湿性心包炎。风湿性关节炎:病变发生
22、膝、肩、肘、髋等大关节 常以游走性、多发性、对称性疼痛为特征 局部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不遗留关节变形等后遗症(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末端出现关节畸形)皮肤病变:环形红斑 皮下结节风湿性动脉炎:中、小动脉受累常见风湿性脑病:多见于512岁儿童,女孩多见。累及基底节、黑质等部位,可致小舞蹈症。【慢性心瓣膜病】:(风湿病的继续进行产物,常表现为瓣膜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尖瓣狭窄:左心室相对缩小,X线显示“梨形心”二尖瓣关闭不全:四个心腔均肥大扩张,X线显示“球形心”。主动脉瓣狭窄:左心室明显突出,X线显示“靴形心”。第十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支气管哮喘 支气
23、管扩张症*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特征:咳、痰、喘。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以上,病变加重致肺气肿、肺心病。)*肺气肿:指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因过度充气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支气管和肺疾病的常见合并症。*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胸廓的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简称肺心病。【肺炎】:通常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分感染性、理化性、超敏反应性;间质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节段性肺炎、
24、肉芽肿性肺炎、最常见细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纤维素性炎):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炎症。【病理变化】(四期:大体、镜下、临床病理联系大题!)充血水肿期:发病12天肉眼观:病变肺叶肿大,重量增加,呈暗红色光镜下: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较多均匀红染浆液,少量炎细胞临床:毒血症而表现寒战、高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X线:胸部片状分布模糊的淡薄阴影体征表现:听诊闻及捻发音或湿啰音红色肝样变期:发病34天肉眼观:病变肺叶肿大,呈暗红色,质地变实似肝,切面灰红,故称之光镜下: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可见大量红细胞、纤维素及少量中性粒细胞临床:紫绀等缺氧症状,因形成含铁血
25、黄素使痰液呈铁锈色,胸痛X线:胸部大片致密阴影体征表现:听诊支气管呼吸音,叩诊为浊音,触诊语颤增强,即为肺实变体征灰色肝样变期:发病56天肉眼观:病变肺叶仍肿大,充血消退,灰白色,质实如肝,故称之光镜下:肺间隔受压变薄,肺泡腔内充满大量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素临床:痰液由铁锈色逐渐变成黏液浓性痰(无毒血症症状及缺氧紫绀,但有胸痛)X线与体征表现同红色肝样变期相似溶解消散期:发病后1周左右肉眼观:病变肺叶质地变软,实变病灶逐渐消失光镜下:渗出物被吸收或轻度粘连,炎症消散临床:体温下降X线:胸透可见阴影逐渐减低以至消失体征表现:听诊闻及湿性啰音小叶性肺炎(化脓性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肺小叶为单位的急
26、性化脓性炎。肉眼观:散在分布灰黄色实变病灶,肺下叶和背侧多见,病灶中央常见12个细支气管断面,严重成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光镜下:细支气管官腔及周围肺泡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外围肺泡呈代偿性肺气肿临床:发热、咳嗽、咳黏液浓性痰听诊可闻及湿啰音;X线胸透可见散在小灶状致密阴影间质性肺炎:发生于肺间质的炎症。主要由病毒或支原体引起(细菌不会引起)。第十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胃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生在胃黏膜的炎症性疾病。(浅层)分为急性胃炎(明确病因)和慢性胃炎(多病因不明)。【急性胃炎】:急性刺激性胃炎、急性出血性胃炎、腐蚀性胃炎、急性感染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发生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胃黏膜的
27、慢性炎症导致胃黏膜上皮腺体变性、坏死、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幽门螺杆菌感染 长期慢性刺激 十二指肠液、胆汁反流 自身免疫性损伤【慢性胃炎四种类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疣状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单纯性胃炎):最常见,好发胃窦部胃镜下:病变呈病灶性或弥散性,灰白、灰黄分泌物,伴点状出血或糜烂光镜下:炎性仅限黏膜层上三分之一,固有腺体保持完整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常伴肠上皮化生。分为A、B两型。A型:较少见,与自身免疫有关,病变主要在胃体和胃底。特点:腺体萎缩,伴假幽门腺化生B型:较常见,与自身免疫无关,病变主要在胃窦部。特点:腺
28、体萎缩,伴肠上皮化生(单纯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胃粘膜薄而平滑,皱襞变平或消失,表面呈细颗粒状;黏膜由正常橘红色变为灰白或灰黄色;黏膜下小血管清晰可见光镜下:1)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2)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 3)出现肠上皮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肠上皮化生:病变区胃黏膜上皮被肠型腺上皮替代,出现吸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及潘氏细胞。(有杯状C和吸收上皮C者,称完全型化生;只有杯状C者,称不完全型化生)*假幽门腺化生:在胃体和胃底部可见腺体的壁细胞和主细胞消失,为类似幽门腺的黏液分泌细胞所取代。消化性溃疡病:以胃、十二指肠(多见,70%)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病变深)【消化性溃疡病病理变
29、化】(数目大小、周围黏膜、溃疡深度)肉眼观:胃溃疡:多位于胃小弯侧,近幽门部,约75%分布在胃窦部;溃疡通常只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直径多在2cm以内;周围黏膜皱襞轻度水肿,呈星芒状;溃疡深浅不一,深者可达肌层甚至浆膜层,溃疡处被肉芽组织或瘢痕所取代。十二指肠溃疡:多发在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或后壁;一般较胃溃疡浅;直径多1cm以内。光镜下:溃疡底部由内向外分为四层:渗出层 坏死层 肉芽组织层 瘢痕层【消化性溃疡四种并发症】:出血(最常见)、穿孔、幽门狭窄、癌变*病毒性肝炎: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常见甲型、乙型)【各型肝炎基本病理变化】:肝细胞的实质性病
30、变为主,伴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变质性病变:(四种)肝胞水肿 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单个肝细胞死亡,属细胞凋亡)毛玻璃样细胞 (均属变性)溶解性坏死(四种、常见类型) (均属坏死)1)点状坏死:急性普通型肝炎2)碎片状坏死:慢性肝炎3)桥接坏死:中、重度慢性肝炎4)亚大块坏死和大块坏死:重型肝炎渗出性病变;增生性病变【临床病理类型】:普通型:急性(普通型)肝炎:分为黄疸型、无黄疸型两种病变:肉眼观:肝体轻度增大,质地变软,表面光滑;光镜下:胞质疏松化和气球样变,肝小叶内散在点状坏死,少量嗜酸性小体慢性(普通型)肝炎:分轻度、中度、重度(形成假小叶)三种重型:重型
31、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亚急性重型急性重型肝炎(爆发型肝炎、电击型肝炎):肉眼观:急性黄色肝萎缩或红色肝萎缩光镜下:肝细胞弥散性大片坏死;残留的肝细胞无明显再生现象(只有坏死没有再生)亚急性重型肝炎:可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肉眼观:亚急性黄色肝萎缩光镜下:既有亚大块肝细胞坏死,又有肝细胞结节状再生;不规则的岛屿状结节*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细胞广泛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和肝内血管系统改建,使肝脏体积变小、质地变硬,表面和切面呈结节状而形成肝硬化。)(后期出现门静脉高压症和肝功能障碍;分小结节型
32、、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特征假小叶的形成。是诊断肝硬化最可靠的依据(肝穿)门脉性肝硬化:肝硬化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理变化为形成假小叶(肝硬化最重要的病变特点)。*假小叶: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原来的肝小叶分隔包绕成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假小叶结构特点:肝细胞排列絮乱,失去肝索结构,不同程度变性坏死;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再生的肝细胞体积大、核大、深染,常出现双核【临床病理联系】:门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门脉高压症:(了解、四大+临床表现)脾脏肿大:脾功能亢进而出现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症消化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腹水:腹腔内大量淡
33、黄色透明液体(漏出液)侧支循环形成:门脉高压门静脉体静脉之间吻合支扩张侧支循环1)经胃冠状静脉 食管下端静脉丛 奇静脉 上腔静脉;可引起食管下段静脉丛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2)经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 直肠静脉丛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髂总静脉 下腔静脉;引起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发生便血,贫血3)经脐旁静脉 脐周围静脉丛 腹壁上下静脉 上下腔静脉;引起“海蛇头”现象及脐周腹壁浅静脉丛曲张。肝功能不全:蜘蛛状血管痣,肝掌,黄疸,肝性脑病第十八章 泌尿及生殖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超敏反应性炎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常见病理学类型】:毛细血管内增
34、生性肾小球肾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特点: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病理变化:肉眼观:大红肾、蚤咬肾光镜下:肾小球体积增大,细胞数量增多;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肿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电镜下:沉积的免疫复合物呈电子致密的小丘状突起,称为“驼峰”免疫荧光检查:IgG和补体C3呈不连续的颗粒状荧光临床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少尿、无尿、蛋白尿、血尿或管型尿;水肿;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特点: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新月体(又称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病理变化:肉眼观:双侧肾脏呈对称肿大,苍白,柔软光镜下:形成新月体*新月体:在
35、球囊壁层由增生的壁层上皮细胞和渗出的单核细胞形成多层细胞组成的新月形结构或环形结构电镜下:基膜呈局灶性断裂或缺损免疫荧光检查:IgG和补体C3呈线性荧光或呈粗颗粒状荧光临床表现:血尿及中度蛋白尿、少尿、无尿;氮质血症膜性肾小球肾炎:引起成人肾病综合症的最常见病理类型临床病理联系:肾病综合症(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又称终末肾)特点: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性等硬化性病变病理变化:肉眼观: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质硬,细颗粒状光镜下:“肾小球集中”现象;多数肾单位萎缩、消失,少数呈代偿性肥大,肾小球呈大小不一颗粒状临床表现:(慢性肾炎综合征)多尿、夜尿、低相
36、对密度尿;高血压;贫血;氮质血症和尿毒症*肾盂肾炎: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以肾盂和肾间质化脓性炎为特征的疾病。(上行性感染,血行/下行性感染)急性肾盂肾炎与慢性肾盂肾炎的区别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病变特点肾间质和肾盂粘膜的化脓性炎肾间质、肾盂的慢性炎症和纤维化、瘢痕形成,伴肾盂、肾盏变形肉眼观肾脏肿大,表面散在黄白色脓肿;黄色条纹状化脓性病灶;脓性渗出物肾脏缩小,表面呈粗大不规则的凹陷性瘢痕光镜下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肾间质、肾盂黏膜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淋巴细胞、浆细胞等炎细胞浸润第二十章 常见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结核病: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染的一种慢性感染性肉芽肿性炎症。(以肺结核最常
37、见)【典型病变】: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干酪样坏死*结核结节: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由类上皮细胞、朗汉斯巨细胞及外周聚集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特异性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坏死灶由于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类似奶酪和豆腐渣。【肺结核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两大类原发性肺结核病: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多发于儿童病理特征:原发综合症(肺的原发病灶 结核性淋巴管炎 肺门淋巴结结核);X线呈哑铃状阴影继发性肺结核病:再次感染结核杆菌,多见于成人临床类型:局灶型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最常见,常位肺尖部或锁骨下肺组织)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临床最重要传染源,特点:1.厚壁空洞;2.支气管播散引起病灶;3.致肺硬化)干酪性肺炎(“百日痨/奔马痨”)结核球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球:又称结核瘤,指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为2-5cm*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染,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为特点的急性传染病。(以回肠末端淋巴组织病变最为显著)病变特征: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急性增生性炎。*伤寒细胞:吞噬力加强,其胞浆内含有伤寒杆菌、红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碎片等的巨噬细胞*伤寒肉芽肿:大量伤寒细胞聚集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结构病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