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安全用药 .ppt
《临床安全用药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安全用药 .ppt(1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问题探讨临床应用相关问题探讨甘孜州人民医院药剂科唐曦婷内容提要v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v二、二、抗菌药物的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合理用药v三、三、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合理使用v四、特殊人群用药四、特殊人群用药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v与医院签订的责任状与医院签订的责任状v抗菌药物管理中指标的计算方法抗菌药物管理中指标的计算方法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年版)指标分类指标分类住院死亡类指标住院死亡类指标重返类指标重返类指标医院
2、感染类指标医院感染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手术并发症类指标患者安全类指标患者安全类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年版)医疗机构合理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用药指标Rational Use Rational Use of Drugof Drug处方指标处方指标Prescription indicatorsPrescription indicators抗菌药物用药指标抗菌药物用药指标Indicators of antimicrobial Indicators of ant
3、imicrobial drug usedrug use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指标Antimicrobial drugs use Antimicrobial drugs use indicator of indicator of perioperativeperioperative clean incisionclean incision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v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v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v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
4、DD以下以下v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v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前30分钟至分钟至2小时小时v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小时时v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不低于30%门诊患者门诊患者使用抗菌使用抗菌药物处方药物处方比例(比例(%)住院患住院患者抗菌者抗菌药物使药物使用率用率(%)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使用强度(DDD值)值)接受抗菌接受
5、抗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住院患者住院患者微生物检微生物检验样本送验样本送检率(检率(%用药记录(包用药记录(包括用药史、品括用药史、品种选择理由、种选择理由、使用后疗效、使用后疗效、不良反应、更不良反应、更换品种原因等)换品种原因等)术前术前30分分至两小时至两小时内用药的内用药的比例比例(%)I类切口手类切口手术抗菌药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物预防使用率(用率(%)I类切口类切口手术患手术患者预防者预防使用抗使用抗菌药物菌药物时间不时间不超过超过24小时的小时的比例比例(%)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天)天数(天)81.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一.抗菌药
6、物的使用率门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门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门诊处方人数同期门诊处方人数100%100%9释义l 目的: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l 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的抗菌药物人次,无论其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即一个病人挂一次号就诊时使用了抗菌药物,就计为:就诊使用抗菌药物1人次10释义l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病人就诊总人次,即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挂号的病人人次l 统计:将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112.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13释义l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目的:测算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况
7、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此项是以病人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计算的,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一个病例中无论其使用了几种抗菌药物(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包括不同剂型),都只计为1例使用抗菌例使用抗菌药物例数。药物例数。143.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v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数):v DDD值:按照值:按照WHO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计算(推荐的药物限定日剂量计算(defineddailydoses,DDD),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同一通用名的药物剂型不同DDD值值也不同也不同v 某个抗菌药物的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用药频度数(用药频度DDDs
8、)该抗菌药物)该抗菌药物消耗量(克)消耗量(克)/DDD值值v 抗菌药物累计抗菌药物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加和数的加和v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是指每100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人天中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数v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释义15 某个抗菌药物的DDD数该抗菌药物消耗量除以DDD值(克/DDD值)。l 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DDD数)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和。l 收治患者人天数:指在同一抽样时间段内出院患者总数与
9、同期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的乘积。DDD以成人每日常用剂量作为标准剂量,将不同药物的消耗量换算为统一标准单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DDD为研究药物使用合理性的指标,并颁布了用来规范此类研究的每一种抗生素的标准DDD值。(defineddailydoses,DDD)DDD可以计算单一病例或所有病例使用药物累积DDD或平均DDD,也可以计算使用不同种类药物的累积DDD。(defineddailydoses,DDD)DDD由于不同抗菌药物的使用剂量有差异,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用于不同药品间比较的指标。DDD数(DDDs)即是这样的指标。DDD(Defined Daily Dose,约定日剂量)是指为达到主要的用
10、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儿科的使用强度?DDD数作为不同药品间可比较的指标,是因为DDD数是一个比值,与日剂量无关的数值,并不会因为各种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vDDD数大,反映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大,反之,渐少用该药。224.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人均用药天数23释义l 目的:测算清洁手术病例预防用药的程度 l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总天数:只指用于预防用药的清洁手术病例用抗菌药物总天数。l 同期清洁手术用抗菌药物总例数:是按清洁手术用抗菌药物例数统计。245.接受手术者,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百分率25释义释义l 目的:考查清洁手术术前首次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率l
11、 因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相关管理规定,一般清洁手术在切皮前0.52.0小时内预防切口感染给药,是合理的。l 此项均按病例数统计。需注意的问题v外科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必须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v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使用非限制类抗
12、菌药物送检率30%、使用限制类抗菌药物送检率50%;使用特殊类抗菌药物送检率80%。v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凡停用、更换、联合使用必须在病程记录里详细记载说明,必要时要有上级医生或科主任的签字。2014年新要求v门诊(含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门诊(含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20%。v门诊(含急诊)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门诊(含急诊)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超过10%10%。v门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门诊处方人数100%急诊患者静脉用抗菌药物处方比例(%)v急诊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急诊处方人数100%v急诊静脉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人数/同期急诊处方人数100
13、%二、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v3R原则:合适的有指征的病人(原则:合适的有指征的病人(Rightpatient)合适的抗生素合适的抗生素(Rightantibiotic)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间-早期治疗和适当疗程早期治疗和适当疗程(Righttime)v3D原则:原则:Drug,Dose,Duration抗生素选择时需考虑的因素药物药物感染部位浓度感染部位浓度对细菌对细菌MIC结果结果微生物学微生物学抗菌机制抗菌机制抗菌谱抗菌谱药代动力学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谢、排泄给药方案给药方案药效学药效学时间时间/浓度依赖型浓度依赖型杀菌剂杀菌剂/抑
14、菌剂抑菌剂组织渗透组织渗透抗菌时效抗菌时效临床效果临床效果细菌清除细菌清除患者依从性患者依从性耐受性耐受性耐药产生耐药产生合理用药基本原则合理用药基本原则v及早确立致病原v熟悉药物特性(抗菌特性、药动学特性、不v良反应等)v病人状况(生理特点、肝肾功能、免疫状况)v避免滥用(预防用药、局部用药、病毒感染、v联合用药)v正确的给药方案抗菌治疗原则抗菌治疗原则vv尽早开始经验治疗尽早开始经验治疗尽早开始经验治疗尽早开始经验治疗(留取血标本后)(留取血标本后)(留取血标本后)(留取血标本后)vv标本的取样时间?标本的取样时间?标本的取样时间?标本的取样时间?vv根据细菌药敏调整用药根据细菌药敏调整用
15、药根据细菌药敏调整用药根据细菌药敏调整用药vv尽量采用杀菌剂,必要时采用有效的药物联合尽量采用杀菌剂,必要时采用有效的药物联合尽量采用杀菌剂,必要时采用有效的药物联合尽量采用杀菌剂,必要时采用有效的药物联合vv中重度疾病治疗初必须静脉给药,保证药物吸收中重度疾病治疗初必须静脉给药,保证药物吸收中重度疾病治疗初必须静脉给药,保证药物吸收中重度疾病治疗初必须静脉给药,保证药物吸收vv剂量大于一般治疗量,疗程宜较长,一般体温平后剂量大于一般治疗量,疗程宜较长,一般体温平后剂量大于一般治疗量,疗程宜较长,一般体温平后剂量大于一般治疗量,疗程宜较长,一般体温平后7-107-10日,有迁徙病灶者酌情延长日
16、,有迁徙病灶者酌情延长日,有迁徙病灶者酌情延长日,有迁徙病灶者酌情延长“只有在只有在发热时发热时,才需要,才需要进进行血培养。行血培养。”关于血培养指征关于血培养指征想想采采就就采采答答案:血培养的指征案:血培养的指征vv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vv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发烧不明原因的发烧不明原因的发烧不明原因的发烧(3838)或体温过低或体温过低或体温过低或体
17、温过低(3636)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10,000/ul10,000/ul),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1,000ul1,000ul)休克,寒颤,僵直休克,寒颤,僵直休克,寒颤,僵直休克,寒颤,僵直严重的局部感染严重的局部感染严重的局部感染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肾炎,腹部术后感染,肾炎,腹部术后感染,肾炎,腹部术后感染,)心率异常加快心率异常加快心率异常加快心率异常加快低血压或高血压低血压或高血压低血压或高血
18、压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呼吸频率加快“何何时时采血采血进进行血培养,无特殊行血培养,无特殊时间时间要求。要求。”关于采血时机关于采血时机答 案: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v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采血v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v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养“为为减减轻轻患者痛苦,只从一个穿刺部患者痛苦,只从一个穿刺部位采一份血液位采一份血液标标本即可。本即可。”关于采血套数及部位关于采血套数及部位答 案:关于血培养套数
19、与采血部位vv每位患者每次采血最少每位患者每次采血最少2套,套,3套更好套更好vv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标本套标本vv多个穿刺部位采血。因多部位同时发多个穿刺部位采血。因多部位同时发生污染的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判断生污染的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判断先采生化、凝血先采生化、凝血标标本,再采血培养本,再采血培养标标本。本。”关于关于各种血液标本的各种血液标本的采集顺序采集顺序v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采集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生化、凝血等其它标本要高。v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所以要最先采集血培养标本。v污染率的指标是污染率的指
20、标是 3%3%(100100份标本里只能有不到份标本里只能有不到3 3个标本出现个标本出现污染。)污染。)答案:采各种血液标本的先后顺序“加入标本后的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加入标本后的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可以冷藏或放入验科,可以冷藏或放入35的温箱。的温箱。”关于关于夜班血培养的夜班血培养的送检送检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培养瓶夜班未能及时送到检验科,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存在室温即可,不能冷藏也不能放入35的温箱的温箱。过夜不会对检测造成影响,过夜不会对检测造成影响,但仍需尽快送检。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但仍需尽快送检。冷藏可能导致对温度敏感的耐瑟氏菌等死亡。温箱会导
21、致细敏感的耐瑟氏菌等死亡。温箱会导致细菌进入生长对数期,从而错过检测的最菌进入生长对数期,从而错过检测的最佳时期。佳时期。答案:关于夜班血培养的送检答案:关于夜班血培养的送检一、抗菌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特点一、抗菌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特点1.青霉素类v耐酸青霉素:青霉素、苯氧青霉素v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苯唑西林、双氯西林v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无抗假单胞活性: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有抗假单胞活性:磺苄、哌拉、替卡、美洛、呋布v主要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美洛西林、替莫西林v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的青霉素:萘夫西林(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热病)一、抗菌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特点一、抗菌药物:分
22、类、作用机制和特点vv青霉素类的抗菌谱青霉素类的抗菌谱v 不产酶G 产酶葡 肠球 大肠、流感 铜绿、v 沙、痢 沙雷菌v青G+v耐酶青+v氨青+v哌拉+一、抗菌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特点一、抗菌药物:分类、作用机制和特点2、头孢菌素类v一代一代:对青霉素酶稳定,但被内酰胺酶水解,主要用于敏感G+/G-菌v二代二代:对内酰胺酶稳定,铜绿耐药v三代三代:对内酰胺酶稳定,组织分布好,MRSA、肠球菌耐药,对肠杆菌科抗菌活性加强,但不动杆菌常耐药v四代四代:对内酰胺酶,尤其是AmpC酶稳定,对细菌细胞膜穿透力增强第一代头孢第一代头孢vGG耐酶血浓度蛋白肾毒性其他v结合率v头孢、氨苄 +耐低低低v头孢、
23、唑啉+耐高高单低v头孢、拉定+耐高低低无钠、口服v+注射 v头孢硫咪 +耐高 单低 不透过v 血-脑脊液屏障第二代头孢第二代头孢v对产气、肺杆、枸橼酸杆菌等有作用v呋辛Cefuroxime低毒、耐酶、入脑v替安Cefotian 难入脑v孟多Cefamandole出血倾向第三代头孢第三代头孢肠杆菌科铜绿耐酶排泄其他噻肟+耐肾肝内代谢哌酮+不耐肝胆出血倾向曲松+耐肝胆半衰期 长,入CSF多他定+耐肾免疫缺陷者感染v头孢哌酮、拉氧头孢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第四代头孢第四代头孢头孢吡肟头孢吡肟v广谱,四代,对铜绿有效v对广谱b-内酰胺酶稳定,亲和力,膜穿透v对金葡,肠杆菌与枸橼酸杆菌(I 型酶)作用vT1
24、/2b 2h,蛋白结合率5%v每日24g,分2次v主要用于耐三代头孢的菌株(G-为主)所致感染作用强度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阳性球菌 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厌氧菌第一代+3+1-第二代+2+2 第三代+1+3 第四代+2+4+1G+:四代:四代一一代代二代三代二代三代G-:一代二代三代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四代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抗菌活性头孢菌素头孢菌素药物药物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第三代第三代头孢曲松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他啶+-第四代第四代头孢吡肟头孢吡肟+头孢匹罗头孢匹罗+3、其他-内酰胺类v头霉素:二代头孢+厌氧菌,对产ESBL
25、s菌有效v氧头孢烯类:三代头孢+厌氧菌v单环-内酰胺类:氨曲南,窄谱,对G-菌强大的活性v-内酰胺类内酰胺类+酶抑制剂酶抑制剂 氨苄西林-舒巴坦:优立新、舒氨新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安美汀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特美汀 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特治星v碳青霉烯类碳青霉烯类:强大的抗菌活性、嗜麦芽窄食菌天然耐药碳青霉烯类v抗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活性:抗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活性:v帕尼培南帕尼培南 亚胺培南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美罗培南v抗肠科杆菌活性抗肠科杆菌活性v美罗培南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帕尼培南 亚胺培南亚胺培南v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v美罗培南美罗培南 亚胺培南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安全用药 临床 安全 用药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