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学的基本知识 .ppt
《脑电图学的基本知识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电图学的基本知识 .ppt(9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脑电图学的基本概况第一节 脑电图学的历史1875年,英国生物学家R,Gaton已展开测量兔子的脑波研究。1929年,德国精神科医师ans Berger首次发表脑电波图并命名为,该理论成为神经诊断学的基础,因而发表了人类脑电图证明脑波的存在。我院在1953 年由我科创始人周孝达教授带领下开展了脑电图检查,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第二节 脑电图学的发生原理 人类的大脑与身体其他部位一样能产生微弱的生物电流,可通过在头皮上安放电极描记到生物电活动称之为脑电图(EEG)。一、脑波形成的解剖基础大脑皮质是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最高中枢,也是脑波活动的主要解剖基础。大脑皮层是由约140亿个神经细胞
2、和无计其数的突触形成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传递网。大脑皮层分为6层:由外向里依次为(1)分子层(2)外颗粒层(3)锥体细胞层(4)内颗粒层(5)神经节细胞层(6)梭形或多形细胞层二.脑波形成的生理基础-脑电活动是由垂直方向的锥体神经元与它们的顶树突的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第二章 脑电图的总论第一节 脑电图的一般性质和分类 一.脑电图的基本特征周期:在正弦波现象中把一个波与下一个波之间的距离用时间表示振幅:由基线到波顶或波底的距离.位相:有正相和负相 以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为负相波,朝下的波为正相波.二.影响脑电图的各种因素1.年龄和个体差异:年龄越小则快波越少而慢波越多,且伴有基线不稳;年龄越大则快波越多
3、而慢波越少 2.精神活动 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时 节律消失,为波所代替3.外界刺激 如被试者睁开双眼时,波阻断 4.生物及化学因素影响a.氧气:低氧或缺氧症时,脑电图无变化-周期振幅稍变小-振幅增大 波形的不规则性-振幅明显增大,出现,波.b.CO2:血CO2,波幅显著升高,波变慢-慢波c.糖:血糖,振幅增大,周期变短.d.体温:体温升高使脑皮层细胞代谢增加,节律增快;与脑无关的疾患引起的发热,脑电图无明显改变.5.药物因素的影响:如乙醚、鲁米那、杜冷丁、苯妥因钠、丙戊酸钠、冬眠灵、安定、麻黄素、咖啡因、激素类等,检查脑波前最好停用一周,以求减少药物影响所造成的误判断。三.脑电图分类一.按频率
4、的分类 1.Schwab分类(1951年)波 0.5 3Hz 波 4 7Hz 波 8 13Hz 中间快波 14 17Hz 波 18 30Hz 波 31Hz以上 2.Walter分类 波 0.5 3.5Hz 波 4 7Hz 波 8 13Hz 波 14 25Hz 波 26Hz以上3.频率自动分析器时的分类 2波 1 2Hz 1波 2 4Hz 波 4 8Hz 波 8 13Hz 1波 13 20Hz 2波 20 30Hz二.按图形的分类1.-脑电图2.-脑电图3.平坦脑电图4.不规则脑电图第二节 脑电图的描记技术一.电极的种类1.头皮电极2.特殊电极二.电极的安放方法目前普遍采用国际10/20系统电极
5、放置法第三节 脑电图的导联连接方式一.单极导联法:将头皮各活动电极与同侧的无关电极相联结,所描记出的电位差的方法.二.双极导联法:不使用无关电极而将头皮上的两个活性电极分别联结于脑电图第一栅极和第二栅极进行描记的方法.第四节 诱发试验 有一部分颅内占位性病变的脑电图在一般描记时,异常的电活动不够明显,也有不少癫痫病人在发作间歇期脑电图上不出现痫性或痫样放电,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使潜在的痫样放电或其他异常电活动显现出来,称为诱发试验。(常用的诱发试验有以下几种:睁闭眼试验:最常用、最简便的诱发试验。过度换气试验:测试大脑皮层机能状态的试验睡眠诱发试验:尤其在儿童良性癫痫闪光刺激试验:对光敏
6、感性癫痫及肌阵挛性癫痫是一种较好的诱发试验药物诱发试验。过度换气时诱发出3c/s棘慢综合波第四节 正常脑电图频率:构成脑电图的主要节律波即基本波的频率,多数属于波范围,即为8 13Hz.波幅:波振幅在5 100V范围,一般见于全部头皮导联,以枕、顶区为著.位相:以基线为准绳,其上为负相,其下为正相.波形:波波形通常是正弦波样有是呈弧形或锯齿状.一.几种常见的脑波及其临床意义正常脑波1.波:频率8 13波/秒,波幅10 100 V,类正弦负性波.安静闭目时,在顶、枕区活动最为明显,数量最多,而且波幅也最高.2.波:频率18 30波/秒,波幅10 25 V,尖样负性波.在额、颞、中央区活动最为明显
7、.在睁眼视物、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惊疑恐惧或服用安定等药物时,活动急剧增多.异常脑波1.波:频率4 7.5波/秒,波幅变动范围很大,10 150V不等,多数为单形态类正弦样波,少数为多形态复形波.活动多见于额、颞及中线区;广泛病变时,任何不为均可出现.临床意义:高波幅活动现局性出现,常见于局灶型癫痫、脑瘤、脑外伤、脑血管病等,且有定位价值;如果是弥散性出现,则常见于脑动脉硬化、炎症、高颅压、低血糖、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以及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物所导致的中枢中毒性改变等;如果是双侧对等同位相地阵发出现,则于间脑癫痫有关.2.波:频率0.5 3.5波/秒,波幅10 500V不等,有时会更高.多数为多形态
8、的复形波,少数为单形态的类正弦样波.任何部位均可出现.临床意义:波是病理波.高波幅波幅现局性出现,常见于颞叶癫痫、脑瘤、脑脓肿、脑血管病变伴有软化灶、硬膜下血肿等,并且有定位意义;高波幅波若呈弥散性出现,则多见于脑炎、脑膜炎、昏迷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中毒;阵发性波则常见于皮层下癫痫,如典型癫痫小发作.3.棘波:时限小于80ms,波形如尖棘,波幅10 200V.负性棘波多见,它们来自皮层浅层;正性棘波或双相性棘波多来自大脑半球深部.多棘波是由两个以上的棘波组成的棘波群.棘波是大脑皮层神经元过度兴奋的反映临床意义:常见于癫痫大发作、颞叶癫痫、脑膜炎、脑膜瘤、脑脓肿等.多棘波则出现在肌阵挛性癫痫.
9、尖波:时限为ms,波形如锯齿;其上升支陡峭而下降支略倾斜,像一个直角三角形。位相可以是正性、负性或双相形。临床意义与棘波相似,也是意味着皮层神经元兴奋性增高,与局限性癫痫、脑血管病、脑炎以及脑外伤后疤痕形成等疾病有关。5。棘慢波综合:是一个棘波和一个慢波组成的复合玻;棘波时限20 80ms,慢波时限200 500ms;波幅200 500 V。临床意义:若棘慢波综合的频率为3波/秒,在额、枕区以双侧对等同位相的方式阵发出现,即可称之为典型失神发作的确诊波形;若其频率为3 4波/秒,且为高波幅弥漫性阵发出现时,棘波往往甚小,挤于慢波之间或移行于慢波的升、降支上,此种波形与高热惊厥有关;若其频率为2
10、 2.5波/秒,棘波波幅几乎等高于慢波波幅,也以阵发方式出现,常见于儿童顽固性癫痫,它提示脑功能有严重障碍并伴有智力发育不全。6。尖慢波综合:是一个尖波和一个慢波组成的复合波;尖波时限80 120ms,慢波时限500 1000ms;波幅200 500 V。常见于非典型性失神发作。7。三相波:是一组综合波,首先出现一个小负性棘波,然后是一个大而深的正性尖波,紧跟着是一个小负性棘波。常出现在以波或波为背景的电活动中,临床常见于肝昏迷前期,与血氨升高有关,也见于癫痫和脑外伤。二.正常脑电图正常成人脑电图的频率几乎全由波及波组成,其波幅波形及频率丙侧均对称,频率恒定不变,波幅在两侧可相差30%,惯用右
11、手的人,由于左侧半球传入冲动较多,波受抑制,所以右侧半球波幅较高。85%的正常人可以是上述脑电图波形,15%则可有轻度异常改变。正常脑电图可分以下四型:(1)形脑电图:节律占优势,平均指数为75%,波幅在100v以下,以枕部最明显,呈纺锤状节律(2)形脑电图:以波占优势(3)低电压脑电图:全图均为低波幅(4)不规则脑电图:波频率变化大,可达3Hz以上,额,颞区有较多4 7Hz节律儿童正常脑波的分期及特点1.按成长年龄分期:期(波优势期):新生儿18个月EEG:脑波不规则,不对称,低幅的1.53Hz不规则波期(波优势期)26岁:23岁波渐被波替代,6岁后头部波开始减少,节律渐占优势期:(脑波不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脑电图学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 基本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