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概述及生素 .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抗菌药物概述及生素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概述及生素 .ppt(1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抗菌药物概述抗菌药物概述(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徐州医科大学)第一节、化学治疗的概念第一节、化学治疗的概念第一节、化学治疗的概念第一节、化学治疗的概念2 21、抗菌药物、抗菌药物定义: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定义: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定义: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定义:对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治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抗
2、生素抗生素(antibiotics):指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指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指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指由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的有机物质。3 3一、名词术语
3、一、名词术语一、名词术语一、名词术语(1)定义定义: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物(包括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癌细胞,消除或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癌细胞,消除或缓解由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它们所引起的疾病。包括:包括: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antimiczobialdrug)抗寄生虫药抗寄生虫药(antiparasiticdrug)抗癌药抗癌药(anticancerdrug)(2)机体、抗菌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关系机体、抗菌药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关系2.化学治疗化学
4、治疗(chemotherapy,化疗化疗)4 4药 物机 体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防治作用与不良反应药效学药效学药动学药动学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5 5病原微生物病原微生物抗微生物药抗微生物药抗菌作用抗菌作用耐药性耐药性抗病能力抗病能力致病作用致病作用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体内过程体内过程机机 体体6 63.抗菌谱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窄谱抗菌药与广谱抗菌药4.抗菌活性抗菌活性抑菌药(抑菌药(bacteriostaticdrugs)杀菌药(杀菌药(bactericidaldrugs)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抑菌浓度(MIC)与最低杀
5、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MBC)7 75.抗生素后效应(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effect,PAE)将细菌暴露于高于将细菌暴露于高于将细菌暴露于高于将细菌暴露于高于MICMIC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再去除抗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再去除抗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再去除抗的某种抗菌药物后,再去除抗菌药物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菌药物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菌药物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菌药物后的一定时间内,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象象象6.6.首次接触效应(首次接触效应(首次接触效应(首次接触效应(firstexposeeffectfirst
6、exposeeffect)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抗菌药物在首次接触细菌时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再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度接触或连续与细菌接触,并不明显增加或再次出现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像个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再起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像个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再起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像个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再起这种明显的效应,需要像个相当长时间以后才会再起作用。作用。作用。作用
7、。8 8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特性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特性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特性二、理想的抗病原微生物药物特性1、对治病微生物高度毒性、对宿主无毒、对治病微生物高度毒性、对宿主无毒或低毒。或低毒。9 9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化化疗疗指指数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LD50/ED50或或安全指数安全指数(safetyindex)LD5/ED95临床价值临床价值药物治疗效果药物治疗效果对机体的毒性对机体的毒性指数指数2.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细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3.具有优良的药动学特点,最好为速效、具有优良的药动学特点,最好为速效、长效、强效的药物。长效、
8、强效的药物。4.性状稳定,不易被酸、碱、光、热及酶性状稳定,不易被酸、碱、光、热及酶等破坏。等破坏。5.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价格低廉。1010本篇所学抗微生物药物本篇所学抗微生物药物 青霉素 头孢烯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烯类 -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单环-内酰胺类 -内酰胺抑制剂及复方制剂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类 抗生素 四环素类 氯霉素类 利福霉素类 抗结核药物 多肽类抗微生物药物 其他抗菌药 喹诺酮类 硝咪唑类 合成抗菌药 磺胺类 呋喃类 抗真菌药物 1111第二节、抗菌作用机制第二节、抗菌作用机制第二节、抗菌作用机制第二节、抗菌作用机制1212细菌结构与抗菌药作用部位
9、细菌结构与抗菌药作用部位13131.1.1.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胞壁的合成 2.2.2.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3 3 3 3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4.4.4.4.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5.5.5.5.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1414 N-N-N-N-N-N-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乙酰胞壁酸前体 N-N-N-N-N-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消
10、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消旋酶 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 PBPsPBPsPBPsPBPsPBPsPBPsN-N-N-N-N-N-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乙酰胞壁酸 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直链十肽 粘肽粘肽粘肽粘肽粘肽粘肽 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五肽复合物 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脂载体 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二糖复合物1515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胞浆内胞浆内胞浆内胞浆内 胞浆膜胞浆膜胞浆膜胞浆膜 细胞膜外细胞膜
11、外细胞膜外细胞膜外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万古霉素 -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类内酰胺类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影响胞浆膜通透性1616多粘菌素多粘菌素多粘菌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抗真菌药两性霉素抗真菌药两性霉素抗真菌药两性霉素抗真菌药与与与与GG-菌胞浆膜脂多糖结合菌胞浆膜脂多糖结合菌胞浆膜脂多糖结合菌胞浆膜脂多糖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结合与真菌胞浆膜固醇类结合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谷氨酸食物食物食物食物食物食物+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合成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
12、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二氢叶酸还原酶 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蝶啶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四氢叶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对氨苯甲酸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一碳单位 (PABA)(PABA)(PABA)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核酸合成1717 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 磺胺磺胺磺胺磺胺 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氧苄啶甲氧苄啶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喹诺酮类 抑制抑制抑制抑制DNADNA螺旋酶及拓扑异构酶螺旋酶及
13、拓扑异构酶螺旋酶及拓扑异构酶螺旋酶及拓扑异构酶复制受阻复制受阻复制受阻复制受阻DNADNA合成合成合成合成利福平利福平利福平利福平抑制依赖抑制依赖抑制依赖抑制依赖DNADNA的的的的RNARNA多聚酶多聚酶多聚酶多聚酶转录受阻转录受阻转录受阻转录受阻mRNAmRNA 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 1818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抑抑抑制制制制细细细细菌菌菌菌蛋蛋蛋蛋白白白白质质质质合合合合成成成成1919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氨基苷类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
14、类四环素类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 30S3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通过与 50S 50S 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核糖体亚基结合 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大环内酯类2020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作用部位作用部位作用部位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 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异烟肼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异烟肼内酰胺类、万古霉素、异烟肼内酰胺类
15、、万古霉素、异烟肼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干扰胞浆膜的功能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制霉菌素、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合成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糖苷类、糖苷类、糖苷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类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利福平喹诺酮类、利福平喹诺酮类、利福平喹诺酮类、利福平影响叶酸代谢影
16、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影响叶酸代谢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磺胺类 2121第三节、耐药性第三节、耐药性第三节、耐药性第三节、耐药性(resistance)(resistance)2222耐耐耐耐 药药药药 性性性性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或不敏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感,致使药物疗效低或无效。分分分分天然耐药天然耐药天然耐药天然耐药和和和和获得耐药获得耐药获得耐药获得耐药交叉耐药(交叉耐药(交叉耐药(交叉耐药(crossresistencecrossresisten
17、ce)指指指指致致致致病病病病微微微微生生生生物物物物对对对对某某某某一一一一种种种种抗抗抗抗菌菌菌菌药药药药物物物物产产产产生生生生耐耐耐耐药药药药性性性性后后后后,对对对对其其其其他他他他作作作作用用用用机机机机制制制制相相相相似似似似的的的的抗抗抗抗菌菌菌菌药药药药物物物物也也也也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产生耐药性。2323耐药机制耐药机制耐药机制耐药机制1 1、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产生灭活酶(1 1)水解酶()水解酶()水解酶()水解酶(2 2)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合成酶2 2、药物靶点改变或被保护药物靶点改变或被保护药物靶点改变或被保护药物靶点改变或被
18、保护3 3、药物积聚减少、药物积聚减少、药物积聚减少、药物积聚减少4 4、其他、其他、其他、其他(1 1)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改变代谢途径(2 2)牵制机制()牵制机制()牵制机制()牵制机制(trappingmechanismtrappingmechanism)(3 3)形成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细菌生物被膜2424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种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种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种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种类1 1、天然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即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天然耐药性:即染色
19、体介导的耐药性2 2、获得耐药性:通常由质粒介导,易于传播、获得耐药性:通常由质粒介导,易于传播、获得耐药性:通常由质粒介导,易于传播、获得耐药性:通常由质粒介导,易于传播转化转化转化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入外源性受体菌直接摄入外源性受体菌直接摄入外源性受体菌直接摄入外源性DNADNA或质粒或质粒或质粒或质粒转导转导转导转导通过噬菌体传导耐药基因通过噬菌体传导耐药基因通过噬菌体传导耐药基因通过噬菌体传导耐药基因接合接合接合接合菌间通过菌毛直接传递菌间通过菌毛直接传递菌间通过菌毛直接传递菌间通过菌毛直接传递2525第四节第四节 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2626 药物的合理应用原则药
20、物的合理应用原则 一、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原则二、预防性应用原则三、特殊状况下的应用原则四、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五、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的管理2727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原则抗菌药物的治疗性应用原则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2、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敏实验结果、抗菌药物的特点和患者的情况选用抗菌药物2828 抗菌药主要用于:抗菌药主要用于:细细菌菌感感染染,如如细细菌菌感感染染的的支支气气管管炎炎、肺肺炎炎、脑脑膜膜炎炎、心心内内膜膜炎炎、泌泌尿尿道道感感染染、胆胆道道感感染染、烧烧伤伤合合并并感感染染、蜂蜂窝窝织织炎炎、丹丹毒毒淋淋巴巴管管(结结)炎炎等等;立立克克次次体体感感染
21、染的的斑斑疹疹伤伤寒寒、恙恙虫虫病病;肺肺炎炎支支原原体体感感染染的的肺肺炎炎、衣衣原原体体感感染染的的沙沙眼眼和和鹦鹦鹉鹉热热,螺螺旋旋体体感感染染的的钩钩端端螺螺旋旋体体病病和和梅梅毒毒。最最好好需需用用特特效效、窄窄谱谱、低低毒毒的的抗抗菌菌药药物物治治疗疗。避避免免局局部部使使用用,如如皮皮肤肤及及粘粘膜膜等等局局部轻微感染或表浅伤口化脓感染。部轻微感染或表浅伤口化脓感染。对病毒、真菌感染无效。对病毒、真菌感染无效。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发热原因不明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不要常规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不要常规使用广谱抗菌药或新上市的药物。1常见致病菌的分类 革兰阳性
22、菌 球菌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链、葡、肠)厌氧菌(消化球、消化链)无芽胞杆菌 需氧或兼性厌氧菌(李斯特、分枝、棒状)厌氧菌(双歧、丙酸)产芽胞杆菌 需氧菌(炭疽、腊样)厌氧菌(破伤风、肉毒、艰难)3030革兰阴性菌 球菌 需氧菌(奈瑟菌)厌氧菌(韦荣球菌)球杆菌(莫拉菌)杆菌 肠杆菌科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大肠埃希、志贺、沙门、克雷伯、肠杆菌属)弧菌科细菌(弧菌属、气单胞)绝对需氧菌(葡萄糖非发酵菌:铜绿、不动)绝对厌氧菌(拟杆菌、梭杆菌)其他(布鲁菌、军团菌、螺杆菌)3131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A A)年龄:)年龄:抗菌药的选用与病人年龄有较密切的关系抗菌药的选用与病人
23、年龄有较密切的关系四环素类四环素类-四环素牙;四环素牙;氯霉素氯霉素-灰婴综合征;灰婴综合征;磺胺类磺胺类-新生儿核黄疸;新生儿核黄疸;氟喹酮酸类氟喹酮酸类-儿童及青少年软骨损害儿童及青少年软骨损害氨基甙类氨基甙类儿童、老人致第八脑神经损害儿童、老人致第八脑神经损害氟喹酮酸类氟喹酮酸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在老年人增加。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在老年人增加。三、特殊状况下的应用原则三、特殊状况下的应用原则三、特殊状况下的应用原则三、特殊状况下的应用原则 3 3)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病人年龄和肝肾功能状态:B B)孕妇:)孕妇:四环素及利福平四环素及利福平可致畸胎,妊娠后期使用四环素可致畸胎,妊娠后期
24、使用四环素可导致胎儿牙齿及骨发育不良,孕妇静脉滴注较大剂量四可导致胎儿牙齿及骨发育不良,孕妇静脉滴注较大剂量四环素易引起脂肪肝等,妊娠期长期使用环素易引起脂肪肝等,妊娠期长期使用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抗菌药,抗菌药,可引起胎儿第脑神经损害。可引起胎儿第脑神经损害。氟喹酮酸类氟喹酮酸类可通过胎盘亦不可通过胎盘亦不宜选用。宜选用。C C)过敏体质:)过敏体质:抗菌药常可引起过敏反应,抗菌药常可引起过敏反应,青霉素类青霉素类过敏发过敏发生率最高,生率最高,链霉素链霉素过敏者死亡率较高。过敏者死亡率较高。3 3)病人年龄、体质和肝肾功能状态:)病人年龄、体质和肝肾功能状态:D D)肝肾功能状态:肝肾功能
25、状态:应注意药物对肝肾有无损害,另一方面应应注意药物对肝肾有无损害,另一方面应注意药物代谢的可能变化,从而调整用药方案。注意药物代谢的可能变化,从而调整用药方案。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对肝脏有损害的抗菌药:四环素四环素类:偶见致死性肝脂肪化;类:偶见致死性肝脂肪化;红霉素酯化剂:红霉素酯化剂:郁胆、肝细胞损害;郁胆、肝细胞损害;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平(异烟肼):转氨酶升高,郁胆及肝细胞损害;转氨酶升高,郁胆及肝细胞损害;氯霉素:氯霉素:偶见肝细胞性黄疽;偶见肝细胞性黄疽;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对肾脏有损害的抗菌药: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直接肾小管损害,近曲小管较明显;直接肾小管损害,近曲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药物概述及生素 抗菌 药物 概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