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ppt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ppt(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骨髓形态学分型新进展骨髓形态学分型新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上海市血液学研究所熊树民熊树民 由于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由于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和生物学行为不同,构成了白和生物学行为不同,构成了白血病的异质性,因此急性白血血病的异质性,因此急性白血病的全面、正确分型是准确、病的全面、正确分型是准确、及时治疗的前提。及时治疗的前提。传统的白血病诊断和分型传统的白血病诊断和分型主要依据骨髓涂片中血细胞形主要依据骨髓涂片中血细胞形态和分类及化学染色检查来确态和分类及化学染色检查来确定的。根据白血病自然病程长定
2、的。根据白血病自然病程长短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短将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按细胞起源不同又可分大类;按细胞起源不同又可分为髓细胞系、淋巴细胞系以及为髓细胞系、淋巴细胞系以及特殊类型等不同类型白血病特殊类型等不同类型白血病。随着血液病在发病机理、随着血液病在发病机理、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技术也有很大发展,急性白血病术也有很大发展,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的分型基本上分三个阶段。表表1 急性白血病分型的三个发展阶段急性白血病分型的三个发展阶段FAB分型分型 1976(M)MIC分型分型 1986(M
3、IC)WHO分型分型 2001(MICM)2008(MICM)一、急性白血病一、急性白血病 FAB分型分型 FAB分型法依据白血病分型法依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将急性白血病分细胞的形态学将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两大类型。两大类型。ALL根据根据细胞大小及形态又分为细胞大小及形态又分为L1L3L3三种亚型、三种亚型、AMLAML按细胞类型不按细胞类型不同又分为同又分为M1M1M7M7七型。七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 1 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较以小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
4、质较 粗,核仁小不清,胞质量少。粗,核仁小不清,胞质量少。L22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染色质较疏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不一,染色质较疏 松,核仁较大,松,核仁较大,1至多个,胞质量中等。至多个,胞质量中等。L3 3 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以大细胞为主,大小较一致,染色质细 点状均匀,核仁点状均匀,核仁1至多个且明显,胞质至多个且明显,胞质 嗜碱,空泡易见。嗜碱,空泡易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1 1 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 2 分两型,分两型,M2a2a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b2b以异常的中
5、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 M3 3 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由于颗粒大小不等又分为两型,即由于颗粒大小不等又分为两型,即M3a3a(粗颗粒型粗颗粒型)M3b3b(细颗粒型)细颗粒型)M4 4 粒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此型白血病骨髓中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白血病,此型白血病骨髓中及外周血中中 有粒系及单核细胞系两种细胞均增生有粒系及单核细胞系两种细胞均增生 M5 5 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分化程度,又分为单核细胞白血病,根据分化程度,又分为M5a5a(未分未分 化型化型)及及M5b5b(部分分化型部分分化型)M6 6 红白血病红白血病 M7 7 巨核
6、细胞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各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化学染色特征各型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化学染色特征 POX POX PAS NAS PAS NASDCE NASDCE NASDAE DAE (NaFNaF)NAPNAP急淋(急淋(L L1-1-L L3 3 )(-)(+)(-)(+)(+)(-)(+)(-)(-)(-)(+)(+)不抑制不抑制 急粒(急粒(M M1 1 M M2 2)(-)(-)(+)(-)(+)(-)(+)(+)(+)(+)(+)(-)(+)(-)(+)(+)不抑制不抑制急早幼粒(急早幼粒(M M3 3)(+)(+)(+)(+)(+)(+)(+)(+)(+)(+)(+)(+)(+)(+
7、)(+)(+)不抑制不抑制 急粒单(急粒单(M M4 4)(-)(-)(+)(+)(-)(-)(+)(-)(+)(-)(+)(+)(+)(+)(+)(+)部分抑制部分抑制 或或急单(急单(M M5 5)(-)(-)(+)(+)(-)(-)(+)(-)(+)(-)()(+)()(+)(+)(+)抑制抑制 或或红白血病(红白血病(M M6 6)(-)(+)(-)(+)(+)(-)(+)(-)(-)(-)幼红细胞幼红细胞急巨(急巨(M M7 7)(-)(+)(-)(+)(+)(-)(+)(-)(-)(-)二、白血病二、白血病MICMIC分型分型 常规采用的常规采用的FABFAB分型法简单易行,分型法
8、简单易行,至今仍是至今仍是ALAL诊断分型的基本手段。然诊断分型的基本手段。然而,白血病细胞高度异质性,形态上而,白血病细胞高度异质性,形态上复杂多变,尤其对分化差或混合性白复杂多变,尤其对分化差或混合性白血病单凭细胞形态学分型有一定困难。血病单凭细胞形态学分型有一定困难。加之,细胞水平的观察属于直观判断,加之,细胞水平的观察属于直观判断,其准确程度与检测人员的经验有关,其准确程度与检测人员的经验有关,带着主观因素,其诊断符合率大约带着主观因素,其诊断符合率大约 60%60%70%70%。1986年年FAB协作组提出了协作组提出了MIC分型法分型法 形态学 (morphology,M)、免疫学
9、 (immunology,I)、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C),该分型法以形态学为基础、免疫学和该分型法以形态学为基础、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作补充,相互结合,使分型细胞遗传学作补充,相互结合,使分型更趋精确更趋精确。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白细胞分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白细胞分 化和白血病细胞的来源认识不断完善。化和白血病细胞的来源认识不断完善。白血病细胞能保持正常血细胞各个分化时白血病细胞能保持正常血细胞各个分化时期的抗原特征,较准确地鉴别期的抗原特征,较准确地鉴别ALAL的类型、的类型、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判断预后。19821982年年1111月在巴黎召月在巴黎召开第一届人
10、类白血病分化抗原会议,同意开第一届人类白血病分化抗原会议,同意并批准使用分化群(并批准使用分化群(clusters of clusters of differentiationdifferentiation,CDCD)作为白细胞分化抗作为白细胞分化抗原的命名。以后又陆续新增加了多种原的命名。以后又陆续新增加了多种CDCD,并在分化抗原的功能研究方面获得许多新并在分化抗原的功能研究方面获得许多新的突破。的突破。急性白血病分类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急性白血病分类常用的单克隆抗体造血祖细胞造血祖细胞 CD34,HLA-Dr,TdT,CD45 B淋巴细胞系淋巴细胞系 CD19,CD20,CD22*,CD79
11、*T淋巴细胞系淋巴细胞系 CD2,CD3*,CD5,CD7髓细胞系髓细胞系 CD13,CD33,CD15,MPO*,CD117 红细胞系红细胞系 抗血型糖蛋白抗血型糖蛋白A,抗血红蛋白抗血红蛋白A巨核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CD41,CD61,F注:注:*:胞浆表达。:胞浆表达。混合型白血病混合型白血病 混合型白血病是一组十混合型白血病是一组十分异质性疾病,单纯依据形态学很难确诊,分异质性疾病,单纯依据形态学很难确诊,免疫学分型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该病发生免疫学分型在诊断中起重要作用。该病发生率仅占白血病的率仅占白血病的1.2%1.5%,疗效差、,疗效差、完全缓解完全缓解(CR)率低、生存期短、预后
12、不良。率低、生存期短、预后不良。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表达急性混合型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表达1种细胞系以上的免疫学标记,常为淋巴细胞种细胞系以上的免疫学标记,常为淋巴细胞系和髓细胞系。该病包括双表现型白血病、系和髓细胞系。该病包括双表现型白血病、双细胞系白血病以及细胞系转变型三系表型双细胞系白血病以及细胞系转变型三系表型。三、造血组织肿瘤与三、造血组织肿瘤与 淋巴组织肿瘤淋巴组织肿瘤WHO分型分型 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M)研究的不断拓宽,研究的不断拓宽,正显示染色体核型变化与基因异常密切相正显示染色体核型变化与基因异常密
13、切相关,并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新关,并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及新型治疗手段的靶向疗法等方面呈现令人瞩型治疗手段的靶向疗法等方面呈现令人瞩目的前景。国际血液学家及血液病理学家目的前景。国际血液学家及血液病理学家2001年年3月里昂会议上的造血和淋巴组织月里昂会议上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的肿瘤的WHO分类法,应用分类法,应用MICM分类技术分类技术力求反映疾病本质,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力求反映疾病本质,成为国际上一种新的分类标准。分类标准。2008年在这分型基础上又做进年在这分型基础上又做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一步的修改、完善。髓细胞系恶性肿瘤髓细胞系恶性肿瘤20012001年分型年分型根据
14、细胞形态学、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以及临床特床特征征WHOWHO分型法将髓系肿瘤分为分型法将髓系肿瘤分为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MPDMPD)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性疾病骨髓增生性疾病(MDS/MPDMDS/MP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AML)四大类。四大类。(一)骨髓增生性疾病(一)骨髓增生性疾病(MPDMPD)MPDMPD是克隆性干细胞疾病是克隆性干细胞疾病的一种,特征为的一种,特征为“有效有效”造血致造血致使一系或多系外周血细胞增高,
15、使一系或多系外周血细胞增高,通常有脾大,骨髓有核细胞显著通常有脾大,骨髓有核细胞显著增生,细胞较成熟,无明显病态增生,细胞较成熟,无明显病态改变改变。PHPH染色体染色体 t(9;22)(q34;q11),t(9;22)(q34;q11),BCR/ABLBCR/ABL 阳性阳性 的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慢性髓系白血病(CMLCML)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CNLCNL)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高嗜酸粒细胞综征高嗜酸粒细胞综征 (CEL/HESCEL/HE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PV)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髓外造血)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伴
16、髓外造血)(CIMFCI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ET)不能分类骨髓增生性疾病不能分类骨髓增生性疾病 2008年分型将年分型将MPD改为改为 骨髓增生性肿瘤骨髓增生性肿瘤(MPN):1,伴伴BCR-ABL阳性的阳性的CML2,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骨髓纤维化5,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6,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7,肥大细胞增生症,肥大细胞增生症8,不能分类的骨髓增生性肿瘤,不能分类的骨髓增生性肿瘤(二)骨髓增生异常(二)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生骨髓增生 性
17、肿瘤性肿瘤(MDS/MPN)MDS/MPN是一种克隆性造血干是一种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特点表现为细胞疾病,特点表现为MDS与与MPN交叠,有多种交叠,有多种“有效有效”造血及病态造造血及病态造血存在。血存在。.慢性粒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CMML).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不典型慢性髓系白血病(aCMLaCML).幼年型粒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单核细胞白血病(JMMLJMML).不能分类的不能分类的MDS/MPNMDS/MPN(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MDS也是克隆性疾病,以无效也是克隆性疾病,以无效造血为其特征引起血细胞减少,骨造血为
18、其特征引起血细胞减少,骨髓及血象一至多系细胞病态造血。髓及血象一至多系细胞病态造血。维也纳会议指出维也纳会议指出,MDSMDS代表了一组异代表了一组异质性髓系肿瘤质性髓系肿瘤,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和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和(或或)成熟异常、造血功能衰竭及因遗成熟异常、造血功能衰竭及因遗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传不稳定而导致的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白血病(AML)AML)转化。显然转化。显然,该定义明确该定义明确了了MDSMDS的病理本质是肿瘤性疾病的病理本质是肿瘤性疾病,“,“异异质性质性”限于肿瘤性疾病内部。限于肿瘤性疾病内部。由于由于MDSMDS有极大的异质性有极大的异质性,MDSMD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急性 细胞 白血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