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评估 .ppt
《常见症状评估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症状评估 .ppt(3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健康评估的目的与任务(掌握)一、健康评估的目的与任务(掌握)目的目的: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 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和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效果。主要任务:主要任务:以临床基础知识、护理基本理论、护理程序 的基本概念为基础,掌握以护理对象为中心 的健康评估的原理和方法,为确定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健康评估的内容及方法(熟悉)一、健康评估的内容及方法(熟悉)内容内容:问诊问诊(常见症状的评估、健康史的评估、心理社会评估)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心
2、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 健康评估记录等健康评估记录等其中通过问诊所获得的健康资料被称为主观资料;经体格检查、实验室或其他辅助检查所获得的健康资料称为客观资料。问问 诊诊常见症状的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症状症状:是个体患病时对机体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的主观感受,如头痛、乏力、恶心等。症状的评估主要通过交谈交谈获得。健康史的评估:健康史的评估:健康史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健康史、用药史、成长发育史、家族健康史及系统回顾。交谈交谈是收集健康资料最常用的方法。心理社会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理、社会资料主观主观因素较多,在收集、分析、判断资料时较困难,其结果不可简单地用正常或
3、异常来划分。主观资料主观资料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身体评估)身体评估)体格检查体格检查 是指评估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者借助简便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 等检查工具了解和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方法,是获取护理诊断依据重要手段。通过体格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称为体征体征。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检测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心电活动用心电图机描记下来的曲线,诊断心血管系统疾病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X射线、超声检查及其他检查 健康评估记录等:健康评估记录等:对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护理诊断、预期目标、护理 措施及 效果评价等护理活动的系统记录。客观资料客观资料
4、附录:问诊概述一、问诊的目的一、问诊的目的问诊问诊是发生在护士与病人之间的目的明确而有序的交谈过程,又称为病史采集。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环境:安静、舒适、私密性氛围:宽松和谐礼节性交谈开始问诊一般从主诉开始避免诱导性提问核实不确定的内容三、问诊的内容三、问诊的内容 问诊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史、生育史、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等。(一)一般资料(一)一般资料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单位、职业、人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并非本人,则应注明其
5、与病人的关系。记录年龄时应填写实足年龄,不可以“儿”或“成”代替,因年龄本身亦具有诊断参考意义。(二)主诉(二)主诉*主诉为病人感觉最主要、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主诉应言简意明,同时注明疾病发生到就诊的时间。如“发热、咳嗽、右胸痛二天”,“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三年”,“腹痛、呕吐伴腹泻四小时”等。(三)现病史(三)现病史*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全过程,是问诊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起病情况(缓急)与患病的时间 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所在的部位、放射区域、性质、发作频度、持续时间、强度、加重
6、或缓解的因素。(三)现病史(三)现病史*3.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按时间顺序记录,包括主要症状的发展和其他有关症状的情况)。4.伴随症状。5.诊断、治疗和护理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等)。(四)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四)人体功能性健康型态1.健康观念与健康管理(有无烟酒嗜好,有无药物依赖)2.营养代谢(饮食改变,体重改变)3.排泄(每日排便与排尿的次数、量、颜色、形状)4.活动与运动(活动耐力)5.睡眠与休息(有无睡眠异常)第一章 常见症状评估症状症状:是个体患病时对机体功能异常和病理变化的主观感受,如头痛、乏力、恶 心等。体征:体征:通过客观检查所发现的异常征象。如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第一节第一节
7、 发热发热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掌握:掌握:发热的概念,发热的程度、热型熟悉熟悉:发热的常见病因及相关护理诊断/问题,发热的评估要点发热:发热: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相对恒定:腋温:36-37口温:36.3-37.2 肛温:36.5-37.7 正常体温在不同个体间稍有差异,并受昼夜节律、年龄、性别、活动程度、药物、情绪、环境等内外因素的影响而略有波动。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病因1.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等)引起的感染,其中 细菌感染最常见。2.非感染性发热:(1)
8、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如甲亢、严重脱水等(4)皮肤散热障碍:如广泛性皮炎(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如中枢、脑外伤等(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夏季发热、女性月经前发热等发病机制发病机制1.致热原性发热:致热原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2.非致热原性发热: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或存在引起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 的疾病(癫痫、甲亢等),影响正常体温调节过程,产热大于 散热,引起发热。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一)临床特点(一)临床特点1.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程度(口温):低热:37.3-38中等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 以上体温测量方法:
9、腋温、口温、肛温2.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及临床意义*概念:发热时在体温单上绘制的体温曲线的形态成为热型。(1)稽留热)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的范围不超过1。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2)弛张热)弛张热:体温常在39 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感染等。(3)间歇热:)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骤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状热:)波状热:体温渐升达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渐降至正常水平;数天体温又渐升,如此反反
10、复复。常见于布氏杆菌病。(5)回归热:)回归热:体温骤升至39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见于霍奇金病。(6)不规则热:)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等。伴随症状伴随症状 1.发热伴寒战发热伴寒战: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败血症等 2.发热伴头痛发热伴头痛: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发热伴关节肿痛发热伴关节肿痛:常见于风湿热、败血症等 4.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发热伴皮肤粘膜出血:常见于白血病 5.发热伴昏迷发热伴昏迷:先发热后昏迷常见于流行性型脑炎、中暑等;先昏迷后发热常见于脑出血、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身心反应身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见症状评估 常见 症状 评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