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共小题,共 4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7 题中只有一项符题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合题目要求,每小题 4 分,第分,第 810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分,选对但不全的得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得 0 分分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会有向心加速度,关于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成任意角度 B向心加速度可能改变速度的大小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角速度恒定时,向心加速度恒
2、定 D向心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 2如图所示为某建筑工地的塔式吊车,横梁能绕轴上的 O 点在水平面内转动,已知 A、B 两点到轴 O 的距离之比为 4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A、B 两点转过的角度相等 B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A、B 两点通过的弧长相等 CA、B 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161 DA、B 两点的周期之比为 41 32024 年 3 月 29 日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在天津开赛,女子铅球决赛中,河北队选手巩立姣投出 19 米 35,并摘到金牌已知铅球的质量为 m,铅球出手瞬间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h,铅球的速度大小为1v,经过一段时间铅球落地,落地瞬间
3、的速度大小为2v,重力加速度用 g 表示,铅球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f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推铅球的瞬间,人对铅球做功为2112mghmv+河南省九师联盟2024年高一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含答案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铅球从离手到落地,铅球动能的增加量为mgh C铅球从离手到落地,铅球的机械能减少fmghW D224121122Wmghmvmv=+42024 年 5 月 3 日 17 时 27 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自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
4、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如图所示为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的变轨示意图,其中轨道、为圆轨道,轨道为椭圆轨道,M,N 点分别为切点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嫦娥六号探测器由轨道进入轨道,需在 M 点点火减速 C嫦娥六号探测器在轨道上运行时,经过 M 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 N 点时的速度 D嫦娥六号探测器在轨道上经过 N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上经过 N 点的加速度 5一物体从计时开始,用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了沿水平方向(x 方向)和竖直方向(y 方向)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图 1 为倾斜的直线,图 2 为顶点在原点的抛物线,物体的质量为1
5、kg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 B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5 5N C1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0 2m/s D0 1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0 2m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转台上有两完全相同的均可视为质点的物体甲和乙,其质量均为1kgm=,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现让转台绕中心轴12OO转动,当转台以恒定的角速度0转动时,恰好没有物体与转台发生相对滑动,物体甲到转轴的距离为0.05mx=甲,物体乙到转轴的距离为0.1mx=乙,重力加速度为210m/s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rad/s=B物体甲、乙在最高点时所受的摩擦力之比为
6、12 C物体甲、乙在最低点时所受的摩擦力之比为 12 D物体甲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7某同学为了研究过山车的运动,在实验室完成了模拟实验,该同学取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圆轨道,沿竖直方向固定,P、Q 分别为最低点和最高点,A 点与圆心等高(图中未画出),分别在 P、Q、A 点安装压力传感器实验时,将小球置于最低点 P,并给小球一水平的初速度,当小球经过最低点 P 和最高点 Q 时传感器的示数分别为12,F F,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g,忽略一切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质量为123FFg B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12125FFgrFF+C小球在 A 点时对传感器的压力大小为1
7、22FF+D1F可能小于2F 8一个物体在几个外力的作用下沿平直的轨道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在物体上再施加一恒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C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D物体的速度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M=的凹槽放在水平地面上,凹槽内有一个抛物线形的光滑轨道,其轨道方程为22yx=,坐标原点为凹槽最低点质量为0.01kgm=的小球,初始时刻从抛物线右侧坐标为()1m,2m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小球在凹槽内运动过程中,凹槽始终保持静止,重力加速度 g 取21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凹槽内上升
8、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负功 B小球运动到最低点 O 时,水平地面对凹槽的支持力为 2.1N C水平地面对凹槽的静摩擦力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D小球不能运动到坐标()1m,2m的位置 10 复兴号动车是世界上率先实现自动驾驶速度突破 350km/h 的动车,成为我国高铁技术的又一大突破 已知动车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启动,经时间 t 功率达到额定功率 P,动车的速度为 v,然后动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再经时间 0.2t 速度达到最大,最大速度为 1.2v全过程动车所受阻力恒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车的质量为26Ptv B整个过程动车的平均速度为 1.1v C牵引力在 1.2t 时间内做的功为1
9、.2Pt D整个过程动车克服阻力做功为0.58Pt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小题,共 54 分分 11(7 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完成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时将固定有白纸的方木板沿竖直方向固定,调整斜槽末端水平并定位斜槽末端在白纸上的位置 O,每次均将小球由斜槽上的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在白纸上记录小球通过的点 A、B、C,如图乙所示已知相邻两点间的水平间距均为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0 x,OB、AB、BC 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012yyy、,重力加速度为 g 回答下列问题:(1)斜槽的摩擦力对本实验_(选填“有”或“无”)影响(2)该
10、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选择了从 O 到 B 的过程进行研究,小球经过 B 点时的竖直速度为_;若小球的机械能守恒,则关系式_成立(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3)若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小球从 O 到 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动能的增加量 12(8 分)晓宇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向心力与质量、角速度以及半径的关系,实验时,将钢球放在两侧横臂的挡板处,转动手柄,钢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可以通过左右两个标尺露出的等分格来表示 (1)在探究向心力与角速度的关系时,应选用质量相同的钢球,且左侧的小球应放在_(选填“A”或“B”)位置,变速塔轮 1、变速塔轮 2 处圆盘的
11、半径_(选填“相同”或“不同”)(2)下面与本实验的实验思想相同的是_ A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 B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C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D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3)某次实验时,若将皮带套在两个半径相同的变速塔轮上,左侧的钢球放在 A 位置,若左右露出的标尺格数分别为 2 格、8 格,则左右两侧小球的质量之比为_;若实验时钢球的质量相等,左侧的钢球放在 A 位置,若将皮带套在两个半径不同的变速塔轮上,若左右露出的标尺格数分别为 2 格、8 格,则左右两侧变速塔轮的半径之比为_ 13(10 分)随着“天问一号”的发射,我国开启了探索火星奥秘之旅已知火星、地球的质量之比为 110,
12、火星、地球两极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25,若火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求:(1)火星与地球的密度之比;(2)火星与地球各自的同步卫星轨道半径之比;(3)火星与地球各自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 14(13 分)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体 AB 足够长,其底端与一段半径为1mR=的光滑圆弧轨道 BC 平滑相切,圆弧轨道 BC 与水平轨道相切于 C 点,水平轨道右端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原长时其左端位于 D 点,D 点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右侧的水平轨道光滑,C、D 间距离10mCDx=,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1kgm=的滑块由斜面体上的 A 点静止释放,释放点到 C 点的高度差为2.5mh=,滑块停止在 C
13、D 的中点(未与轻弹簧相碰),重力加速度为210m/sg=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12pEkx=,x 为弹簧的形变量,500N/mk=求:(1)滑块在 C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以及滑块与 CD 段的动摩擦因数;(2)改变释放点的位置,使滑块与轻弹簧仅碰撞一次,且滑块最终仍停在 CD 的中点,求释放点到 C 点的高度差以及弹簧压缩量的最大值 15(16 分)跳台滑雪是冬奥会比赛项目,极具观赏性如图所示为某跳台滑雪的简易图,已知斜坡的倾角为30=,斜坡足够长,运动员由顶端 O 沿水平方向跳出,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员落在距离顶端 O 为160ms=的位置 A(图中未画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210m/
14、sg=求:(1)运动员离开 O 点瞬间的速度大小;(2)运动员离开 O 点后经多长时间距斜坡最远以及最远距离;(3)保持第(1)问的速度大小不变,仅改变运动员离开 O 点的速度方向,当运动员离开 O 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时,在斜坡上的落点到 O 点的距离最远,求最远的距离 九师联盟九师联盟 20232024 学年高一教学质量检测学年高一教学质量检测物理物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沿半径指向圆心,线速度方向则沿圆周的切线方向,所以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线速度方向垂直,A 错误;向心加速度只能改变速度的方向,并不改变速度的大小,用来描述物体
15、速度方向变化的快慢,B 错误,D 正确;做圆周运动物体的角速度恒定时,由2ar=知半径改变,则向心加速度大小改变,且向心加速度方向一直改变,C 错误 2A 由图可知,A B、两点属于同轴模型,转动过程中具有相同的角速度,由公式t=可知,任意相等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时间内A B、两点转过的角度相等,A 正确;由公式vr=可知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即A B、两点的线速度之比为4:1,由公式svt=可知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弧长之比一定为4:1,B 错误;由于角速度相等,由公式2ar=可知,A 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4:1,C 错误;由于A 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由公式2T=可知A 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联盟 2024 年高 一下 学期 质量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