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pdf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化学反应与能量.pdf(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 不同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HCl 和 NaOH 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 H2SO4和 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 283.0 kJmol1,则 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C需
2、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 1mol 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 Ba(OH)2.8H2O 与 NH4Cl 反应B 铝与稀盐酸C 灼热的炭与 CO2反应D 甲烷与 O2的燃烧反应4.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称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 CO、CO2和 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H1CO2(g)+3H2(g)CH3OH(g)+H2O(g)H2CO2(g)+H2(g)CO(g)+H2O(g)H3回答下列问题:化学键HHCOCOHOCHE
3、/(kJmol1)4363431076465413已知反应中的相关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由此计算H1=_kJmol1,已知H2=58kJmol1,则H3=_kJmol1()A99、41B+99、+41C99、+41D99、415.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 Fulvio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 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 1molNN 吸收 167kJ 热量,生成 1molNN 放出 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与 N2互为同素异形体CN4沸点比 P4(白磷)高D1mo1N4气体转变为 N2将吸收 882kJ 热量6
4、.已知 298K、101KPa 条件下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22H2(g)+O2(g)=2H2O(g)H=483.6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2(g)与 O2(g)反应生成 H2O(g)是吸热反应B 1molH2O(g)转变成 1molH2O(l)放出 44.0kJ 热量C 1molH2O(l
5、)转变成 1molH2O(g)放出 44.0kJ 热量D 1molH2O(g)转变成 1molH2O(l)放出 88.0kJ 热量7.已知:4NH3(g)+3O2(g)=2N2(g)+6H2O(g)H=1269kJ/mol下列说正确的是()A断开 1 mol OO 键比断开 1 mol NN 键所需能量少 448kJB断开 1 mol HO 键比断开 1 mol HN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 72.6kJC由以上键能的信息可知 H2O 的沸点比 NH3高D由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可知 H 一 O 键比 H 一 N 键弱8.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 C3C5的烷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H4+2
6、O2CO2+2H2O,C3H8+5O23CO2+4H2O 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用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增大空气进入量或减小石油气进入量B减小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入量C减小空气进入量,减小石油气进入量D减小空气进入量或增大石油气进入量9.根据下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 mol H2的共价键形成放出 436 kJ 能量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
7、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3C1 mol H2(g)跟21mol O2(g)反应生成 1 mol H2O(g)释放能量 245 KjD1 mol H2(g)与21mol O2(g)的总能量大于 1 mol H2O(g)的能量10.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C图 I 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图 II 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1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BBa(OH)28H2O 与
8、NH4Cl 的反应C灼热的炭与 CO2的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12.根据下列实验及现象,能量关系正确的是()实验及现象能量关系将“NO2”球置于热水中,红棕色增加N2O4(g)2NO2(g)H0NaOH 与 HCl 溶液混合,溶液温度升高钠投入水中,熔化成小球微热含酚酞的 Na2CO3溶液,红色加深CO32(aq)+H2O(1)HCO3(aq)+OH(aq)H0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
9、12135134A B C D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化学反应 2NO2(g)+O3(g)N2O5(g)+O2(g)H 0B表示 25时,用 0.1 mol/LCH3COOH 溶液滴定 20 mL 0.1 mol/LNaOH 溶液,溶液的 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C表示 10 mL 0.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与过量的 0.1 mol/L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D表示体积和 pH 均相同的 HCl 和 CH3COOH 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产生 H2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则 a 表示 CH3COOH 溶液14.对于放热反应 2H2(g)+O2(g)
10、=2H2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 H2和 O2所具有的总能量B反应物 H2和 O2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C反应物 H2和 O2所具有的总能量等于产物 H2O 所具有的总能量D反应物 H2和 O2比产物 H2O 稳定15.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AB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5CD16.分别取 40
11、mL 的 0.50mol/L 盐酸与 40mL0.55mol/L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是确保盐酸完全反应B仪器 A 的名称是环形玻璃搅拌棒C在实验过程中,如果不把温度计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 NaOH 溶液的温度,则测得的H 偏大D用 Ba(OH)2和硫酸代替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结果也是正确的17.次氯酸可用于杀菌消毒已知 25时:HClO(aq)+OH(aq)=ClO(aq)+H2O(l)H=Q1kJmol1H+(aq)+OH(aq)=H2O(l)H=57.3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 25时,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
12、ClO(aq)H+(aq)+ClO(aq)H=(57.3+Q1)kJmol1B将 20mL 1mol/L HClO 与 10mL 1mol/L NaOH 混合后的溶液,一定存在:2c(H+)2c(OH)=c(ClO)c(HClO)C已知酸性 H2SO3HClOHSO3,则向 Na2SO3溶液中加入 HClO 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HClOHSO3+ClOD已知酸性 CH3COOHHClO,则等浓度 CH3COONa 和 NaClO 的混合液中:C(Na+)C(ClO)C(CH3COO)C(OH)C(H+)18.已知工业合成氨:2N2(g)+6H2(g)4NH3(g)H=184.8kJ/mo
13、l一定条件下,现有容积相同且恒容的密闭容器甲与乙:向甲中通入 1mol N2和 3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1kJ;向乙中通入 0.5mol N2和 1.5mol H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92.4=Q12Q2B92.4Ql2Q2CQ1=2Q2=92.4DQ1=2Q292.4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619.已知:H2(g)+O2(g)
14、H2O(g)H1=241.8kJmol1,C(s)+O2(g)CO(g)H2=110.5kJmol1由此可知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3,则H3为()A+131.3 kJmol1B131.3 kJmol1C+352.3 kJmol1D352.3 kJmol120.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OH(aq)=H2O(l);H=57.3kJ/mol向 1L 0.5mol/L 的 Na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稀醋酸浓硫酸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热H1、H2、H3的关系正确的是()AH1H2H3BH2H3H1CH1H3
15、H2DH3H2H121.已知某温度下的热化学方程式:2SO2(g)+O2(g)2SO3(g)H=197kJ/mol在同温同压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 SO2和 1mol 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向另一相同密闭容器中通入 1.5mol SO2、0.75mol O2和 0.5mol SO3,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 Q2kJ,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Q1Q2197BQ1=Q2197CQ1Q2197DQ2Q11972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C2H2(g)+O2(g)=2CO2(g)+H2O(g);H=1256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炔的燃烧热为 1256kJ/molB若转移 10
16、mol 电子,则消耗 2.5mol O2C若生成 2mol 液态水,则H=2512kJ/molD若形成 4mol 碳氧共用电子对,则放出的热量为 2512kJ23.为了探索外界条件对反应 aX(g)+bY(g)cZ(g)的影响,以 X 和 Y 物质的量比为a:b 开始反应,通过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 Z 的物质的量分数,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H0,a+bcBH0,a+bcCH0,a+bcDH0,a+bc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
17、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724.已知:P4(s)+6Cl2(g)=4PCl3(g),H=a kJmol1;P4(s)+10Cl2(g)=4PCl5(g),H=b kJmol1,P4具有正四面体结构,PCl5中 PCl 键的键能为 c kJmol1,PCl3中 PCl 键的键能为1.2c kJ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P 键的键能大于 PCl 键的键能B可求 Cl2(g)+PCl3(g)=PCl5(s)的反应热HCClCl 键的键能kJmol1DPP 键的键能为kJmol125.如图,以下图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表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热效
18、应B该图表示某反应能量的变化与生成物状态无关C该图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D该图表明化学反应不仅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遵循能量守恒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826.如图是碳的正常循环,但由于过度燃烧化石燃料,造成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存储和转化问题成为当前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使命(1)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是光能转
19、化成化学能 b化石燃料是可再生的c循环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 d石油中含乙烯、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高分子化合物(2)用钌的配合物作催化剂,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光催化分解 CO2发生反应:2CO2(g)=2CO(g)+O2(g),该反应的H0,(选填:、=)(3)CO2转化途径之一是:利用太阳能或生物质能分解水制 H2,然后将 H2与 CO2转化为甲醇或其它的物质2H2O(1)=2H2(g)+O2(g)H=+571.5kJmol13H2(g)+CO2(g)=CH3OH(l)+H2O(1)H=137.8kJmol1则反应:4H2O(1)+2CO2(g)=2CH3OH(l)+3O2(g)H=kJmol1你
20、认为该方法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a开发高效光催化剂b将光催化制取的氢气从反应体系中有效分离,并与 CO2催化转化c二氧化碳及水资源的来源供应(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 CO2最终可得产品 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 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t1t2t3)温度()气体总浓度152535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
21、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9(mol/L)时间(min)0000t191032.71028.1102t231024.81029.4102t331024.81029.4102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是反应(“放热”、“吸热”)在 15,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5)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图)在阴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27.烟气中含有 SO2等大量有害的物质,烟气除硫的方法有多种,其中石灰石法烟气除硫工艺的主要反应如下:CaCO3(s)CO2(g)+CaO(s)H=+178.
22、2kJ/molSO2(g)+CaO(s)CaSO3(s)H=402kJ/mol.2CaSO3(s)+O2(g)+4H2O(I)2CaSO42H2O(s)H=234.2kJ/mol(1)试写出由石灰石、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生石膏的热化学方程式(2)反应为烟气除硫的关键,取相同用量的反应物在 3 种不同的容器中进行该反应,A容器保持恒温恒压,B 容器保持恒温恒容,C 容器保持恒容绝热,且初始时 3 个容器的容积和温度均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 个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的大小顺序:aAaBaCb当 A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cA、B 两个容器达到平衡所用的
23、时间:tAtBd当 C 容器内平衡常数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3)依据上述反应来除硫,将一定量的烟气压缩到一个 20L 的容器中,测得不同温度下,容器内 SO2的质量(mg)如下表资料下载来源:高考化学复习资料群:620501360,高中化学教师群:5139062,高中学霸笔记共享群:901323239,衡水中学内部资料群:591993305,北京四中内部资料群:704092170,黄冈中学内部资料群:79121351310020406080100120T1210010525401998.70.060.06T22100869242xxxx在 T1温度下,计算 2040min 内 S
24、O2的反应速率mol/(Lmin)若其它条件都相同,则 T1T2(填“”、“”或“=”,下同);x0.06在 T2温度下,若平衡后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 10L,则新平衡时 SO2的浓度原平衡时SO2的浓度(填“”、“”或“=”),理由是28.煤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人们将利用煤制取的水煤气、焦炭、甲醚等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中(1)已知:C(s)+H2O(g)CO(g)+H2(g)H=+131.3kJmol1CO2(g)+H2(g)CO(g)+H2O(g)H=+41.3kJmol1则炭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在(填“高温”“低温”或“任何温度”)下有利于正向自发进行(2)
25、有人利用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发生反应 C(s)+2NO(g)N2(g)+CO2(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和 NO,在 T1时,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时间(min)浓度(molL1)01020304050NO1.000.680.500.500.600.60N200.160.250.250.300.30CO200.160.250.250.300.301020min 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30min 后,只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填选项字母)A通入一定量的 NOB加入一定量的活性炭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D适当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一轮 复习 专题 化学反应 能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