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新高考辽宁卷化学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适用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4年新高考辽宁卷化学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适用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新高考辽宁卷化学高考真题解析+参考版+适用地区辽宁+黑龙江+吉林.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4年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化学本试卷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异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
2、,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文物见证历史,化学创造文明。东北三省出土的下列文物据其主要成分不能与其他三项归为一类的是A. 金代六曲葵花婆金银盏B. 北燕鸭形玻璃注C. 汉代白玉耳杯D. 新石器时代彩绘几何纹双腹陶罐2. 下列化学用语或表述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的氦核素:B. 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C. 的共价键类型:键D. 的空间结构:平面三角形3. 下列实验操作或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 点燃前,先检验其纯度B. 金属K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 温度计中水银洒落地面,用硫粉处理D. 苯酚沾到皮肤上,先后用乙醇、水冲洗4. 硫及其化合物部分转化关系如图。设为阿伏
3、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中原子总数为B. 溶液中,数目C. 反应每消耗,生成物中硫原子数目为D. 反应每生成还原产物,转移电子数目为5. 家务劳动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A. 用过氧碳酸钠漂白衣物:具有较强氧化性B. 酿米酒需晾凉米饭后加酒曲:乙醇受热易挥发C. 用柠檬酸去除水垢:柠檬酸酸性强于碳酸D. 用碱液清洗厨房油污:油脂可碱性水解6. 分解的“碘钟”反应美轮美奂。将一定浓度的三种溶液(溶液;淀粉、丙二酸和混合溶液;、稀硫酸混合溶液)混合,溶液颜色在无色和蓝色之间来回振荡,周期性变色;几分钟后,稳定为蓝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无色蓝色:生成
4、B. 蓝色无色:转化为化合态C. 起漂白作用D. 淀粉作指示剂7. 如下图所示的自催化反应,Y作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不能发生水解反应B. Y与盐酸反应的产物不溶于水C Z中碳原子均采用杂化D. 随增大,该反应速率不断增大8. 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使用合理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或试剂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溶液B测定溶液中用溶液滴定C除去乙醇中少量的水加入金属,过滤D测定溶液的使用试纸A. AB. BC. CD. D9. 环六糊精(D-吡喃葡萄糖缩合物)具有空腔结构,腔内极性较小,腔外极性较大,可包合某些分子形成超分子。图1、图2和图3分别表示环六糊精结构、超分子示意图及相关应用。下列说
5、法错误的是A. 环六糊精属于寡糖B. 非极性分子均可被环六糊精包合形成超分子C. 图2中甲氧基对位暴露在反应环境中D. 可用萃取法分离环六糊精和氯代苯甲醚10. 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时,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B. 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C. 平均速率(异山梨醇)D. 反应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11. 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
6、错误的是A. 单质沸点:B. 简单氢化物键角:C. 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 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12. “绿色零碳”氢能前景广阔。为解决传统电解水制“绿氢”阳极电势高、反应速率缓慢的问题,科技工作者设计耦合高效制的方法,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机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相同电量下理论产量是传统电解水的1.5倍B. 阴极反应:C 电解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向b极方向移动D. 阳极反应:13. 某工厂利用铜屑脱除锌浸出液中的并制备,流程如下“脱氯”步骤仅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锌浸出液中相关成分(其他成分无干扰)离子浓度1450.031A. “浸铜”时应加入足量,确保铜屑溶解完
7、全B. “浸铜”反应:C. “脱氯”反应:D. 脱氯液净化后电解,可在阳极得到14. 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结构如图。结构1是钴硫化物晶胞的一部分,可代表其组成和结构;晶胞2是充电后的晶胞结构;所有晶胞均为立方晶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结构1钴硫化物的化学式为B. 晶胞2中S与S的最短距离为当C. 晶胞2中距最近的S有4个D. 晶胞2和晶胞3表示同一晶体15. 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某实验小组以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分别滴定含水样、含水样。已知:为砖红色沉淀;相同条件下溶解度大于;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曲线为沉淀溶解平衡曲线B. 反应的平衡常数C. 滴定时,理论上混合液中指
8、示剂浓度不宜超过D. 滴定达终点时,溶液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细菌冶金的国家。已知金属硫化物在“细菌氧化”时转化为硫酸盐,某工厂用细菌冶金技术处理载金硫化矿粉(其中细小的颗粒被、包裹),以提高金的浸出率并冶炼金,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北宋时期我国就有多处矿场利用细菌氧化形成的天然“胆水”冶炼铜,“胆水”的主要溶质为_(填化学式)。(2)“细菌氧化”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沉铁砷”时需加碱调节,生成_(填化学式)胶体起絮凝作用,促进了含微粒的沉降。(4)“培烧氧化”也可提高“浸金”效率,相比“培烧氧化”,“细菌氧化”的优势为
9、_(填标号)。A. 无需控温B. 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C. 设备无需耐高温D. 不产生废液废渣(5)“真金不拍火炼”,表明难被氧化,“浸金”中的作用为_。(6)“沉金”中的作用为_。(7)滤液经酸化,转化为和的化学方程式为_。用碱中和可生成_(填溶质化学式)溶液,从而实现循环利用。17. 某实验小组为实现乙酸乙酯的绿色制备及反应过程可视化,设计实验方案如下:I向烧瓶中分别加入乙酸()、乙醇()、固体及46滴甲基紫的乙醇溶液。向小孔冷凝柱中装入变色硅胶。II加热回流后,反应液由蓝色变为紫色,变色硅胶由蓝色变为粉红色,停止加热。III冷却后,向烧瓶中缓慢加入饱和溶液至无逸出,分离出有机相。IV洗涤有
10、机相后,加入无水,过滤。V蒸馏滤液,收集馏分,得无色液体,色谱检测纯度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反应中起_作用,用其代替浓的优点是_(答出一条即可)。(2)甲基紫和变色硅胶的颜色变化均可指示反应进程。变色硅胶吸水,除指示反应进程外,还可_。(3)使用小孔冷凝柱承载,而不向反应液中直接加入变色硅胶的优点是_(填标号)。A. 无需分离B. 增大该反应平衡常数C. 起到沸石作用,防止暴沸D. 不影响甲基紫指示反应进程(4)下列仪器中,分离有机相和洗涤有机相时均需使用的是_(填名称)。(5)该实验乙酸乙酯的产率为_(精确至)。(6)若改用作为反应物进行反应,质谱检测目标产物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数值应为_
11、(精确至1)。18. 为实现氯资源循环利用,工业上采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废气:。将和分别以不同起始流速通入反应器中,在和下反应,通过检测流出气成分绘制转化率()曲线,如下图所示(较低流速下转化率可近似为平衡转化率)。回答下列问题:(1)_0(填“”或“C. 平均速率(异山梨醇)D. 反应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答案】A【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3小时后异山梨醇浓度继续增大,后异山梨醇浓度才不再变化,所以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B图像显示该温度下,后所有物质浓度都不再变化,且此时山梨醇转化完全,即反应充分,而1,4-失水山梨醇仍有剩余,即反应正向进行程度小于
12、反应、反应限度小于反应,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故B正确;C由图可知,在内异山梨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042mol/kg,所以平均速率(异山梨醇)=,故C正确;D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物质平衡转化率,所以反应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故D正确;故答案为:A。11. 如下反应相关元素中,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Q是ds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单质沸点:B. 简单氢化物键角:C. 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D. 是配合物,配位原子是Y【答案】D【解析】【分析】Q是ds
13、区元素,焰色试验呈绿色,则Q为Cu元素;空间运动状态数是指电子占据的轨道数,基态X原子的核外电子有5种空间运动状态,则X为第2周期元素,满足此条件的主族元素有N(1s22s22p3)、O(1s22s22p4)、F(1s22s22p5);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Y、Z原子有两个未成对电子,若Y、Z为第2周期元素,则满足条件的可能为C(1s22s22p2)或O(1s22s22p4),C原子序数小于N,所以Y不可能为C,若Y、Z为第3周期元素,则满足条件的可能为Si(1s22s22p63s23p2)或S(1s22s22p63s23p4),Y、Z可与Cu形成CuZY4,而O、Si、S中只有O
14、和S形成的才能形成CuZY4,所以Y、Z分别为O、S元素,则X只能为N;W能与X形成WX3,则W为IA族或VIIA族元素,但W原子序数小于N,所以W为H元素,综上所述,W、X、Y、Z、Q分别为H、N、O、S、Cu。【详解】AW、Y、Z分别为H、O、S,S单质常温下呈固态,其沸点高于氧气和氢气,O2和H2均为分子晶体,O2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H2,O2的范德华力大于 H2,所以沸点O2H2,即沸点SO2H2,故A正确;BY、X的 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O和NH3,H2O的中心原子O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6-21)=4、孤电子对数为2,空间构型为V形,键角约105,NH3的中心原子N原子的价层电子
15、对数为3+(5-31)=4、孤电子对数为1,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键角约10718,所以键角:,故B正确;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氨水不足时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氨水过量时氢氧化铜溶解,生成Cu(NH3)4SO4,即反应过程中有蓝色沉淀产生,故C正确;D为Cu(NH3)4SO4,其中铜离子提供空轨道、NH3的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两者形成配位键,配位原子为N,故D错误;故答案为:D。12. “绿色零碳”氢能前景广阔。为解决传统电解水制“绿氢”阳极电势高、反应速率缓慢的问题,科技工作者设计耦合高效制的方法,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机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相同电量下理论产量是传统电解水的1.5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新高 辽宁 化学 高考 题解 参考 适用 地区 黑龙江 吉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