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归去来兮辞的语文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归去来兮辞”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所作的一篇抒情小赋。1.1.2该文以作者辞官归隐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1.3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二、知识点讲解2.1生僻字词解释2.1.1“归去来兮”中的“兮”字是古汉语中的助词,用于表示感叹或疑问。2.1.2“田园将芜胡不归”中的“芜”字意为荒废,形容田园已被杂草覆盖。2.1.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中的“谏”字意为劝告,指责。2.2文学常识2.2.1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2.2.2“归去来兮辞
2、”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所作,体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2.3本文采用了赋的形式,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批判和对田园生活的赞美。2.3文章结构分析2.3.1文章分为三个部分:首段陈述辞官归隐的原因,中间段落描述归隐后的生活乐趣,末段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决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3.2首段以“归去来兮”开头,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的急切心情。2.3.3中间段落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展现了作者归隐后的快乐生活。2.3.4末段强调作者决意不再涉足官场,坚决追求田园生活的自由与宁静。三、教学内容3.1课文朗读与翻译3.1.1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3.1.2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3、确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3.1.3对课文进行逐句翻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3.2文学常识讲解3.2.1介绍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使学生了解作者背景。3.2.2讲解“归去来兮辞”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3.2.3分析文章的赋的形式和对比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3文章结构分析3.3.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3.3.2讨论文章的三个部分如何相互联系,展现作者的情感变化。3.3.3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4.1.2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学常识。4.1.3分析文章的结构
4、,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4.2过程与方法4.2.1通过朗读和翻译,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4.2.2运用对比分析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4.2.3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感受陶渊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追求自然、向往自由的情感态度。4.3.2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批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4.3.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学常识。5.1.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5.1.3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文章主题。5.2教学重点5.2.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
5、课文内容。5.2.2掌握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学常识。5.2.3分析文章的结构,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学PPT6.1.1制作包含课文、生僻字词、文学常识、文章结构等内容的PPT。6.1.2在PPT中插入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6.1.3将PPT提前传给助教,确保上课时能够顺利使用。6.2课本6.2.1准备最新的语文课本,确保课文中包含“归去来兮辞”。6.2.2在课本上做好标记,方便上课时引导学生关注重点内容。6.2.3提前检查课本是否完整,确保没有破损或缺失。6.3参考资料6.3.1收集与陶渊明及其作品相关的参考资料,如论文、书籍等。6.3.2整理参考资料
6、的主要观点和论据,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6.3.3将参考资料整理成文档,发给助教,以便打印分发给学生们。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开场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陶渊明吗?他的作品有哪些?7.1.2引导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陶渊明的作品,如桃花源记等。7.1.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归去来兮辞”,并简要介绍其背景。7.2课堂讲解7.2.1讲解课文:按照PPT的顺序,逐句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僻字词和文学常识。7.2.2分析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手法。7.2.3讨论文章主题:组织学生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思考。7.3课堂互动7.3.1提
7、问环节:在讲解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7.3.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课文中的某个问题,如文章的主题思想等。7.3.3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观点,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八、板书设计8.1板书结构8.1.1在黑板上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包括首段、中间段落和末段。8.1.2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首段是辞官归隐的原因,中间段落是归隐后的生活乐趣,末段是对官场生活的决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8.1.3在结构图旁边标注出文章的主题思想,突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8.2板书重点8.2.1在黑板上列出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文学常识,供学生随
8、时查阅。8.2.2用箭头连接相关的字词和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8.2.3在板书的右侧列出文章的关键句子和写作手法,方便学生回顾和记忆。九、作业设计9.1课后作业9.1.1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加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9.1.3让学生收集与陶渊明或其他隐逸诗人相关的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9.2课后自主学习9.2.1推荐学生阅读陶渊明的其他作品,如桃花源记、饮酒等。9.2.2引导学生关注与田园生活相关的诗歌和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9.2.3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的文学社团或阅读俱乐部,与其他同学分享阅读心得和体验。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效果评估10.1.1观察学生在课
9、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10.1.2收集团队讨论的结果,评估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深度。10.1.3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生僻字词和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10.2教学改进措施10.2.1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提高教学效果。10.2.2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10.2.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10.3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1.1课文朗读与翻译1.1.1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韵律的理解和感受,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语言的美感。1.1.2难点在于生僻字词的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句和上下文来帮助学生掌握。1.1.3补充和说明:
10、可以设计一个生僻字词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记忆和理解这些字词。二、文学常识讲解2.1重点关注学生对陶渊明生平事迹的理解,通过故事化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作者。2.1.2难点在于文学价值的鉴赏,需要通过具体的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2.1.3补充和说明: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文学作品的鉴赏过程中,比如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的文学特点。三、文章结构分析3.1重点关注学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通过图表或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结构。3.1.2难点在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手法,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分析来帮助学生掌握。3.1.3补充和说明:可以设计一个写作思路的分享环节,让学
11、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并分享作者的写作思路。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提问和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4.1.2难点在于学生对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提高。4.1.3补充和说明:可以设计一个文学作品的鉴赏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并评价作品的文学特点。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重点关注学生对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记忆,通过重复讲解和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5.1.2难点在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需要通过具体的分析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5.1.3补充和说明:可以设计一个主题理解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享自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感受。本教案的设计重点关注了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文学常识的讲解,文章结构的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解决。通过具体的教学环节和活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