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领域《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docx
《幼儿园语言领域《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领域《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幼儿园语言领域谁咬了我的大饼教案一、引言1.1设计缘起:1.1.1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我们选择了谁咬了我的大饼这个有趣的绘本故事。1.1.2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同时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1.1.3本文将结合故事内容,设计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提升语言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故事情节理解2.1.1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了解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2.1.2通过讨论,让幼儿理解动物牙齿的特征,如兔子的牙齿是长长的,狼的牙齿是尖尖的等。2.1.3让幼儿通过观
2、察插图,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如猪是圆圆的,兔子是长长的等。三、教学内容3.1故事朗读3.1.1让幼儿听故事,感受故事的语言韵律和节奏。3.1.2引导幼儿跟读故事,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3.1.3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幼儿体验故事中不同角色的情感。四、教学目标4.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1.1让幼儿通过朗读和讨论,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4.1.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故事情节。4.1.3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让幼儿理解和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咬了一口”、“咬了两大口”等。5.1.2让幼
3、儿理解和表达不同动物的特征,如兔子的长长的牙齿,狼的尖尖的牙齿等。5.1.3让幼儿理解和表达故事中的情感,如小猪的疑惑、兔子的害怕等。5.2教学重点5.2.1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了解小猪的大饼被谁咬了。5.2.2让幼儿通过观察插图,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5.2.3让幼儿通过朗读和讨论,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大饼图片6.1.1准备一张大饼的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讨论。6.1.2大饼图片要清晰可见,以便幼儿能够清楚地看到被咬的痕迹。6.1.3准备多张不同动物的牙齿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6.2角色头饰6.2.1准备小猪、兔子、狼等角色的头饰,
4、用于角色扮演活动。6.2.2头饰要符合角色的特征,以便幼儿能够更好地投入到角色扮演中。6.2.3头饰要安全可靠,避免幼儿误吞或受伤。6.3故事课件6.3.1制作故事课件,包括故事的文字和插图,用于辅助教学。6.3.2课件要色彩鲜艳,插图要清晰,文字要简洁明了。6.3.3课件要有互动环节,如问题提问、答案选择等,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七、教学过程7.1导入环节7.1.1邀请幼儿观察大饼图片,引导幼儿注意到大饼上的咬痕。7.1.2提问:“你们知道谁咬了这张大饼吗?”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7.1.3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动物,体验咬大饼的感觉。7.2故事环节7.2.1朗读故事,让幼儿跟随故事情
5、节的发展,感受故事的趣味性。7.2.2在故事的关键情节中,引导幼儿猜测“谁咬了我的大饼”。7.2.3讨论故事中的动物特征,如兔子的长长的牙齿,狼的尖尖的牙齿等。7.3活动环节7.3.1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体验故事的情感。7.3.2让幼儿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示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7.3.3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情节,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八、板书设计8.1故事情节板书8.1.1在黑板上画出小猪、兔子、狼等角色的形象,标注它们的名字。8.1.2用箭头连接不同角色的动作,展示故事的情节发展。8.1.3在板书的旁边标注问题,如“谁咬了我的大饼?”引导幼儿思考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谁咬了我的大饼 幼儿园 语言 领域 大饼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