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 为建设一支高素养的中小学老师队伍,顺当实施新一轮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 围绕深化基础教化课程改革、全面推动素养教化,以“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为目标,以提高老师新课程教学实力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老师,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中心,实行集中培训、远程教化与老师自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不断增加接着教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老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养。 服务老师,倾斜农村。以老师专业成长为根本,着眼老师专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老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农村老师作为政策的基点,在充分考虑农村老
2、师实际的基础上,兼顾城镇和骨干老师需求,科学设定培训目标,实行相宜的培训模式,促进老师接着教化的均衡发展。 聚焦课堂,直面问题。围绕老师课堂教学,学、练、评、改、考结合,以老师课堂教学问题为突破口,围绕课堂教学各环节、分学科自修,查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以致用,扎实提高老师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创新形式,整合资源。建立以校本培训为中心,集中培训、远程教化、岗位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主动整合师训、教研、电大、电教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老师培训机构、教研部门和电教部门的合力作用。 分类指导,强化管理。充分考虑各学段、各层次和不同年龄段老师的要求,接着教化依据各自特点科学实施。指导工作
3、应依据培训工作的须要,重心下移,分层分类,刚好反馈,刚好指导。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运用评价杠杆,强化接着教化管理。 二、对象和目标 (一)培训对象 全市各类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教学校、有关教化机构,下同)在职老师。 (二)培训目标 20_-20_年新一轮老师接着教化,以适应我市深化实施新课程须要为根本,力求通过全员培训,老师逐步养成良好的师德行为;具备基本的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学科教学实力和解决课堂教学问题的实力明显提高;自主学习和探讨实力稳步提高;特殊是农村老师教学基本技能和课堂教学实力得到整体提升;全员达到班主任工作合格水平。 通过骨干老师培训及其他类型培训,形成一支综合素养好、教学实力强的
4、中小学教学带头人队伍;形成一支有影响、有专长、能领军的名师队伍;形成一支实力强、善探讨、受欢迎的骨干培训者团队。 三、类型、内容和形式 (一)全员培训 本轮培训,是有更高要求的,面对全体在职老师的全员性老师接着教化。 本轮培训,内容上要紧紧围绕“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命好题、育好人”五个培训学习专题,每年突出一个主题,通过问题引领,针对老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支配培训课程,制定培训教学安排和实施方案。 (二)五个学习专题的基本内容 “备好课”学习专题:备课与师德行为、新教材与学科学问更新、学习论与教学设计、备课实务与新技能、备课问题诊断与解决、教案反思与探讨。 “上好课”学习专题:教学中的
5、师德修养、教学论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微格训练、新课程课堂教学新技能、课堂教学问题诊断与解决、课堂教学反思方法。 “评好课”学习专题:课堂教学评价与师德行为调整、课程论与课堂教学评价、观课议课问题诊断与解决、观课与议课案例研修。 “命好题”学习专题:学生学业评价中的师德、教学评价论与学生发展性评价、作业与命题技术探讨、作业与命题问题诊断、作业与命题案例评析。 “育好人”学习专题:德育工作与师德修养、教学中的德育途径与方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询问、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能、班主任工作问题诊断与解决、班主任案例研修。 以上学习专题为本轮培训必修内容。各地还要从学校实际和老师须要动身,围绕年度
6、主题,在校本培训学习中开设选修内容,包括学科教学设计,学科课堂教学、学科教学评价、以及适应不同层次老师需求的学习内容。 (三)学习形式 本轮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中心,集中培训、远程教化和老师自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 校本培训定位在有效操作。要在市、县级老师培训机构指导下,以中心校为单位,在改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动的基础上,以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为重点,从老师和学校的教化教学须要动身,着力问题研修和解决;建设校本指导团队,整合利用远程和集中学习资源,优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行任务驱动和考核拉动,促进老师提高教学技能,变更课堂教学行为。 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要坚持贴近课改,贴近课堂,贴近老师。从老师中来,
7、到老师中去,依据教学须要,调研教学问题,开展课题探讨、设置专题辅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条件开展远程教化的培训机构,应通过实时远程教学,以视频、音频、数据共享的方式进行远程实时专题辅导和交互研讨。 远程教化定位在转变老师学习方式和供应优质资源服务。构建远程研修沟通平台和远程网络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远程网络资源和管理优势,供应专业辅导和管理服务,提高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质量。 (四)学时与考核 1、培训学时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20_-20_年新的一轮培训,五年为一周期。本周期接着教化总学时为360学时,自本周期起接着教化实行学年制,即每年六月至次年六月为一学年,每学年度学时数不少于7
8、3学时。新上岗老师除参与老师岗位培训外,上岗第一年必需参与120学时的新老师任职培训,并免于参与当年度老师岗位培训。 2、主要培训项目 (1)老师远程教化 老师远程教化参与对象是全体一般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含职业学校文化课老师)。其中一般中学和职业学校文化课老师的集中辅导培训纳入远程教化教学安排统一支配,不再支配此类老师参与另外的集中辅导培训。中学老师、职业学校文化课老师五年周期内参与老师远程教化不少于120学时(含集中辅导40学时)。 老师远程教化每年支配一期,一期60学时,详细培训任务由_市中小学老师远程教化中心(设在_省中小学老师远程教化中心)担当。 幼儿园老师远程教化详细培训任务由_幼
9、儿师范学校担当。 (2)老师集中培训 老师集中培训参与对象是全体初中、小学、幼儿园老师(含特教学校、职业学校专业课老师)。 老师集中培训按学科,在年度内分期分批组织进行,每期24学时。 全市初中老师、市区小学老师集中培训详细任务(含对县区老师集中培训工作的指导)由_学院担当。 三县小学老师集中培训详细任务由所在县老师培训机构担当。 全市幼儿园老师集中培训详细任务由_幼儿师范学校担当。 全市特别教化学校和担当特别教化任务的老师集中培训详细任务由_特教中心担当。 职业教化学校专业课老师的集中培训详细任务由_职教中心担当。职业教化学校特别类专业课老师培训及“双师型”老师的培育纳入职业教化学校老师培训
10、规划中统一支配。 (3)老师校本培训 老师校本培训参与对象是全体在职老师,详细培训由老师所在学校按教化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组织进行。学校在组织老师校本培训时,要仔细贯彻_市中小学老师“校本培训”指导看法(老师20_217号),要紧密结合我市20_年担当的全国教化科学“十一五”规划教化部重点课题有效推动区域老师专业化发展的探讨工作来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老师校本培训质量。 校本培训资源由_省中小学老师远程教化中心供应,由学校选择。 校本培训总计240学时,每年度30学时,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各学校应在每年6月底前,将本校下一年度老师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和应参与校本培训的在职老师名单报上级教化主管部门备案
11、。教化主管部门在老师年度培训工作考核时,依据备案的材料审核老师校本培训接着教化学时。 (4)老师专题或专项培训 本轮培训还将依据老师教化工作须要,面对特定对象,开展肯定的老师专题或专项培训。培训由教化主管部门组织,在年度培训安排中支配进行。主要有: 英特尔将来教化培训 骨干老师培训 班主任培训 新老师培训 现代教化技术(含农远工程)培训 本项目培训按_市中小学老师教化技术实力建设实施方案(老师20_57号)规定执行。 老师培训管理人员和培训者培训; 学科老师各项专题培训等。 老师参与以上培训,按实际完成学习任务核算接着教化学时。 (5)学历教化 激励已具备国家规定学历的老师特殊是中青年老师,依
12、据自身实际和学校工作须要参与各种形式的提高学历层次培训进修。 学校应依据老师队伍建设规划,制定详细的送培安排和激励政策。 各级教化主管部门,各学校应依据当地或学校实际,制定老师进修提高嘉奖方法,并对当年度取得提高学历或学位证书并接着留在任职学校工作的老师予以嘉奖。 老师取得提高学历或学位证书,每门课程核算接着教化15学时。 3、培训考核 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实行培训学校培训即时考评加校本培训考查和统考制度。 考核分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两种形式,分年度进行。 统一考核由省老师接着教化业务管理部门实施。 校本考查在各级教化行政部门的指导下,由指定的市、县级老师培训机构实施。 考核中要注意过程性考
13、查和结果性考核相结合,突出实力考核。 考核实行分级制度,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基本合格四个等级。 省级统一考核:20_年底进行教学设计考核;20_年开展课堂教学实力考核;20_年开展课程与教学论、班主任工作学问考查。 校本考查:每年组织进行。20_年、20_年市教化局组织对县区、学校校本考查工作复查。市属学校校本考查由市教化局组织实施。 统一考核和校本考查及复查的详细方法等另行制定下发。 四、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_市教化局主管全市中小学老师培训工作,负责全市中小学老师培训的组织、指导、管理和评估。各级教化行政部门师训管理部门归口管理老师培训工作。 县区、校应健全各级工作机构
14、,优化网络,细心组织,分级指导,确保培训质量。 市、县区教化局及老师培训工作部门,负责组织支配本辖区内学校老师按培训规划和安排参与各类培训。在职不在编的老师,聘用期6个月及以上的,由聘用的学校依据须要支配参训。社会力气办学校、民办学校老师由学校所在县区教化局(教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支配参训。老师凭教化主管部门及学校安排的老师接着教化证书号报名参与培训。在职不在编老师,由聘用的学校安排一个临时老师接着教化证书号,并报教化主管部门备案,老师凭证参训。 各学校负责制定本校老师的培训规划和安排,组织支配老师分期分批参与培训,落实上级教化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培训任务。 市、县区具备老师培训资格的各类老师培
15、训机构(学校),可依据本单位办学条件和实力,在每年4月底前,向市、县区教化局申报老师培训办学安排,再根据市、县区教化局同意的并下达的培训安排任务组织教学。市、县区教化局按老师培训机构(学校)完成的任务项目状况,经考核后,予以肯定的办学经费补助或嘉奖。 坚持各级教化行政部门、老师培训院校主要负责人为中小学老师培训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中心学校和中小学校长在校本培训中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实行措施,建立机制,把制度落到实处,保证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工作纳入教化督导、教化行政干部考核、中小学办学评估,并与“第一责任人”考核挂钩。 中小学老师参与接着教化考核结果,是中小学老师晋职、晋
16、级、续聘、竞聘及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是老师业务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 (二)优化业务指导 省教化厅分年度制定年度主题培训安排,确定年度培训主题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形式和考核要求,指导各地市开展年度主题学习活动。 市和县区教化局要成立学科培训专家指导组,加强培训过程的指导和督查。 各级老师培训机构,要在教化行政部门的统筹下,整合高等院校、师训机构、教研部门、电教部门和中小学骨干老师资源,建立校本培训指导团队,切实把校本培训抓紧抓实。 要主动开展关于远程、集中和校本有效培训的课题探讨,发觉、探讨和解决老师培训中的现实问题,创建性地开展老师培训工作。 (三)提高培训实力 进一步加强各级老师培
17、训机构建设,尤其是加强县级老师培训机构建设。依据教化部和省教化厅有关文件,以县级老师培训机构示范评估和合格评估为抓手,促进老师培训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老师培训机构的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老师培训机构年检制度。 加强培训者培训。实行培训者资格认定制度,各县区和市、县级老师培训机构要根据老师培训工作要求,建立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师资库,统筹支配培训师资。 建设培训精品课程。省教化厅依据年度培训主题和学习专题,精选课程资源,下发课程资源举荐书目,各县区和市县区老师培训机构在举荐课程资源书目范围内,依据自身特点和须要自主选择。各地可依据老师接着教化工作须要,主动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应地方培训须要的老师校本
18、培训课程资源。 构建有效的校本指导网络。各校本培训基地要建立以骨干老师、教坛新星为主要力气的校本培训指导者队伍,各级老师培训机构要建立专兼结合的校本指导团队。 (四)严格质量监控 实行年度老师需求和问题调研制度。每年上半年,由市、县级老师培训机构对本地区中小学老师开展需求和问题调研,以此作为开展接着教化培训和指导的依据。 实行培训备案制度。各县区年度老师培训安排;各校校本培训年度安排;各老师培训机构的培训实施方案应向主管教化行政业务管理部门备案;市教化局将按省教化厅要求汇总市、县区有关集中指导课程等方案向省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中心备案。 建立年度老师培训抽检测试制度。省教化厅每两年将对老师接着教
19、化机构培训教学水平进行一次专项评估,另外还将对各地年度老师培训工作进行抽检。各老师培训机构、各县区和学校应根据全员培训考核要求,制定相应的接受省市专项评估和抽检工作方案,刚好收集、整理各种老师培训工作材料,归档备查。各县区教化行政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要加强辖区内各学校校本培训工作的检查验收力度。 建立培训者教学效果测评公示制度。市、县区老师接着教化业务管理部门每年度,在培训项目任务完成时,将刚好对培训者教学效果通过参训学员无记名方式进行测评,并进行公示。 建立文本和网络培训资源专家评审制度。获得省教化厅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培训资源评审专家委员会通过的培训资源才可以用于老师培训。 建立中小学老师接着
20、教化考核制度。对参训学员以实力考核为主,根据全员培训考核要求严格考核。对于考核基本合格及不合格的老师,限期进行补训补修,直至合格。 加强接着教化证书管理。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证书统一运用省人事厅监制的“_省专业技术人员接着教化证书”。由各级教化行政部门统一申领,并由同级人事行政部门编号和加盖钢印,发放给参与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的每一位老师。 (五)供应经费保障 切实落实关于印发_省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实施方法的通知(_政办20_4号)有关接着教化经费的政策,根据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经费标准不少于工资总额1.5%,并在地方教化事业费中列支,地方教化附加费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
21、义务教化阶段老师的培训。中小学老师接着教化经费由本区域主管教化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分项目落实。 切实落实_省财政厅、教化厅关于印发_省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财教20_1101号)规定,老师培训费根据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支配,用于老师根据学校年度培训安排参与培训所需的差旅费、资料费、伙食补助费、住宿费等开支。 市级骨干老师培训经费由市教化行政部门在年度教化预算中设立。县区教化行政部门应根据上级要求,保证本级骨干老师培训经费的须要。 各级老师培训机构的办学经费由主管部门依据培训安排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支配。 培训费用按_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印发_省培训收费管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规定执行。培训费用要专款专用,接受审计。 五、附则 (一)市、县区教研员及其他教化机构老师接着教化全员培训参照本方案执行。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要充分考虑教研员等工作的特点。 (二)本方案由市教化局负责说明。 第18页 共18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第 18 页 共 18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