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浅谈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docx
《2022年浅谈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浅谈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浅谈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 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行政裁量;赔偿责任并存我国的国家赔偿法并没有明确规定园行政主体不作为侵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时应负的责任问题。但在实际生活中因行政主体未履行其法定义务,从而造成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财产损失或公民人身伤亡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从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入手,具体分析了行政不作为违法引起的国家赔偿责任要件,即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的责任主体、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行政不作为违法损害事实及不作为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国家赔偿理论界说在20世纪以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肯定国家主权论国家无过失及不能违
2、法论等思想和观念占统治地位,普遍推行国家无责任制度,政府对其行政行为不论是否违法,均不负赔偿责任。从19世纪来到20世纪,国家行政事务增加和行政权力扩大,国家对公民和社会主体可能产生的损害范围在逐步扩大,同时,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使社会及企业中的赔偿责任不断得到扩张,加之民主政制和法治观念在公共意识中的加强,国家不负赔偿责任已明显违反时代潮流。于是,国家担当赔偿责任的观念渐渐在西方很多资本主义国家形成,并接连在法律上予以规定。与此发展趋势相应的,是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如在日本,20世纪70至90年头以后,国家赔偿责任的扩张使行政裁量权变成一个主要的争议问题,人们要求国家对公共
3、官员的不作为担当赔偿责任,即使法律授权公共官员裁量是否作为,国家也要对不作为担当赔偿责任。在我国大陆地区,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详细执法工作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与国家民主法治发展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尤其是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问题,仍有进一步发展与探讨的必要。二、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的主体我国的国家赔偿法第2条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确定为担当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理论界则通常采纳概括式或列举式或概括式加列举式的方法,对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作动身展性说明。国家赔偿法的已有规
4、定和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在解决类似本案由传统的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作为主体的不作为违法问题时,自然是游刃有余。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主体形态的产生民营化的趋势、第三部门的增多、外包的存在不断挑战着传统的主体理论,使传统观念的改革成为不行回避的隘口。如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明伦村将该村2003年度平安防范工作的承包权以公开竞标的方式,拍卖给该村村民张伟忠一事,突出了传统的主体理论无法包涵新型的主体形态、最终将导致公民受侵害的权利无法得到法律救济的弊端。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赔偿法规定来看。很多国家在立法中只对赔偿主体作概括性的规定,而不予以具体列举。国家赔偿法理论与实践最为发达的国家法国,一切
5、在行政主体权力限制下执行公务的人员,都能引起行政主体的赔偿责任。这类人员的范围很广,包括公务员、其他公职人员、私法上合同雇佣人员、征用人员、事实上的公务员、自动为行政主体工作的志愿人员。日本国家赔偿法第1条规定:行使国家或公共团体公权力的公务员,由于有意或者过失,关于其职务的行使,违法地给他人施加损害时,国家或公共团体对其损害担当赔偿责任。关于公务员,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即这里的公务员不是身份上的公务员,而是意味着被委以公权力的行使的人。公权力的行使之托付,除了以法律干脆规定的状况外,还有行政行为进行的状况,也有基于契约进行的状况。例如,受托付进行市町村实施的预防接种的民间医师,律师会的惩戒委员
6、会委员等。换言之,不仅包括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而且还包括接受权力性行政权能托付的公法人的职员以及其他民间人士。德国职务赔偿恳求权成立的主体要件为正在执行被托付的公务的任何人,这里的任何人不仅包括严格公务员法意义上的公务员,公务过程中的职员或者工人,而且包括特殊公法职务关系中的人,例如部长、乡镇代表大会的成员、县代表大会的成员或者评论员,还可以是长期或者临时被托付执行特定的主权任务的私人。美国联邦侵权赔偿法第2671节第2段规定,政府职员包括下列人员:(1)任何联邦机构的官员或职员;(2)美国军队的成员;(3)代表联邦机构活动的人,不论其对美国的服务是临时的或许久的,有酬劳的或无酬劳的。一个
7、私人公司的职员和政府订立合同,作为政府住房安排的经理人员,只耍他接受政府的指挥,不是独立的订约人,也可以认为是政府的职员,尽管他不是文官制度中的成员。综观各国国家赔偿法上主体理论的内容,我们不难发觉无论文字上采纳何种表述形式,其反映的实质是拓宽国家赔偿法的主体范畴。以有利于受害人获得赔偿为原则作扩大性说明的发展趋势。并且不论详细行为人是何种形态,其始终体现出一个不变的特征:代表公权力而行为,这就使得受害人的损失由国家赔偿获得了正值性的基础。因此,我国的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主体,也不应以是否属于传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衡量的标准,而是要突破行为的表面,审查该行为的实质,即是否为行使公权力的
8、人。只要符合这一特征,即使不是国家机关内部工作人员,如与宁波市鄞州区五乡镇明伦村签定承包协议的张伟忠等人,也可以成为行政不作为违法国家赔偿责任的主体。三、行政不作为违法行为客观存在行政不作为违法,包括以下几层意思:第一,负有主动作为义务的主体,能够履行而不履行义务。其次,不履行主动作为义务的状态并不都构成行政不作为违法,因客观条件无法履行的,应当解除在不作为违法的范围之外。第三,这里的不作为,包括依职权和依申请两种形式,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行政机关的很多法定义务即使没有相对人申请也是客观存在并必需主动履行的。从国外的状况看,很多国家都规定对裁量行为实行赔偿责任豁免。美国联邦侵权法第2680节列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浅谈 行政 不作为 违法 国家赔偿 责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