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在儿童孤独症干预性治疗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ocx
《中国传统音乐在儿童孤独症干预性治疗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音乐在儿童孤独症干预性治疗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统音乐在儿童孤独症干预性治疗中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摘要:自1943年Leo Kanner教授首次报道孤独症案例以来,有关孤独症的论述、诊断、病因和治疗方法的探讨就始终没有停止过。而随着音乐学、美学、心理学、教化学、神经生理学、精神医学、符号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利用音乐训练来治疗儿童孤独症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探究与尝试。为探讨中国传统音乐在治疗儿童孤独症方面的作用,本文从现有资料和临床视察入手,全面总结了孤独症的病症、病因和发病机理,深化分析了音乐在儿童孤独症治疗中的作用和理论基础。同时,笔者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对4名孤独症儿童进行音乐治疗训练。探讨表明,中国传统音乐是一种对治疗儿童
2、孤独症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音乐艺术;儿童孤独症;音乐治疗;试验探讨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13-9104(2022)07-0222-05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至今病因未明的、严峻的、广泛性身心发展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语言、社交、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发育异样。依据DSMIV的诊断标准,孤独症多起病于3岁以前,大部分患者还伴有智力低下的特征。自1943年Leo Kanner教授首次在John Hoopkins医院发觉并报告孤独症至今,关于孤独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的探讨越来越深化,并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孤独症在我国的诊出率呈逐年增多趋势。依据
3、2001年对全国六省市06岁儿童的抽样调查,在06岁儿童中精神残疾现患率约为0.101,全国约有06岁精神残疾儿童10.4万人,其中孤独症占绝大部分。调查结果还表明,孤独症的发生存在着性别差异,男孩明显高于女孩,比例约为5:1。但临床视察发觉,女性患儿的症状往往较为严峻。 孤独症对人的社会化功能损害极大,致残率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必需引起更多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孤独症儿童没有得到刚好而有效的治疗。在确诊的精神残疾儿童中,有50.82的精神残疾儿童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诊疗与康复,这其中有父母不重视的因素,有经济条件的限制,也有诊断技术和治疗途径的影响。而运用中国传统
4、音乐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协助性治疗,无疑是一种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的方法。 1孤独症的病症、病因及发病机理 依据现有资料和临床视察,孤独症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孤独离群。喜爱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不擅长也不喜爱与人交往,喜爱单独行动,对外界事物冷眼旁观,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反应冷淡,甚至带有肯定的恐惊或敌对心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极度封闭,不考虑别人的看法与体会,我行我素,旁若无人。二是语言障碍。多数患者不擅长通过语言表达自己,很少向人提问或回答问题,平常言语很少,极度严峻的甚至终生不语,日常词汇有限,声音很小,经常以手势代替语言,喜爱自言自语和重复单调的话语。三是思维偏激。脑筋多“不转弯”,不
5、少患者有异于常人的专注力,能长时间做一件常人认为比较枯燥的事情。行为特别刻板,喜爱单一的重复,对一切事物都剧烈要求保持原样,如有变动则会有明显的焦虑反应。四是智力障碍。有34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水平低下,少数患者智力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部分患者由于专注力极强,一旦对某项事物产生爱好,会表现出超常的天分,呈现智力孤岛现象。针对上述特征,医学界逐步建立了有关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并通过行为评定、诊断访谈、社会适应实力评估等方法进行筛查和诊断。 探讨表明,孤独症的发生与先天因素关系亲密,而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地理位置、经济水平、生活方式和受教化程度等后天因素无关,其先天因素表现为母体的心情、养分、
6、饮食习惯,以及诞生时的异样状况等。通过孤独症患儿与正常儿童的比较,我们可以将儿童孤独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隐伏期(12岁),病症尚未显现出来,不易引人留意;其次阶段是分化初期(23岁),病症渐渐显露,患儿对事物的感知实力和自我表达实力低下,并会引起四周人的留意;第三阶段是分化成熟期(46岁),孤独症特征特别明显;第四阶段是分化晚期,个体实力处于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可见,46岁是治疗孤独症的希望时间,而23岁是治疗孤独症的最佳时间。 目前,有关孤独症的病因学和生化异样变更尚不非常清晰,但越来越多的资料显示,孤独症的发生可能与由多种生物学因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异样而导致的功能障碍有关。很多探讨
7、发觉,大部分孤独症儿童都有过器质性脑病的历史,如在胎儿期和围产期脑损伤,则后天发生孤独症的可能性较大。同时,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异样、神经生化变更、神经疾病和免疫功能缺陷等都与儿童孤独症有着亲密关系。此外,社会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会起到肯定作用。调查显示,良好的家庭气氛、和谐的双亲关系对孤独症儿童的培育教化、促进其社会化有着主动的作用。 2音乐在孤独症治疗中的作用和理论基础 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治愈孤独症,但采纳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可以肯定程度上缓解病症,提高孤独症儿童的社会适应实力,其中包括药物治疗、行为治疗、教化和训练等。从史前时代“法师”、“巫师”运用鼓、圣歌、歌舞
8、进行魔法和宗教活动,到古埃及的长老医生将音乐作为心灵的药物,把歌曲治疗作为医学活动的一部分(Feder和Feder,11011),人类早已经意识到音乐对于思想、心情和身体健康所具有的特别力气。亚里斯多德说“音乐是人类灵魂的良药”。由于孤独症儿童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感知,不同程度地存在感觉过敏或感觉迟钝的问题,围绕声音刺激对孤独症儿童心理影响的理论与实践探讨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相识到音乐在临床治疗中的生理物理、人际社会和心理心情等三方面的作用,形成了一系列有关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近年来,音乐作为治疗孤独症的一种干预性手段得到了医学界和音乐界的广泛重视,并取得了相当胜利。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
9、种伴随着愉悦的快感进行的强有力的感观刺激和多重体验,包括可以听到的声音和可以感到的声波振动。国外大量探讨表明,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地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产生各种不同的心情反应,而选用合适的音乐可以有效地消退人的惊慌心情,促进人的身心放松,削减由于生理和心理上的长期惊慌而对人体所造成的严峻损害。尽管,孤独症儿童具有语言表达方面的障碍,但音乐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手段比其他方式更简单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刺激孤独症患儿的听觉神经,成为改善其身心功能、协调心理健康、建立良好心情、矫正不良行为的有效手段。美国孤独症探讨院院长Dr.Rimland认为,孤独症患者的音乐实力几乎是宇宙性的,尽管他们对周边
10、的事物冷眼旁观,有的甚至没有语言,但对音乐通常会表现出极大的爱好,有些患者甚至会表现出超凡的音乐感和超强的辨音实力。美国音乐治疗之父Gaston指出:“音乐的力气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非语言 的内涵”。这种非语言的沟通特点对于临床治疗特别重要,对普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的孤独症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作为一种有效的沟通媒介,它可以在治疗师与患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联系,形成有助于治疗胜利的基本动力。正是由于孤独症儿童对音乐的特别感知与反应实力,以及音乐具有舒缓心理、矫正行为、消退障碍等作用,运用音乐进行孤独症儿童的行为干预训练,来复原、保持、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增加其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实力,成了孤独症
11、儿童康复治疗与训练的一种有效手段。 须要说明的是,本文以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探讨对象并不是源于笔者狭隘的民族心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着明显的文化差异的维度,影响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对它的理解、感悟和认同。虽然,孤独症儿童从小生活在自我的狭小空间里,很少受到本地区和本民族文化的熏陶,但他们仍旧可能会因人种差异和代际遗传而被打上地区和民族文化的烙印,表现出对所处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心理认同,而对孤独症成人来说,对这种音乐文化差异性的反应可能会表现得更为剧烈。当然,这只是笔者一种无谓的揣测、疑虑和担忧,有关孤独症儿童跨文化的音乐治疗问题有待日后另行探讨和探讨。 3个案选择与试验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传统 音乐 儿童 孤独症 干预 治疗 中的 理论 实验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