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的环境》教案教学设计.doc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的环境》教案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的环境》教案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家乡的环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环境问题。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情感。3. 提高学生调查、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二、教学内容:1. 家乡的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2. 家乡的人文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3. 家乡的环境问题:水资源污染、空气质量恶化、垃圾处理等。4. 保护家乡环境的措施: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环境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如何让学生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四、教学方法:
2、1. 调查法:让学生分组调查家乡的环境现状,收集相关信息。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了解环境特点。3. 讨论法:分组讨论家乡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4.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2. 调查家乡自然环境:学生分组进行调查,记录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情况。3. 调查家乡人文环境:学生分组进行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名胜古迹等。4. 讨论家乡环境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家乡的水资源污染、空气质量恶化、
3、垃圾处理等问题,并记录下来。5. 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学生根据调查和讨论结果,提出保护家乡环境的措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等。7. 课后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了解程度。2. 学生对家乡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3. 学生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4. 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七、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等关于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资料。2. 调查表、记录表等用于学生调查和记录的工具。3. 环境保护实践活动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八、教学时间:1. 课时安排:本教案共需6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家乡的环境 六年级 上册 综合 实践 活动 家乡 环境 教案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