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编辑专员:小老鼠上灯台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教学对象: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学习小老鼠上灯台这首儿歌,能够正确发音,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通过儿歌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小老鼠上灯台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学内容:1. 学习小老鼠上灯台儿歌。2.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3. 培养幼儿的合作、分享意识。教学重点:1. 学习小老鼠上灯台儿歌的发音和词汇。2. 理解儿歌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教学难点:1. 儿歌中一些难发的音素的发音。2. 儿歌中一些生僻词汇的理解。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儿歌文本。3. 教学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
2、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2. 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如问候、自我介绍等,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活动(15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小老鼠上灯台儿歌,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的内容。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儿歌,注意指导幼儿的发音。3. 教师逐句教唱儿歌,让幼儿跟着学唱。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上台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儿歌。2. 其他幼儿在下面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2. 教师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第二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
3、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2. 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如问候、自我介绍等,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活动(15分钟)1. 教师复习小老鼠上灯台儿歌,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2. 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讲述儿歌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老鼠上灯台儿歌表演,让幼儿在实践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2.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幼儿适当的帮助。2. 教师让幼儿谈谈对本节课的学习感受,鼓励幼儿大胆发言。教学反思:通过两节课的学习,幼儿对小老鼠上灯台儿歌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参与度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幼儿发音,帮助他们
4、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通过分组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言。教案编辑专员:第六课时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2. 教师与幼儿进行简单的口语交流,如问候、自我介绍等,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活动(1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小老鼠上灯台儿歌中出现的小老鼠、灯台等元素,引导幼儿复习儿歌内容。2.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儿歌的理解和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老鼠上灯台 幼儿园 语言 活动 教案 老鼠 灯台 教学 设计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