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歌会语文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歌会语文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云南歌会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云南歌会的诗歌;(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领会诗歌的意境;(3)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提高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编歌谣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云南歌会独特的韵味,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品质;(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2.
2、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感悟;3. 云南歌会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2. 诗歌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分析;3. 对云南歌会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把握。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3. 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中,提高审美能力。五、教学准备1. 教材:云南歌会诗歌文本;2. 课件:云南歌会的图片、音乐等资料;3.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云南歌会的音
3、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韵味;(2)引导学生谈论对云南歌会的第一印象,激发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云南歌会的背景、特点及其在我国民间文化中的地位。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领会诗歌的意境;(2)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云南歌会的认识。4. 诗歌欣赏:(1)让学生欣赏云南歌会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2)引导学生谈谈对云南歌会艺术的欣赏感悟。5. 口语表达:(1)让学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口语表达练习;(2)学生尝试创编歌谣,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
4、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七、作业设计1. 背诵并默写云南歌会诗歌;2. 收集有关云南歌会的资料,下一节课分享;3. 结合诗歌内容,创作一首关于云南的歌谣。八、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参与度、讨论发言等;2. 作业完成情况:诗歌背诵、资料收集、歌谣创作等;3. 口语表达:创编歌谣的能力。九、课程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舞蹈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云南歌会艺术;2. 邀请民间艺术家到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3. 开展云南歌会主题的班会活动,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十、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用于诗歌学习和修辞手法分析,第二课时用于诗歌欣赏、口语表
5、达和作业布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特别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朗读、背诵、理解修辞手法和欣赏艺术形式的能力。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二、教学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中,应明确指出诗歌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解析,以及云南歌会背景、特点和文化地位的阐述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和互动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和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欣赏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六、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和修辞手法。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口语表达机会,鼓励他们创编歌谣,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七、教学反思:教师需要在课后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八、评价方式: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还要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编歌谣的能力。九、课程拓展:课程拓展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地参观、专家讲座和班会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文化,加深对云南歌会的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