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练习题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刑法学练习题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练习题 .doc(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刑 法 学 练 习 题第一部分总论1总论第一单元一、选择1广义刑法包括()A刑法典B单行刑法C外国刑法D附属刑法2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A章B节C条D款3具有法律效力的刑法解释是()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文理解释4我国刑法的解释从方法上分类可以分为()A立法解释B文理解释C司法解释D论理解释5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有()。 A罪刑法定原则B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6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7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的原则是( )。A.从旧兼从轻原则
2、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新原则8某国驻华使馆武官甲因违反交通规则,将中国公民乙撞死,对甲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 )解决。A我国人民法院B外国法院C外交途径D我国人民检察院9.当开往A国的我国国际列车行驶于B国境内时,A国公民某甲与C国公民某乙发生殴斗, 某甲愤怒之下用刀将某乙捅死。对某甲的犯罪行为( )。A.可以适用我国刑法B.应当适用我国刑法C.不能适用我国刑法D.通过外交途径解决10.下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一律适用中国刑法。A中国国家工作人员B在中国驻外使馆中工作的外国公民C中国公民D中国军人11中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当负刑事责任的,
3、虽然 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 以依照我国刑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 刑罚的处罚的,可以( )处罚。A.从轻B.免除C.减轻D.免除或者减轻12下列情形中,属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有()。 A犯罪行为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B犯罪结果地在中国领域内 C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 D犯罪行为地和结果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3.某国公民张某曾在国外多次进行贩毒活动,并被其所属国家通缉。某日,张某到我国境内旅游被拘捕,张某以既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也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犯过罪为 由提出抗议,而此时,张某所属国也向我国政府提出引渡请求.我国依法可以对张某采取以下措施( )。A
4、.遣送所属国B.立即驱逐出境C.引渡回其所属国D.由我国司法机关审判二、辨析1罪刑法定主义的实质精神在于使犯罪和刑罚明确化,便于人们守法,以遏制犯罪。2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但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犯罪的,其刑事责任要比一般人轻。3我国公民王某乘开往菲律宾的中国轮船,在轮船进入公海时,王某发现与自己有宿怨的马某(中国公民)也在船上,于是乘马不备,一刀将马捅死。对王的犯罪行为适用我国刑法。4在溯及力问题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同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是存在矛盾的。三、比较1刑法与刑法典2我国刑法在领域外的属人管辖与保护管辖3扩张解释与类推四、案例分析1麦克唐纳系外国国籍,1995年来中国,在
5、某市外国语学院担任英语教师。麦克唐纳在我国任教期间,利用教师身份,搜集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报,并窃取了我国大量的机密文件。某市公安机关于1997年11月将麦克唐纳逮捕,并在其住所内查获了一批机密文件。麦克唐纳对上述罪行供认不讳,但认为中国法院无权对其定罪量刑。分析:中国法院是否有权对其定罪量刑?依据是什么?2我国公民甲系我国远洋货轮上的船员,1998年2月10日,该轮停泊在A国港口,甲因小事将同船船员乙打重伤,抢救无效死亡。A国法院判处甲有期徒刑4年。甲在A国监狱服刑3年后被遣送回国,后被逮捕起诉,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甲有期徒刑7年。分析:(1)我国法院对此案是否有管辖权?为什么
6、?(2)某甲在外国已经经过审判,我国法院是否还有权对其进行审判?理由如何?3某甲是法国留美学生。1997年10月19日,某甲在美国某医科大学跳舞时,同中国留美学生某乙因争夺舞伴发生口角,某甲心存不满,欲伺机报复。11月20日,两人又在舞场相遇,某甲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尖刀,冲向某乙,向其腹部猛刺一刀,某乙当即昏倒在地。后送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分析:某甲的行为能否适用中国刑法?为什么?2总论第二单元一、选择题1在我国刑法理论上,通常从层次上将犯罪客体分为()。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复杂客体D直接客体2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分为10类,其依据主要是犯罪的()。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 D简
7、单客体3甲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缆,数额不大,但构成了破坏电力设备罪。乙盗窃准备安装的电缆线,数额大,构成了盗窃。甲、乙的行为对象都是电缆,但罪名却不同,原因是( )不同。A犯罪对象数额大小B犯罪对象本身的性质 C犯罪对象可能造成的危害 D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客体性质4下列客观事实中,()是各种犯罪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C特定的时间、地点 D犯罪对象5下列情形不构成犯罪的是( )A失去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杀人B醉酒的人强奸妇女C15周岁的少年持刀抢劫D因不能抗拒的原因致人死亡6犯罪行为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 )A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 B实行行为和预备行为C作为和不作为 D权
8、利行为和义务行为 7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是( )A行为人负有某种特定义务B行为人担任某种特定职务C行为人没有能力履行义务,以致严重危害社会D行为人能够履行却不履行义务,以致严重危害社会8不作为犯罪的前提是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特定义务的来源有( )A道德义务B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C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的义务 D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合法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9下列只能以不作为方式成立的犯罪有( )A遗弃罪 B故意杀人罪 C爆炸罪 D放火罪10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是指()A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B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C必然因果关系 D客观行为与主观心理态度之间的关系11我国刑法规定,完
9、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已满( )周岁A14 B16C18D2012下列犯罪中,将特定的时间、地点或方法作为构成要素的有( )A非法捕捞水产品罪 B非法狩猎罪C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D资敌罪1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 )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故意杀人罪 B抢劫罪C绑架罪D贩卖毒品罪E强奸罪14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 )处罚。A应当从轻或减轻 B应当减轻或免除C可以从轻或减轻 D可以减轻或免除15甲13周岁时盗窃300元,15周岁时又盗窃600元,17周岁时再盗窃2600元。法院对甲所犯盗窃罪的数额应计算为( )元。A3500 B3200C2
10、900 D260016下列精神病人应对自己违反刑法的行为负刑事责任的是( )。A虽具有辨认能力但丧失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 B虽然辨认能力有限但具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的 C辨认能力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均有所减弱的 D患间歇性精神病但行为时未发病的17下列( )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又聋又哑的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 C双目失明的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18下列犯罪中存在犯罪目的是( )。 A直接故意犯罪 B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C间接故意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19甲欲毒死乙,在乙的饭盒中放了毒药。但甲明知乙在吃饭时,可能喂3岁的儿子吃饭,甲抱着“只毒死乙最
11、好不过,毒死乙的儿子也罢”的念头,结果乙和乙的儿子均被毒死,甲对毒死乙的儿子的心理态度属于(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20某护士在给一病孩注射青霉素时忘了做皮试,致小孩过敏死亡,该护士的行为属于( )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21甲意图杀死其妻,某日误将碱面作为砒霜投放其妻将要吃的粥中,其妻吃后安然无事。甲的行为属于( ) A对象错误 B手段错误 C对法律的认识错误 D对事实的认识错误22张某意图杀害李某,某日晚,藏于李某的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其家
12、中的一头牲畜,张某( )A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C应负过失致人死亡的责任D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23乙为了躲避正持刀抢劫的甲的追赶,胡同拐弯处踹开一住户大门躲避,不料将一老太太撞倒在地,造成她小腿骨折,乙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D意外事件24甲开着一辆偷来的汽油罐车向正在驶来的一列客车冲去,乙见状用步枪将甲击毙,油罐车翻下路边沟中爆炸烧毁,乙的行为是(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避险过当 25对正在进行的( )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A杀人 B抢劫C贪污 D绑架
13、E强奸26甲系消防队员,某日去百货大楼执行救火任务。赶到现场时,甲看见火势很凶猛,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当队长让甲与其他队员救火时,甲谎称腹痛离开了现场,甲的行为属于(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临阵脱逃,应负法律责任 D不构成犯罪27人贩子张某以介绍工作为名,将女青年李某拐骗到家中,并欲以5000元卖给某农民为妻。当晚,李某得知被骗,遂用菜刀将借宿于该农民家中的张某一刀砍死。李某的行为是( ) A紧急避险 B假想防卫 C防卫不适时 D正当防卫28甲见自己的弟弟遭3个流氓毒打,前去制止,反遭流氓攻击,被迫自卫还击。此时,便衣警察乙赶到,未及时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甲,以制止斗殴,甲将乙看
14、成流氓的同伙,随即捡起一块砖头将乙砸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C故意伤害 D假想防卫,属意外事件29王某与李某素有仇怨,一日,李某拦住王某,百般侮辱,王某挥舞拳头作势欲打李,李某逃跑,王某紧迫不舍,李某从屠户徐某处抢得一把杀猪刀,王某不敢再迫,李某用言辞刺激王某,王某又追。待王迫近时,李某持杀猪刀捅了王某一刀,导致王某心脏破裂而死。李某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杀人30王某与胡某有仇,某日,王某见胡某手持匕首向自己走来,于是随手捡起一根木棍猛击胡某头部,打成重伤后才发现胡某拿的是一把玩具匕首。王某的行为属于( )A防卫过当 B避险过当C正当
15、防卫 D假想防卫31下列不适用于紧急避险的是( )A来自动物的侵袭B业务上负有特定责任的人避免本人危险C自然灾害 D损害另一合法利益并非排除危险的唯一方法E损害的利益与保护的合法利益相等32防卫过当、避险过当应负刑事责任,但是( )处罚。A应当从轻或减轻 B应当减轻或免除C可以从轻或减轻 D可以减轻或免除33下列不属于正当防卫的行为有( )A事前防卫 B防卫挑拨C假想防卫 D事后防卫34陈某(15岁)因喜好计算机,于某日深夜潜入一公司内盗窃价值3万余元的计算机元器件(事发后均被追回),对陈某应如何处理()A追究刑事责任B不追究刑事责任 C从轻,减轻处罚 D责令其家长加以管教3524岁的张某,带
16、领邻居小孩到一座桥上玩,张某提着小孩的双手将其悬于桥栏处开玩笑说要把小孩扔到河里去,小孩边喊“害怕”边挣扎,张某手一滑,孩子掉入河里,张某急忙去救,但小孩溺水而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张某对小孩的死亡结果在主观上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36宋某持刀抢劫王某财物,王某夺下宋某的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宋某头着地,当场昏迷。王某随后持刀将宋某杀死。王某行为属何性质() A属于防卫过当 B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C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D根据刑法第20条第3款的规定王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37某
17、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时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够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的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刘某的行为性质属于()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38下列行为中()属于不作为的犯罪:A子女对父母不尽赡养义务,造成严重后果B仓库保管员不按规定保管物品,造成严重后果C成人带孩子游泳,孩子溺水时不及时抢救,使孩子身亡D过路人看见交通事故的被害人躺在血泊中但不抢救39甲乙丙三人到加油站玩耍。甲欲抽烟,乙丙忙制止,甲说他不相信会引起火灾,遂点火抽烟,并未引起火灾,三人未在意,继续边抽烟边开玩
18、笑。随后甲将烟蒂随手丢在地上因地上有油引起大火。甲对行为造成的后果在主观上属于()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40甲(19岁)一日邀乙(11)岁到河里游泳。因前日下了大雨,水流较急。甲乙下水后,甲一人独自向对岸游去。未及河中,乙便被河水冲走。当时甲想救他,但乙被溺死,甲的行为属于A意外事件B故意杀人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41有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有以下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已满16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B不满16岁的人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C审判时未满18周岁的人一律不适用死刑D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犯危害国家安全罪要负刑事责任42李某的田
19、处于伍某的田上面,两人因水源问题发生冲突。一次冲突后。伍某对李某说,你小心我早晚要收拾你。一天伍某打猎回家,天已经暗下来。这时,他看见前面有一人背影像伍某,遂隐藏在暗处,朝那人开了一枪。因距离较远,光线又较暗,并未将对方击中,而那人不是李某。伍的行为属于( )A故意犯罪B意外事件C客体认识错误D对象认识错误二、辨析1我国刑法不惩罚思想犯罪,也不惩罚言论犯罪。2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就是犯罪行为。3犯罪都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因此被免除刑事处罚的行为不构成犯罪。4区分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是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5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而犯罪对象则不能。6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都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7不
20、作为是指没有具体的行为,因此,不作为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存在危害行为。8危害结果不能决定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9犯罪时不具备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在其治愈后应承担刑事责任。10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对所放任的结果没有目的,但是,间接故意的发生却可能基于其他犯罪或者非犯罪目的。11丙想杀害甲,于夜晚持刀潜入甲家,对睡在甲床上的人实施了杀害行为,不料甲当夜不在家,被杀害的是甲的弟弟乙,丙因此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未遂。12对于尚未达到犯罪程度的不法侵害行为,不能实行正当防卫。 13甲为了保护自己的果园不被盗,私自在果园四周架设了电网,并24 小时通电,某日,路过此地的乙无意中触到电网身亡。甲的行为是正当防
21、卫,不负刑事责任。14钱某17岁时犯故意杀人罪,19岁被逮捕并经人民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15打死抢劫犯的,不负刑事责任。16只有在不得已时,才能实行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三、比较1作为与不作为2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3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4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5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与意外事件6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 四、案例分析1农民李某与黄某各自用自己的手扶拖拉机合伙搞运输。某日晚,李某将自己的拖拉机存放在黄某的拖拉机附近。22时许,李某想利用夜间回家运些杏来卖,想到黄的拖拉机马力大,速度快,载重量大,于是在没有与黄某打招呼的情况下,私自将黄的拖拉机开走,准备次日早晨回来再告诉黄。而黄半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刑法学练习题 刑法学 练习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