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全文。2. 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和艺术特色。3. 了解唐代诗人李白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背诵。2.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3. 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介绍。4. 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第二章:教学步骤与方法2.1 教学步骤1. 课文朗读:全班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诗的韵律和节奏。2.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如天姥山、云海、仙人等,分析其艺术效果。3. 意境解析:讨论诗中的意境,如梦幻、神秘、超凡等,引导学生感
2、受其美妙。4. 创作背景介绍:介绍李白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诗中的寄托和情感。5. 文学鉴赏训练: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象征等,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6. 批判性思维训练:讨论诗中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2.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课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2. 分析法: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和意境,进行分析讨论。3. 讲解法:介绍作者生平及其创作背景,进行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训练。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1. 课文背诵。2. 诗中的意象和意境分析。3. 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介绍。3.2 教学难点1. 诗中的象征和隐喻理解。2. 文学鉴赏和批判
3、性思维的培养。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1. 课文背诵情况的检查。2. 学生对诗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程度。3. 学生对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的了解程度。4. 学生对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能力。4.2 教学反馈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学习该诗的体会和收获的文章。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拓展5.1 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梦游天姥吟留别。2. 参考书籍:关于李白和唐诗的参考书籍。3. 网络资源:相关诗歌鉴赏网站和论坛。5.2 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2. 邀请诗人或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文学视
4、野。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文化遗址,加深对唐代文化的了解。第六章:课内外作业设计6.1 作业设计1. 背诵课文梦游天姥吟留别。2. 分析诗中的一个意象,写一篇短文阐述其艺术效果。3. 调查了解李白的其他诗作,选择一首进行鉴赏分析。6.2 作业要求1. 背诵作业要求准确无误,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2. 分析意象的作业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条理清晰。3. 鉴赏分析的作业要求选择一首有代表性的李白诗作,从意象、意境、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写出自己的感悟。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学反思内容1. 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和鉴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2.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师采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 天姥吟 留别 教案 统编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