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2次答案 .doc
《国际金融学第2次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学第2次答案 .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0秋金融 陈斐国际金融学第一讲 国际收支一、单项选择题1、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属于单方面转移的是 ( B )A保险赔偿金B专利费C投资收益D政府间债务减免2、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 C)A从外国获得的商品和劳务B向外国政府或私人提供的援助、捐赠C国内私人国外资产的减少或国外负债的增加D国内官方当局的国外资产的增加或国外负债的减少3、综合项目差额是指 ( B )A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之和B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与金融项目中扣除官方储备后差额之和C经常项目差额与金融项目差额之和D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4、最早论述“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的是 ( B )A马歇尔B休谟
2、大卫C弗里德曼D凯恩斯5、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 ( B )A物价现金流动机制B弹性分析理论C“米德冲突”及协调理论D自动调节理论6、“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 ( A )A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B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0C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D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07、当处于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列政策搭配 ( D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二、多项选择题1、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 BC )A财政政策B
3、产业政策C科技政策D货币政策E融资政策2、下列项目中属于自主性交易的是 ( ABC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证券投资项目D官方储备项目E错误与遗漏项目三、判断题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外汇收支的对外经济交易的统计表。( )2、凡引起本国外汇收入的项目,记入借方,记为“”。 ( )3、按IMF规定,在报告期内已发生所有权转移但并未实现外汇收支的项目,不需要登录在报告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 ( )4、投资收益属于资本项目。 ( )5、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可用于政府之间的结算但不能直接用于贸易与非贸易方面的支付。( )6、经济结构性因素和经济增长率变化所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有暂时
4、性,被称为暂时性不平衡。 ( )7、从长期来看,顺差不需要调节。 ( )8、货币分析理论实际上是凯恩斯主义理论在国际收支上的具体运用。 ( )9、当一国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顺差时,若采用扩张性支出变更政策,就会导致“米德冲突”。 ( )10、根据蒙代尔分配原则,财政政策对国内经济作用较大;而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作用较大。()五、简答题1、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1)经济周期。一国经济周期波动会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相应下降,国际收支发生盈余。反之,如果一国经济处于扩张和繁荣时,国内投资与消费需求旺盛,
5、对进口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国际收支便出现逆差。(2)经济结构。一国国内经济、产业结构不能适应世界市场的变化也会引起国际收支失衡。其通常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二是指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其产品的出口的收入弹性、价格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均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结构性失衡通常反映在贸易账户或经常账户上,具有长期性质,扭转起来相当困难。(3)国民收入。一国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可导致进口需求的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国民收入相对快速增长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4)货币因素。一定汇率下国内货币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可引起出口
6、货物价格相对高昂、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5)临时性因素。由短期的非确定的或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六、论述题1、试总结各派(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和结构论)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优缺点及异同。众多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可归纳为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和结构论等几种分析方法,总结比较如下:答:弹性论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该理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前提下,应用微观分析的方法推导出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成立及时滞效应即所谓的J曲线效应的大小。此外,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将导致贸易条件或改善或恶化,这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
7、弹性。弹性分析法纠正了以往的片面看法,正确地指出: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和效果。但该理论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第一,这个理论把国际收支仅局限于贸易收支,未考虑劳务和国际间资本移动;第二,假设前提过于严格,很难适用于实际分析;第三,未考虑贬值后继发的通货膨胀效应;第四,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第五,未明确区分不同货币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吸收分析法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出发,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即用支出变更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并加以适当的搭配和协调,从
8、而使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同时达到平衡。其与弹性论比较,吸收论不是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而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调节政策,这是它与弹性论的重大差别。其次,就倾向贬值的效应来讲,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中即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而弹性论则是从价格总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吸收论的主要缺点是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是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它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
9、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其重要贡献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认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应政策来解决,而贬值只有当其能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因此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对于货币论上述的理论前提、有关贬值效应的评价及政策主张,目前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和批评。结构分析法则针对货币论提出:国际收支失衡并不一定完全是由国内货币市场失衡引起的。货币论乃至吸收论,都
10、从需求角度来提出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而忽视了经济增长供给方面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供给不足往往是由经济结构问题引起的,如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落后等等。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方面,而支出变更和支出转换政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甚至是十分有害的。2、评述货币论的主要政策主张。答:第一,所有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的不平衡,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第二,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指货币供应政策,因为政府可操纵的是货币供应量的规模,而货币需求受政府的影响很小,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一般来说,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使D增加)可以减
11、少国际收支顺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D减少)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第三,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不过,这种作用是暂时的。货币分析法将国际收支从传统的贸易收支扩大至资本项目,因此对国际收支的分析比较全面,也比较符合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其次,货币分析法强调了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至少在短期内将引起货币存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一国的经济活动。它对于长期货币需求函数具有稳定性的认识也具有相当程度的正确性。但是,它在以下几个方面遭到了较多批评:一是它在强调货币作用时走上了极端,把货币因
12、素看成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决定性因素,而把收入水平、支出水平、贸易条件和其他实物因素看成是次要的;这颠倒了国际经济的因素关系;二是它所讨论的是长期均衡因素,在分析短期或中期的发展动态时受到限制,比如就货币需求函数来说,长期内具有稳定性,但在短期和中期内却很不稳定,货币供给的变化将会引起货币流通速度的改变,这对货币论的结论构成严重威胁。三是它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由货币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不存在所谓的结构性不平衡,这就难以解释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不平衡的原因。四是它认为国际收支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货币政策,这一点受到了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批评。2 外汇与汇率一、单项选择题1、与金币本位
13、制度相比,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对汇率的稳定程度已( B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法比较2、采用汇率的间接标价法的国家有( B )A英国与法国B英国与美国C美国与德国D美国与法国三、判断题1、外汇就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支付手段。( )2、我国采用直接标价法,而美国采用间接标价法。( )3、利率对短期汇率的影响较之于对长期汇率的影响为大。( )4、一国货币汇率下跌,有利于该国旅游与其它劳务收支状况的改善,而对该国的单方面转移收支亦会增加。( )四、名词解释1、即期汇率以两种金属铸币的含金量之比得到的汇价,被称为铸币平价。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3 汇率理论三、判断题1、购买力平价理
14、论认为,物价的变化源于货币量的变化。( )2、汇兑心理说是纯粹唯心的观点。 ( )四、名词解释1、货币汇率理论该理论通过汇率决定方程式阐述了一国汇率变动是由三项因素决定的:本国货币供应量与外国货币供应量之比、本国实际收入与外国实际收入之比以及本国预期通货膨胀率相对于外国预期通货膨胀率之比。2、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汇率理论该理论结合国际收支的均衡来分析汇率的决定因素,认为汇率主要决定于外汇资金流量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五、简答题1、评价国际借贷说。国际借贷说是以金本位制为前提,以国际借贷所引起的外汇供求的变动来解释汇率的变动,这在当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该种学说也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第一,该理论没
15、有说清楚货币价值的实质,因而没能说明纸币本位制下汇率决定和变动的本质原因。第二,未说明在国际借贷总额平衡时,汇率决定于什么,汇率是否会变动。第三,该理论仅能解释短期汇率的变动,而难以解释汇率的长期趋势。第四,该理论只适用于具有比较发达的外汇市场的国家,如果外汇市场不发达,外汇供求关系的真实情况就会被掩盖。如果外汇市场还受到国家的干预,外汇供求决定汇率理论的应用,就会大打折扣。第五,该理论的适用性,还要受到两国国际借贷状况的影响,这就要求两国经济发展阶段必须大体相同,如果两国中一国为发展中国家,另一国为发达国家,这个理论则难于应用。2、 利率评价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缺陷。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合理性在于
16、,它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然而,这个理论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第一,它颠倒了“纸币的购买力”与“纸币的价值”之间的关系,因此是它着眼于表面现象,而未触及本质。因为纸币代表的价值量是本质,而购买力仅仅是现象,汇率是以两国纸币代表的价值是的比率为基础的。第二,购买力平价理论是以货币数量论作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数量是影响物价的唯一因素,这不符合实际。第三,购买力平价理论能够说明汇率的长期变化趋势,但就短期与中期汇率的变动趋势来说,它是无能为力的。第四,比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它也是有缺点的。4汇率制度与外汇管制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实行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符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7、 C )A第五会员国规定B第十二会员国规定C第八会员国规定D第七会员国规定2、我国的外汇结、售汇制度起源于( A )A建国初期B全面计划经济时期C改革开放以后D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三、判断题1、我国曾经执行过的外汇留成制度,是一种典型的对物的管理方式。( )2、国内外价格体系的差异是实施外汇管理的原因之一。( )3、我国长期以来以人民币换汇成本作为汇率制定的基础,这实际上使外汇政策依附于外贸政策,是不科学的。( )4、近年来外汇占款已成为我国目前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之一。( )四、名词解释1、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2、 爬行
18、钉住制指汇率可以作经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3、 管理浮动是指货币当局可以对外汇市场进行一定的干预以减少汇率的波动。5外汇交易实务一、单项选择题1、 外汇市场的实际操纵者是 ( C )A外汇银行B外汇经纪人C中央银行D个人2、若伦敦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1=US1.4608,3个月美元远期外汇升水0.51美分,则3个月美元远期外汇汇率为( D )A1=US1.4659B1=US1.9708C1=US1.9508D1=US1.45573、美式期权较欧式期权相比更灵活,保险费( A )A更高B更低C相同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题1、营业时间相互衔接而使国际外汇市场成为一天连转的市场有( A B 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金融学第2次答案 国际 金融学 答案
限制150内